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6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包括中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前端的可撑开或合拢的前臂、支撑机构后端控制支撑机构的手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臂、两支撑臂间的铰接支点,支点与两支撑臂活动连接实现前臂撑开的幅度可调,支撑机构的前端与前臂后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的后端与手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前臂前端设有与骨科螺钉后部结构吻合的弧形挡板,挡板与前臂前端活动连接,前臂前端内外两侧设有容纳挡板使挡板开口朝向内侧或外侧的挡板槽,与骨科螺栓配合不打滑,使用性能好,促使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
本技术属于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手术器械对手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手术器械多种多样,例如,在骨科手术的脊柱手术中,将腰椎椎间撑开,对脊柱手术来说极为关键,所以说,腰椎椎间撑开得当是目前骨科脊柱手术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撑开器是用于将骨骼或者切口处进行撑开的器械,在很多情况下,撑开器前端不能够直接与骨骼接触、或者不便于直接与骨骼接触进行撑开操作,需要在骨骼上打上骨科螺钉,通过撑开器作用在骨科螺钉上实现撑开,因为骨科螺钉的后端为圆柱形或者弧面结构,现有的撑开器在与骨科螺钉接触中,非常的容易打滑,导致手术操作极为不便,容易引发二次损伤,影响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与骨科螺栓配合不打滑,使用性能好,促使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包括中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前端的可撑开或合拢的前臂、支撑机构后端控制支撑机构的手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臂、两支撑臂间的铰接支点,支点与两支撑臂活动连接实现前臂撑开的幅度可调,支撑机构的前端与前臂后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的后端与手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前臂前端设有与骨科螺钉后部结构吻合的弧形挡板,挡板与前臂前端活动连接,前臂前端内外两侧设有容纳挡板使挡板开口朝向内侧或外侧的挡板槽。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前端面设有多道纵向的防滑纹,挡板的背部设有与前臂前端铰接的凸起,两挡板槽关于前臂前端与凸起铰接处对称设置,挡板槽槽壁设有硅胶层。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纹表面设有防滑层。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臂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的支点外侧嵌设在滑槽内与滑槽滑动配合,两支点相互靠近的内壁通过铰接凸起铰接。进一步的,支撑臂外壁对应滑槽处设有连通滑槽的锁紧槽,锁紧槽内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前端穿过锁紧槽与支点螺纹配合,锁紧螺钉的后端压紧在支撑臂外壁面上实现支点在支撑臂上的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臂后端设有可插入支撑臂前端的第一连接凸起,第一连接凸起为螺旋结构,所述的支撑臂前端设有一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一螺旋状的可与第一连接凸起结构配合实现互锁的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的手柄前端通过连接螺钉与支撑臂后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凸起的前端大于后端。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臂的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器械与骨科螺钉的配合度稳定,避免出现打滑现象,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强,促使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二次损伤,即可作为撑开器使用、也可作为合拢复位器使用,支点位置可调,前臂的撑开幅度可调,本器械的实用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臂与支撑臂连接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挡板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挡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前臂,11为挡板槽,12为硅胶层,13为第一连接凸起,2为手柄,3为支撑臂,31为滑槽,32为锁紧槽,33为锁紧螺钉,34为第二连接凸起,35为连接槽,4为支点,5为挡板,51为防滑纹,52为防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包括中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前端的可撑开或合拢的前臂1、支撑机构后端控制支撑机构的手柄2,通过手柄2控制支撑机构实现前臂1的开合,对骨骼进行合拢、撑开的手术操作,具体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臂3、支撑臂3上的支点4,两支点4在两支撑臂3的内侧铰接,形成铰接支点,间的铰接支点4,支点4与两支撑臂3活动连接实现前臂1的撑开的幅度可调,前臂1的前端设有与骨科螺钉后部结构吻合的弧形挡板5,挡板5的背部设有与前臂1前端端部活动连接的凸起,凸起与前臂1的前端端部铰接或者通过销轴连接,背部的凸起使的挡板5能够灵活的调整转动,使挡板5的开口可朝向内侧或者外侧,该种结构能够避免前臂对挡板朝向调整的干涉,前臂1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可增大前臂间的空间范围,便于绕开其他骨骼或者肌肉组织,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参照图3,前臂1的前端内外两侧设有容纳挡板5的挡板槽11,挡板槽11的槽壁设有硅胶层12,挡板槽11的作用在于容纳挡板5,使前臂前端结构紧凑,并且促使保持挡板5的稳定,挡板5具有两种状态,即开口向内、开口向外,开口向外时,本器械的功能作用为撑开器,档案5以凸起处为轴向外翻转,参照图4,弧形挡板5的内壁设有多道纵向的防滑纹51,防滑纹51的表面设有硅胶的防滑层52,弧形的开口与骨科螺钉的后部配合,对骨科螺钉进行限位,有效的使骨科螺钉保持在挡板内,避免骨科螺钉滑出,极大的提高了撑开的稳定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二次损伤,纵向的防滑纹51提供较大的摩擦力,防滑层再次加强摩擦力,有效的避免在撑开操作中前臂前端与骨科螺钉间打滑,挡板具有灵活的调整性,在撑开的过程中,挡板的角度可随撑开程度的大小自适应调整,挡板槽11为弧形槽,当撑开程度最大,挡板与挡板槽贴合,有效的将骨科螺钉保持在挡板内,弧形槽的半径大于挡板半径,弧形槽的弧度大于挡板弧度,使撑开到位后,挡板的外端处于内端外侧,形成锁定骨科螺钉的定位结构,避免骨科螺钉滑出,有效的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挡板5开口向内,本器械的功能作用为合拢复位,向内的挡板限位骨科螺钉将撑开的骨骼进行合拢复位,挡板避免骨科螺钉的滑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内外侧挡板槽51的设置位置对称,且结构一致,使挡板在发挥限位功效的过程中具有自适应调整、安全、自锁的功效,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支点4具有与支撑臂3活动连接的连接端,支点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圆弧结构,圆弧结构铰接,连接端与支撑臂3活动连接,对应的支撑臂3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31,连接端的部分结构体嵌设在滑槽31内与滑槽31滑动配合,支撑白3外侧壁设有连通滑槽31的锁紧槽32,锁紧槽32处设有锁紧螺钉33,锁紧螺钉33的前端穿过锁紧槽32与支点4螺纹配合,锁紧螺钉33的后端压紧在支撑臂3的外壁面上实现支点4在支撑臂3上的定位,通过调整回电4在支撑臂3上的不同位置,改变支点的位置实现对前臂撑开幅度的调整,实现前臂的撑开幅度的控制,提高本器械的灵活性,使用性能。支撑机构的前端与前臂1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的后端与手柄3前端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连接,前后均可拆卸连接,可更换不同结构的前臂、手柄、支撑机构,本器械为组合拼接结构,提高器械的使用性能,普适性好,具体的,参照图2,前臂1后端设有可插入支撑臂3前端的第一连接凸起13,第一连接凸起13为螺旋结构,支撑臂3前端设有一连接槽35,连接槽35内设有一螺旋状的可与第一连接凸起13结构配合实现互锁的第二连接凸起34,连接时,将前臂1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包括中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前端的可撑开或合拢的前臂、支撑机构后端控制支撑机构的手柄,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臂、两支撑臂间的铰接支点,支点与两支撑臂活动连接实现前臂撑开的幅度可调,支撑机构的前端与前臂后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的后端与手柄前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的前臂前端设有与骨科螺钉后部结构吻合的弧形挡板,挡板与前臂前端活动连接,前臂前端内外两侧设有容纳挡板使挡板开口朝向内侧或外侧的挡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包括中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前端的可撑开或合拢的前臂、支撑机构后端控制支撑机构的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支撑臂、两支撑臂间的铰接支点,支点与两支撑臂活动连接实现前臂撑开的幅度可调,支撑机构的前端与前臂后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机构的后端与手柄前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前臂前端设有与骨科螺钉后部结构吻合的弧形挡板,挡板与前臂前端活动连接,前臂前端内外两侧设有容纳挡板使挡板开口朝向内侧或外侧的挡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前端面设有多道纵向的防滑纹,挡板的背部设有与前臂前端铰接的凸起,两挡板槽关于前臂前端与凸起铰接处对称设置,挡板槽槽壁设有硅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纹表面设有防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撑开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臂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栋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