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02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壶身、壶身、把手、壶盖和壶嘴,所述壶盖上设置有与壶嘴配合的壶嘴盖,所述壶嘴盖靠近壶盖的一端与壶盖铰接,靠近壶嘴嘴部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壶嘴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壶嘴的密封块;所述壶嘴盖与密封块之间镶嵌有第一电磁铁。该电热水壶的壶盖打开时采用整体垂直向上弹出,然后旋转的结构设计,再在出水口和壶盖与壶体连接的部位设置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壶盖与壶体的分离或闭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避免了盛水时壶盖遮掩壶口带来的阻碍,使该电热水壶无论在煲水还是在倒水的过程中,只要不触碰按钮,壶盖是不会与壶体分离,壶水也不会从壶体流出,大大提高了该电热水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
本技术涉及电热水壶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热水壶的壶盖一般采用单边掀开的结构,该结构中壶盖的掀开角度有限,且壶盖打开时占用壶体的上方位置,导致部分壶口被遮盖,给盛水带来不便,体验感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在煮水的时候,壶盖是可以随时掀开的,且当盛有热水的电热水壶不小心掉地上时,壶中的热水会溅射在人身体上,容易烫伤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缺乏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该电热水壶的壶盖打开时采用整体垂直向上弹出,然后旋转的结构设计,再在出水口和壶盖与壶体连接的部位设置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壶盖与壶体的分离或闭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避免了盛水时壶盖遮掩壶口带来的阻碍,使该电热水壶无论在煲水还是在倒水的过程中,只要不触碰按钮,壶盖是不会与壶体分离,壶水也不会从壶体流出,大大提高了该电热水壶的安全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壶身、壶身一侧的把手、一端与把手连接的壶盖和与壶身连为一体的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上设置有与壶嘴配合的壶嘴盖,所述壶嘴盖靠近壶盖的一端与壶盖铰接,靠近壶嘴嘴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可相对壶盖往上来回转动;所述壶嘴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壶嘴的密封块;所述壶嘴盖与密封块之间镶嵌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嘴盖与壶嘴相吸;所述把手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圆柱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贯穿连接件底部的活动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表面中间开设有与活动腔同轴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活动腔连通;所述圆孔的直接小于活动腔的直径;所述连接件的活动腔从上往上依次设置有活动块和弹簧;所述活动块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型的连接部分和圆台状的限位部分;所述限位部分可沿活动腔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限位部分的下表面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与同轴设置的限位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往圆孔方向延伸并穿过圆孔后与壶盖内表面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壶盖固定连接,且可带动壶盖相对壶身旋转;所述壶盖的内表面与活动块连接部分相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连接部分的上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壶盖可沿着凹槽相对连接部分旋转;所述壶盖的下表面与连接件上端相应的位置上内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盖与连接件相吸。优选的,所述壶盖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连接端贯穿壶盖后与位于壶盖下方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与壶身口部间隙配合,且在旋钮的转动下可相对壶盖与壶身旋转;所述密封件宽度大于壶嘴靠近壶身内侧一端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密封件的靠近壶嘴的侧壁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孔径逐渐增大的两个或以上的出水孔。优选的,所述圆台状的限位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压力传感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用于同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通断电;所述第二按钮用于单独控制第一电磁铁的通断电。优选的,所述壶身位于把手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的壶盖打开时采用整体垂直向上弹出,然后旋转的结构设计,再在出水口和壶盖与壶体连接的部位设置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壶盖与壶体的分离或闭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避免了盛水时壶盖遮掩壶口带来的阻碍,使该电热水壶无论在煲水还是在倒水的过程中,只要不触碰按钮,壶盖是不会与壶体分离,壶水也不会从壶体流出,大大提高了该电热水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壶身1、壶盖2、把手3、壶嘴4、电源开关5、壶嘴盖6、旋钮7、密封件8、第一电磁铁9、第二电磁铁10、连接件11、弹簧12、活动块13、驱动器14、压力传感器15、凹槽21、第一按钮31、第二按钮32、圆形槽33、密封块62、出水孔81、活动腔110、圆孔111、连接部分131、限位部分132、放置腔13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壶身1、壶身1一侧的把手3、一端与把手3连接的壶盖2和与壶身1连为一体的壶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2上设置有与壶嘴4配合的壶嘴盖6,所述壶嘴盖6靠近壶盖2的一端与壶盖2铰接,靠近壶嘴4嘴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可相对壶盖2往上来回转动;所述壶嘴盖6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壶嘴4的密封块62;所述壶嘴盖6与密封块62之间镶嵌有第一电磁铁9,所述第一电磁铁9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嘴盖6与壶嘴4相吸,第一可以起到保温作用,第二当电热水壶倾倒时,可以防止里面的热水流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图4所示,所述把手3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槽33,所述圆形槽33内设置有圆柱型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内开设有贯穿连接件11底部的活动腔110,所述连接件11的上端表面中间开设有与活动腔11同轴设置的圆孔111,所述圆孔111与活动腔110连通;所述圆孔111的直接小于活动腔110的直径。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11的活动腔110从上往上依次设置有活动块13和弹簧12;所述活动块13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型的连接部分131和圆台状的限位部分132;所述限位部分132可沿活动腔110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限位部分132的下表面与弹簧12连接;所述连接部分131的一端与同轴设置的限位部分132固定连接,另一端往圆孔111方向延伸并穿过圆孔111后与壶盖2内表面连接。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1与把手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壶身、壶身一侧的把手、一端与把手连接的壶盖和与壶身连为一体的壶嘴,其特征在于,/n所述壶盖上设置有与壶嘴配合的壶嘴盖,所述壶嘴盖靠近壶盖的一端与壶盖铰接,靠近壶嘴嘴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可相对壶盖往上来回转动;所述壶嘴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壶嘴的密封块;所述壶嘴盖与密封块之间镶嵌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嘴盖与壶嘴相吸;/n所述把手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圆柱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贯穿连接件底部的活动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表面中间开设有与活动腔同轴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活动腔连通;所述圆孔的直接小于活动腔的直径;/n所述连接件的活动腔从上往上依次设置有活动块和弹簧;所述活动块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型的连接部分和圆台状的限位部分;所述限位部分可沿活动腔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限位部分的下表面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与同轴设置的限位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往圆孔方向延伸并穿过圆孔后与壶盖内表面连接;/n所述活动块的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壶盖固定连接,且可带动壶盖相对壶身旋转;所述壶盖的内表面与活动块连接部分相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连接部分的上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壶盖可沿着凹槽相对连接部分旋转;/n所述壶盖的下表面与连接件上端相应的位置上内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盖与连接件相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壶身、壶身一侧的把手、一端与把手连接的壶盖和与壶身连为一体的壶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盖上设置有与壶嘴配合的壶嘴盖,所述壶嘴盖靠近壶盖的一端与壶盖铰接,靠近壶嘴嘴部的一端为自由端可相对壶盖往上来回转动;所述壶嘴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壶嘴的密封块;所述壶嘴盖与密封块之间镶嵌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用于得电状态时使壶嘴盖与壶嘴相吸;
所述把手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圆柱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贯穿连接件底部的活动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表面中间开设有与活动腔同轴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活动腔连通;所述圆孔的直接小于活动腔的直径;
所述连接件的活动腔从上往上依次设置有活动块和弹簧;所述活动块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型的连接部分和圆台状的限位部分;所述限位部分可沿活动腔的内壁上下移动,所述限位部分的下表面与弹簧连接;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与同轴设置的限位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往圆孔方向延伸并穿过圆孔后与壶盖内表面连接;
所述活动块的上端面中间开设有圆形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壶盖固定连接,且可带动壶盖相对壶身旋转;所述壶盖的内表面与活动块连接部分相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连接部分的上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壶盖可沿着凹槽相对连接部分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顺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