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01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其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布线作业。在构成线束的电线各自的端部或者在电线的端部设置的每个连接器安装了用于识别电线或连接器的识别标签,布线辅助装置具备:显示控制部,其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并且在显示器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电线或连接器的识别标签对应的码;以及布线作业对照单元,其具有读取单元和对照部,读取单元读取识别标签,对照部将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识别标签的信息与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进行布线作业的电线或者连接器的码的信息进行对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用线束是利用管、粘接带等将与车辆内的设备连接的多个电线捆扎在一起而成为集合部件(ASSY)。通过使用线束,在对车辆的布线作业中,与将未捆扎在一起的多个电线分别布线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多个电线作为线束一次布线,布线作业的效率提高。例如在电车等铁路车辆中,使用全长为数十米这样非常长的线束,此外还存在需要总计布线几千条或几万条电线的情况,希望高效地进行布线作业。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构成为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如上述那样,在电车等铁路车辆中,需要对非常多的电线进行布线,因此有时产生将与显示器中指示的电线不同的电线进行了布线等人为错误。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19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布线作业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是在将包含多个电线的线束向布线对象进行布线时使用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在构成上述线束的电线各自的端部或者在上述电线的端部设置的各个连接器安装了用于识别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识别标签,上述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具备:显示控制部,其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并且在上述显示器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识别标签对应的码;以及布线作业对照单元,其具有读取单元和对照部,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识别标签,上述对照部将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上述识别标签的信息与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码的信息进行对照。另外,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方法,其是在将包含多个电线的线束向布线对象进行布线时进行线束的布线辅助的方法,在构成上述线束的电线各自的端部或者在上述电线的端部设置的各个连接器安装了用于识别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识别标签,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并且在上述显示器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识别标签对应的码,通过读取单元读取上述识别标签,将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上述识别标签的信息与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码的信息进行对照。根据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布线作业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以及布线辅助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表示进展状况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图3是表示对照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变形例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按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1在将包含多个电线11的线束10向布线对象进行布线时使用,用于辅助布线作业。这里,对布线对象是铁路车辆的情况进行说明。线束10具有多个电线11,在图1中仅图示了1条电线。电线11是在线状导体的外周覆盖了绝缘体的电线,但电线11例如也可以像LAN电缆一样,是在多条线状导体的外周分别覆盖绝缘体,并用外部护套将它们一并覆盖从而一体化的电线。这里,绝缘体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可以是1层或多层。外部护套既可以采用填充绝缘体之间的方式通过充满挤压来形成,也可以是管状。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1具备具有显示器2a的作业用终端2和与作业用终端2独立设置的管理用终端3。作业用终端2由进行线束10的布线作业的作业者在布线作业时携带,能够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这里,示出了使用平板终端作为作业用终端2的情况。作为管理用终端3,例如能够使用个人计算机。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1具备显示控制部21,该显示控制部21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2a依次显示各电线11的布线路径。显示控制部21搭载在作业用终端2,通过适当地组合运算元件、存储器、接口、硬盘、软件等来实现。另外,在作业用终端2搭载了存储布线作业的内容的布线作业信息存储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作业信息存储部22中存储了表示布线路径等的图像23,将显示控制部21构成为按照布线顺序如幻灯片那样在显示器2a依次显示上述图像。图像23中包含车辆(车辆的框架、设备等)的图像和线束10(各电线11)的布线路径的图像。例如,根据车辆(车辆的框架、设备等)的3D数据和布线列表(各电线将哪个设备之间连接、各电线的种类、各电线的长度、各电线的识别信息)来设计线束10(各电线11)的布线路径。此外,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将线束的布线模型作为3DCAD数据存储在布线作业信息存储部22中,将显示控制部21构成为在显示器2a显示基于3DCAD数据的三维图像。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显示控制部21的显示形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线束10的电线11各自的端部安装了用于识别电线11的识别标签12。此外,也可以将多个电线11捆扎起来,在捆扎的位置安装识别标签12来作为表示布线目的地的区域标签。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标签12由打印了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122的标记带121构成。此外,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标记带121打印条形码。另外,作为识别标签12,也能够使用IC标签、RFID标签。并且,识别标签12也可以打印在电线11的外周(外部护套的外周)。该识别标签12(标记带121)本来是制造线束10时使用的,是为了在配置电线11的布线作业时进行对照而安装的识别标签。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该识别标签12,进行后述的布线作业时(舣装作业时)的电线11的对照。此外,虽然未图示,但线束10还可以具有设置在电线11的端部的连接器。例如,在多个电线11的端部一并设置了连接器的情况下,在每个连接器安装识别标签12即可。另外,关于作为区域标签的识别标签12(将多个电线11捆扎起来,在捆扎的位置安装的识别标签12)也可以进行对照。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21构成为在显示器2a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电线11(或者连接器)的识别标签12对应的码24。这里,示出了在显示器2a作为码24显示二维码的情况,但码24也可以是条形码。识别标签12的二维码122与在显示器2a显示的码24不需要完全相同,例如在码信息的一部分中包含相同内容等,两者一对一对应即可。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对于作为码24使用与识别标签12的二维码122相同的二维码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显示器2a显示码24的形式并未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通过与表示布线路径等的图像23上的预定位置(坐标)相重合的方式显示码24,也可以作为图像23使用预先嵌入了码24的图像。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1具备布线作业对照单元5,该布线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在将包含多个电线的线束向布线对象进行布线时使用,其特征在于,/n在构成上述线束的电线各自的端部或者设置在上述电线的端部的各个连接器安装了用于识别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识别标签,/n上述布线辅助装置具备:/n显示控制部,其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并且在上述显示器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识别标签对应的码;以及/n布线作业对照单元,其具有读取单元和对照部,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识别标签,上述对照部将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上述识别标签的信息与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码的信息进行对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4 JP 2019-0476021.一种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在将包含多个电线的线束向布线对象进行布线时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上述线束的电线各自的端部或者设置在上述电线的端部的各个连接器安装了用于识别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识别标签,
上述布线辅助装置具备:
显示控制部,其按照预先设定的布线作业的顺序在显示器依次显示各电线的布线路径,并且在上述显示器显示与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识别标签对应的码;以及
布线作业对照单元,其具有读取单元和对照部,上述读取单元读取上述识别标签,上述对照部将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上述识别标签的信息与上述读取单元读取出的进行布线作业的上述电线或上述连接器的上述码的信息进行对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在存储部中存储进行了上述对照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的布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濑贤司山本来布青木克树小林拓实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