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98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筷子,包含筷体一和筷体二,所述筷体一包含两个弯曲部一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之间的交叉部一,所述筷体二包含两个弯曲部二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二之间的交叉部二,所述筷体一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所述筷体二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所述筷体一的后端和筷体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的交叉部一和筷体二的交叉部二相互交叉,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在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邻接。采用本装置有效夹取或释放食物等,对拿筷子的姿势要求较低,便于学习和掌握,减少食物掉落,避免浪费粮食,方便初次使用者使用筷子进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筷子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筷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筷子通常以两根单独的筷子形式来夹取食物,为了使用两根单独的筷子,必须学习如何手持筷子并操纵两根筷子之间的角度以便对食物施加压力来夹取和移动,并且要想熟练使用,避免夹取时经常导致食物颗粒的掉落,需要长时间学习以及眼手的协调配合,否则容易造成食物浪费,弄脏衣服并且可能需要另外清理食物颗粒掉落的区域以及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想要熟练使用筷子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练习和配合,操作不便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筷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筷子,包含筷体一和筷体二,所述筷体一包含两个弯曲部一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之间的交叉部一,所述筷体二包含两个弯曲部二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二之间的交叉部二,所述筷体一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所述筷体二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所述筷体一的后端和筷体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的交叉部一和筷体二的交叉部二相互交叉,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在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邻接。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筷子,所述筷体一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所述筷体二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所述筷体一的后端和筷体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的交叉部一位于所述筷体一的两个弯曲部一之间,所述筷体二的交叉部二位于所述筷体二的两个弯曲部二之间,在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未受力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相互邻接,即相互靠拢,靠近后端的弯曲部一和弯曲部二相对设置,使用时,手握靠近后端的弯曲部一和弯曲部二的外侧,通过挤压或释放使所述平坦面一和平坦面二从邻接变为分离或从分离交替变换到邻接,有效夹取或释放食物等,对拿筷子的姿势要求较低,便于学习和掌握,减少食物掉落,避免浪费粮食,方便初次使用者使用筷子进食。优选的,所述筷体一的交叉部一上设有缺口一,所述筷体二的交叉部二上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的形状位置适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缺口一位于所述筷体一的后半段,所述缺口二位于所述筷体二的后半段。优选的,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均为扁平构件。优选的,所述筷体一的两个弯曲部一和交叉部一形成S形状,所述筷体二的两个弯曲部二和交叉部二形成S形状。优选的,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优选的,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均为金属构件或塑料构件。优选的,所述筷体一和筷体二均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变细。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筷子,有效夹取或释放食物等,对拿筷子的姿势要求较低,便于学习和掌握,减少食物掉落,避免浪费粮食,方便初次使用者使用筷子进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筷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一体式筷子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记:1-筷体一,2-筷体二,31-平坦面一,32-平坦面二,41-交叉部一,42-交叉部二,51-弯曲部一,52-弯曲部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筷子,包含筷体一1和筷体二2,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均为扁平构件,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均为金属构件或塑料构件,所述筷体一1包含两个弯曲部一5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51之间的交叉部一41,所述筷体一1的两个弯曲部一51和交叉部一41形成S形状,所述筷体二2的两个弯曲部二52和交叉部二42形成S形状,所述筷体二2包含两个弯曲部二52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二52之间的交叉部二42,所述筷体一1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31,所述筷体二2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32,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所述筷体一1的后端和筷体二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1的交叉部一41和筷体二2的交叉部二42相互交叉,所述筷体一1的交叉部一41上设有缺口一,所述筷体二2的交叉部二42上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的形状位置适配,优选的,所述缺口一位于所述筷体一1的后半段,所述缺口二位于所述筷体二2的后半段,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的大小形状均相同,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均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变细,在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邻接。使用时,手握靠近后端的弯曲部一51和弯曲部二52的外侧,通过挤压或释放使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从邻接变为分离或从分离交替变换到邻接,在保持夹取状态时,无需额外使劲或保持特定的姿势,便于夹取、转移或释放食物等,对拿筷子的姿势要求较低,便于学习和掌握,减少食物掉落,避免浪费粮食,方便初次使用者使用筷子进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筷子,其特征在于,包含筷体一(1)和筷体二(2),所述筷体一(1)包含两个弯曲部一(5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51)之间的交叉部一(41),所述筷体二(2)包含两个弯曲部二(52)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二(52)之间的交叉部二(42),所述筷体一(1)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31),所述筷体二(2)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32),所述筷体一(1)的后端和筷体二(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1)的交叉部一(41)和筷体二(2)的交叉部二(42)相互交叉,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在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邻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筷子,其特征在于,包含筷体一(1)和筷体二(2),所述筷体一(1)包含两个弯曲部一(5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一(51)之间的交叉部一(41),所述筷体二(2)包含两个弯曲部二(52)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弯曲部二(52)之间的交叉部二(42),所述筷体一(1)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一(31),所述筷体二(2)的前端包含平坦面二(32),所述筷体一(1)的后端和筷体二(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筷体一(1)的交叉部一(41)和筷体二(2)的交叉部二(42)相互交叉,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部;在所述筷体一(1)和筷体二(2)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所述平坦面一(31)和平坦面二(32)相互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一(1)的交叉部一(41)上设有缺口一,所述筷体二(2)的交叉部二(42)上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的形状位置适配。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太星黄春玲江明英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