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67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散点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根据TI毫米波雷达芯片XAW1243,设计12发16收L形天线的MIMO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架构;对同一方向的各天线接收的多散点目标信号进行2D‑FFT变换,同时累加具有相同方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产生2D‑FFT,形成复数检测矩阵;对复数检测矩阵实数化进行峰值特征检测,检测出目标相对位置;对2D‑FFT对应的目标点进行角度FFT,检测出方向角;根据距离相与方向角,检测目标散点的实际坐标。本发明专利技术由FPGA采集、处理信号,包括1D&2D‑FFT、目标点检测、角度FFT、频率检测,最后计算散点目标实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模式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专利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崛起,很多智能检测技术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在无人机、自动驾驶、安全检测、智能互连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检测方式如光学摄像头、于SIMO雷达、X射线、超声雷达等在很多场合已获得了成功应用,但基于效率性、安全性、准确性等因素,这些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趋高度集成化与智能化的应用,如光学摄像穿透性差、SIMO雷达检测效率低,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性,超声雷达检测距离短与分辨力差等缺点,严重限制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基于77G毫米波波长短、分辨率高特点,结合TDM-MIMO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测分辨力,多输入多输出(MIMO)毫米波雷达是指具有多个TX和多个RX天线的毫米波雷达,目前在无人驾驶、安检、模式识别等领域已有初步应用。NTX个发射天线和NRX个接收天线的MIMO雷达的角度分辨率与NTX×NRX接收天线的SIMO雷达等效,但相比之下具有更少数量天线,极大降低硬件系统复杂度。因此,MIMO雷达具有成本优势来提高雷达的角分辨力,在智能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采用TI公司高集成度的77G毫米波雷达芯片,集射频、放大、上下变频、ADC于一体,采用4个芯片级联的方式,提高发射、接收天线数量,达到12Tx与16Rx的天线数,可虚拟成192根天线阵列,后续只需连接一个数字采集系统,可以进行信号采集与成像处理,方便、快捷。借助FPGA的快速信号采集、处理能力,能同时、实时采集多路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实时2D-FFT与角度FFT计算,形成一个检测矩阵,通过一定的检测算法,实现对目标散点方向与距离进行快速、高效率准确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踪目标实时性好、准确率高的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1)设计12发16收L形天线的TDM-MIMO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架构;(2)对同一方向的各天线接收的多散点目标信号进行2D-FFT变换,同时累加具有相同方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产生2D-FFT,形成复数检测矩阵;(3)对复数检测矩阵实数化,进行峰值特征检测,检测出目标相对位置;(4)对所有2D-FFT对应的目标点进行角度FFT,检测出方向角;(5)根据2D-FFT产生的距离相与方向角,检测目标散点的实际坐标。步骤(1)所述设计12发16收L形天线的MIMO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架构,具体流程为:基于TI公司(TexasInstruments,德州仪器)毫米波芯片(型号XWR1243,每个芯片具有3Tx×4Rx天线)设计4芯片级联系统,形成12Tx×16Rx天线L形状阵列,可虚拟成192根矩形阵列接收天线,这样形成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最后直接16路LVDS输出数字回波信号;后端由FPGA采集、处理信号,包括1D&2D-FFT、目标点检测、角度FFT、频率检测等,最后计算散点目标角度与坐标。步骤(2)中所述的对同一方向天线(包括水平或垂直方向)接收的多帧目标散点信号进行2D-FFT变换,同时累加具有相同方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产生2D-FFT,形成复数检测矩阵,包含以下两个步骤:a.基于TDM-MIMO雷达4芯片级联系统散点检测系统,每根发射天线采用时分复用发射模式,而所有的接收天线同时接收,总共虚拟成12×16阵列天线;每根天线可接收一帧数据(由多个Chirp组成)进行2D-FFT形成一个RD-MAP;b.具有相同方位(水平或垂直)的接收天线,每根这样的天线会产生一个RD-MAP,再进行矢量相加,得到检测复数矩阵。步骤(3)中所述的对复数检测矩阵进行峰值特征检测,检测出目标相对位置,具体流程为:a.根据步骤(2)所得到的复数检测矩阵,先对矩阵中每个复数点取模值,再取常用对数(20lg(·))操作,转换为dB值,得到实数矩阵;b.对该实数矩阵每行与每列分别进行平均恒虚警检测(CA-CFAR)(王敦勇等.MIMO雷达中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性能分析[J].电子对抗,2008(1):34-38.),得到所有目标点在该检测矩阵中的行列坐标(R,C),形成一个目标坐标表。步骤(4)所述对所有2D-FFT对应行列坐标(R,C)的目标点取出进行角度FFT,检测出方向角的具体流程为:在步骤(3)中获取的目标点在该检测矩阵中的坐标(R,C),若该检测矩阵由同一水平方向天线接收信号形成,取出所有目标点坐标对应于所有RD-MAP图中的点,再进行角度FFT,获得目标点频谱;再根据一定的噪声门限判断出目标点,其频谱峰值位置对水平方向的角频率ωx:其中,tpx为目标对应的频谱序列号,NFFTx为角度FFT变换点数,得到水平视角θa表达式:dx为相邻水平天线距离,λ为无线电波长。同理,计算出垂直仰视角θz:h为垂直方向两相邻天线间距离。若检测出l个目标点,就会产生l个θa、θz角度。步骤(5)所述根据距离相与方向角,检测目标散点的实际坐标的具体流程:步骤(2)产生的2D-FFT包含了距离相,求解出散点目标离雷达的距离R与水平与垂直方向角度ωx与ωz,可计算出其中一个目标点的坐标(x,y,z),求解式如下其中,d、h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两相邻天线间距离,c为光速,Ks为线性调频波斜率,fs为回波采样率。把所有的散点目标坐标映射到对应的二维或三维坐标上对应的位置,就可直观地对目标进行动态检测显示。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3个FFT结合峰值检测法便可以求解目标散点位置,实现对目标散点方向与距离的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目标二维三维成像,精准地估计目标点方位,具有跟踪目标实时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该方法在模式识别、无人机、自动驾驶、安检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流程图。图2是4芯片级联12发16收77G毫米波MIMO雷达系统信号处理流程图。图3是L形天线的虚拟阵列图示意图。图4是基于角度FFT检测方向角的原理图。图5是散点三维坐标计算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结合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根据TDM-MIMO毫米波雷达系统(每根发射天线发射一定调制斜率、中心频率、带宽的线性调频信号,即Chirp信号),采集多通道Chirp信号;(2)根据每根天线接收的多Chirp信号进行2D-FFT变换,创建检测矩阵;(3)基于CA-CFAR算法对检测矩阵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设计12发16收L形天线的TDM-MIMO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架构;/n(2)对同一方向的各天线接收的多散点目标信号进行2D-FFT变换,同时累加具有相同方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产生2D-FFT,形成复数检测矩阵;/n(3)对复数检测矩阵实数化进行峰值特征检测,检测出目标相对位置;/n(4)对所有2D-FFT对应的目标点进行角度FFT,检测出方向角;/n(5)根据2D-FFT产生的距离相与方向角,检测目标散点的实际坐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设计12发16收L形天线的TDM-MIMO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架构;
(2)对同一方向的各天线接收的多散点目标信号进行2D-FFT变换,同时累加具有相同方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产生2D-FFT,形成复数检测矩阵;
(3)对复数检测矩阵实数化进行峰值特征检测,检测出目标相对位置;
(4)对所有2D-FFT对应的目标点进行角度FFT,检测出方向角;
(5)根据2D-FFT产生的距离相与方向角,检测目标散点的实际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DM-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流程:采用TI公司XWR1243芯片设计4芯片级联系统,每个芯片具有3Tx×4Rx天线,形成12Tx×16Rx天线L形状阵列,可虚拟成192跟矩形阵列接收天线,这样形成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最后直接16路LVDS输出数字回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流程:
a.基于TDM-MIMO雷达散点检测系统,每根发射天线采用时分复用发射方式,而所有的接收天线同时接收,总共虚拟成12×16阵列天线;每根天线接收一帧数据,由多个Chirp组成,形成二维矩阵,进行2D-FFT形成一个距离多普勒图RD-MAP;
b.具有相同方位的接收天线,每根这样的天线产生一个RD-MAP,其包含了所有目标点的距离与方位信息,再进行矢量相加,得到检测复数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IMO毫米波雷达的散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流程:
a.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明徐丰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