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8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包括外管、开关阀和调节机构,所述外管包括管体和内弧板,所述内弧板对称设置管体的内侧面上,且内弧板与管体一体成型,所述开关阀包括导流球和操作机构,所述导流球安装在内弧板内,且导流球与内弧板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固定安装在导流球的上端,方便使用者可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的通过操作盘来带动立柱进行转动,进而达到转动导流球的目的,当通流孔转动到管体方向一致的时候,保证球阀可以稳定的进行通流使用,当通流孔转动到转动到管体方向相互垂直的时候,通流孔可以与内弧板进行密封配合,就可以保证管体内部液体的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球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球阀
,具体为一种新型球阀结构。
技术介绍
球阀定义为: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可以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和手动球阀。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球阀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简单进行通断调节使用,当球阀内部阀芯无法转动的时候,传统的球阀就无法正常使用了,往往需要整体拆卸,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果不能提前泄压,往往无法进行拆卸,同时现有的球阀结构密封效果较差,使用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球阀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球阀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简单进行通断调节使用,当球阀内部阀芯无法转动的时候,传统的球阀就无法正常使用了,往往需要整体拆卸,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果不能提前泄压,往往无法进行拆卸,同时现有的球阀结构密封效果较差,使用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包括外管、开关阀和调节机构,所述外管包括管体和内弧板,所述内弧板对称设置管体的内侧面上,且内弧板与管体一体成型,所述开关阀包括导流球和操作机构,所述导流球安装在内弧板内,且导流球与内弧板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固定安装在导流球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导流球的中部,且调节机构与导流球转动连接,解决了现有的球阀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简单进行通断调节使用,当球阀内部阀芯无法转动的时候,传统的球阀就无法正常使用了,往往需要整体拆卸,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果不能提前泄压,往往无法进行拆卸,同时现有的球阀结构密封效果较差,使用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通过对外管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在管体内部安装开关阀来使用,同时通过内弧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配合开关阀进行密封连接使用,通过对开关阀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导流球进行开启和关闭外管来使用,同时通过操作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转动控制导流球转动角度的目的,通过对调节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控制导流球通流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球的中心上设置有通流孔,所述通流孔为贯穿孔,通过对通流孔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转动导流球来进行导流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球上还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通流孔相互垂直设置,且导流管与导流球一体成型,通过对导流管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导流球上通流孔被阻断的时候,使用者可以通过导流管进行排流泄压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导流管一体成型,且密封环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通孔,通过两侧的密封环来对密封板进行限位和密封连接,保证密封板与密封环之间可以稳定的密封转动连接使用,同时通过通孔的设置来便于与配合孔进行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上还开设有弧形杆槽,所述弧形杆槽设置在导流管上端面的中部,通过对弧形杆槽的结构设置来保证操作杆的稳定安装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立柱和操作盘,所述操作盘安装在立柱的头部,且操作盘与立柱固定连接,通过对操作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立柱来带动操作盘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中部还开设有滑槽,通过对滑槽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更好的通过操作杆进行操作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板和操作杆,所述密封板转动安装在导流管中,所述操作杆设置在密封板的上端面,且操作杆与密封板固定连接,通过对调节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操作操作杆来带动密封板进行转动,当转动到通孔和配合孔对其的位置就可以进行导流使用,当转动到通孔和配合孔错开的时候就达到断流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还设置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贯穿密封板的前后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管体对称设置在连接法兰的两端,且管体与连接法兰一体成型,通过对连接法兰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设备与外部进行配合连接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球阀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球阀结构,方便使用者可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的通过操作盘来带动立柱进行转动,进而达到转动导流球的目的,当通流孔转动到管体方向一致的时候,保证球阀可以稳定的进行通流使用,当通流孔转动到转动到管体方向相互垂直的时候,通流孔可以与内弧板进行密封配合,就可以保证管体内部液体的停止,同时当球阀内部的导流球无法转动的时候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杆来带动密封板进行同步转动,当配合孔和通孔对齐的时候,两侧的水流就可以稳定的进行通流使用,既可以当做泄压使用,也可以作为另一种排流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图2所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开关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6是图4所示装置的正视图;图7是图6所示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1所示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装置的正视图;图10是图9所示装置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外管;11、管体;111、连接法兰;12、内弧板;2、开关阀;21、导流球;211、通流孔;212、导流管;213、密封环;214、通孔;215、弧形杆槽;22、操作机构;221、立柱;222、操作盘;223、滑槽;3、调节机构;31、密封板;32、操作杆;33、配合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包括外管1、开关阀2和调节机构3,外管1包括管体11和内弧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包括外管(1)、开关阀(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包括管体(11)和内弧板(12),所述内弧板(12)对称设置管体(11)的内侧面上,且内弧板(12)与管体(11)一体成型,所述开关阀(2)包括导流球(21)和操作机构(22),所述导流球(21)安装在内弧板(12)内,且导流球(21)与内弧板(12)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22)固定安装在导流球(21)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在导流球(21)的中部,且调节机构(3)与导流球(2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包括外管(1)、开关阀(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包括管体(11)和内弧板(12),所述内弧板(12)对称设置管体(11)的内侧面上,且内弧板(12)与管体(11)一体成型,所述开关阀(2)包括导流球(21)和操作机构(22),所述导流球(21)安装在内弧板(12)内,且导流球(21)与内弧板(12)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22)固定安装在导流球(21)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在导流球(21)的中部,且调节机构(3)与导流球(2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球(21)的中心上设置有通流孔(211),所述通流孔(211)为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球(21)上还安装有导流管(212),所述导流管(212)与通流孔(211)相互垂直设置,且导流管(212)与导流球(2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2)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密封环(213),所述密封环(213)与导流管(212)一体成型,且密封环(213)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通孔(2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徐康张信华黄炜李柏锦曹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