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30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用重组人纤粘连蛋白、CD16抗体包被细胞培养瓶;S2、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S3、扩增培养:S4、采用台盼蓝染色法,用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数和细胞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使NK细胞大量增殖,获得高数量、高活率、高质量的自然杀伤性NK细胞,同时安全性较高,可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作为机体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不仅可以在天然免疫系统发挥其主要杀瘤效应,而且在免疫反应的早期可以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各种趋化因子来调节机体获得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发挥免疫效应不可或缺的效应细胞。近年来,NK细胞因其细胞杀伤活性高,起效快,且不受MHC限制等优点,相对于αβT细胞,γδT细胞和CIK等其它用于免疫治疗的细胞NK细胞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者进行了人NK细胞的培养和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但培养得到的NK细胞存在数量较少、或纯度较低、或杀伤活性低等问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如何分离制备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NK细胞成为其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NK细胞的培养,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外周血或脐带血来源NK细胞先纯化再扩增,该方法是先将外周血中的NK细胞提取出来,再进行扩增培养。但是NK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仅占淋巴细胞的10%-15%,在脐带血中NK的含量更低,只有5%左右,正常人体外周血中和脐带血中NK细胞含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NK细胞的数量和纯度是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NK细胞数量太少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纯度低则会影响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NK细胞培养方法仍是目前的技术瓶颈。2、滋养层细胞(人肿瘤细胞,即人白血病K562细胞)培养方式,滋养层细胞的使用大大提高了NK细胞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在培养过程中选用的滋养层细胞为肿瘤细胞,需要增加后续纯化的步骤以及残留检测,同时也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因此,通过改进工艺,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诱导培养,模拟体内环境,采用纯因子细胞培养方式,使用相应的细胞因子来刺激单个核细胞,向NK细胞方向诱导,并配合相应的细胞培养基,可促进NK细胞的激活及大量增殖,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NK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用重组人纤粘连蛋白、CD16抗体包被细胞培养瓶;S2、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S21、收集外周血;S22、制备自体血浆和自体血清;S23、将自体血浆进行分离,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配置细胞悬液;S24、接种细胞:将步骤S23配制的细胞悬液加入到步骤S1包被过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分别添加CD3单抗、Her-2、IFN-γ及步骤S22的自体血清;S25、将接种后的细胞培养瓶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S3、扩增培养:S31、培养第4天,按(2.0~2.5)*106细胞密度补加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同时补加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10%自体血清;S32、第5~11天,每天按(2.0~2.5)*106细胞密度补加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同时补加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S33、培养14天后,收获NK细胞;S4、采用台盼蓝染色法,用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数和细胞活率。进一步地,步骤S1的包被细胞培养瓶的过程为:配制包被液:50mL离心管中加入D-PBS缓冲液20mL,加入重组人纤粘连蛋白至8-20μg/mL,加入CD16抗体至0.18-0.22μg/ml;包被:将上述配制好的包被液加入T175细胞培养瓶中,平放,混匀,4℃避光过夜包被,即得。进一步地,步骤S22~S23的过程如下:将步骤S1采集的外周血在室温下、700g离心20min,上层为血浆层,下层为白细胞和红细胞层;轻轻吸出上层血浆,将吸出的血浆置于56℃恒温水浴中30min灭活补体;灭活后的血浆于4℃静置15min,再于4℃、800g离心25min,收集上清,作为自体血清备用;添加淋巴分离液,室温下800g离心20min;离心后中间的白色雾层细胞即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巴斯德吸管将白色的PBMC层吸出,加入PBS清洗,于1500rpm离心8min,弃上清;再次用PBS清洗,1200rpm清洗6min,弃上清;置于培养基中重悬,混匀,取样0.5mL计数,1000rpm离心6min,弃上清;将末次洗涤时收集的细胞沉淀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混匀,即得。进一步地,步骤S23中的细胞悬液的细胞密度为(1~2)*106/ml。更进一步地,步骤S24中,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加入量为40ml,分别添加CD3单抗、Her-2、IFN-γ浓度至0.9-1.4μg/ml、0.12-0.25μg/ml、0.3-1.0μg/ml,自体血清添加终浓度(重量浓度)为10%。更进一步地,步骤S31、S32所述的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包括IL-2、IL-7、IL-15、IL-18、IL-21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地,步骤S31、S32所述的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的添加终浓度分别为:IL-210-14ng/mL,IL-715-25ng/mL,IL-1546-55ng/mL,IL-1810-13ng/mL,IL-212-8ng/m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纯因子细胞培养方式,使用相应的细胞因子来刺激单个核细胞,向NK细胞方向进行诱导,并配合相应的细胞培养基,可使NK细胞大量增殖。(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可获得高数量、高活率、高质量的自然杀伤性NK细胞。通过14天的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超过100倍,活率高达98%以上,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靶向杀伤率高达86.9%,可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纯因子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过程相当于模拟体内环境,因此安全性较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用重组人纤粘连蛋白、CD16抗体包被细胞培养瓶:50mL离心管中加入D-PBS缓冲液20mL,加入重组人纤粘连蛋白:8μg/mL-15μg/mL,CD16抗体:0.18ug/ml-0.22ug/ml;将上述配制好的包被液加入T175细胞培养瓶中,平放,混匀,4℃避光过夜包被;S2、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S21、收集外周血;S22、制备自体血浆和自体血清;S23、将自体血浆进行分离,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配置细胞悬液;S24、接种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阶段:用重组人纤粘连蛋白、CD16抗体包被细胞培养瓶;/nS2、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nS21、收集外周血;/nS22、制备自体血浆和自体血清;/nS23、将自体血浆进行分离,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配置细胞悬液;/nS24、接种细胞:将步骤S23配制的细胞悬液加入到步骤S1包被过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无血清细胞培养基,添加CD3单抗、Her-2、IFN-γ及步骤S22的自体血清;/nS25、将接种后的细胞培养瓶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nS3、扩增培养:/nS31、培养第4天,按(2.0~2.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阶段:用重组人纤粘连蛋白、CD16抗体包被细胞培养瓶;
S2、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
S21、收集外周血;
S22、制备自体血浆和自体血清;
S23、将自体血浆进行分离,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配置细胞悬液;
S24、接种细胞:将步骤S23配制的细胞悬液加入到步骤S1包被过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无血清细胞培养基,添加CD3单抗、Her-2、IFN-γ及步骤S22的自体血清;
S25、将接种后的细胞培养瓶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S3、扩增培养:
S31、培养第4天,按(2.0~2.5)*106细胞密度补加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同时补加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10%自体血清;
S32、第5~11天,每天按(2.0~2.5)*106细胞密度补加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同时补加细胞扩增阶段细胞因子;
S33、培养14天后,收获NK细胞;
S4、采用台盼蓝染色法,用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数和细胞活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包被细胞培养瓶的过程为:配制包被液:50mL离心管中加入D-PBS缓冲液20mL,加入重组人纤粘连蛋白至8-20μg/mL,加入CD16抗体至0.18-0.22μg/ml;包被:将上述配制好的包被液加入T175细胞培养瓶中,平放,混匀,4℃避光过夜包被,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诱导培养制备自然杀伤性NK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S23的过程如下:将步骤S1采集的外周血在室温下、700g离心20min,上层为血浆层,下层为白细胞和红细胞层;轻轻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琨徐丽婉陈汉森肖桂琴罗瑞茵
申请(专利权)人:暨赛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