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1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所述自动着钩器包括吊架、弹簧、吊钩、轴;所述吊钩为偏心结构,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所述上端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吊钩上端部分通过轴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所述吊钩的上端部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吊钩具有重心,所述吊钩重力对所述轴产生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力矩,所述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对轴产生与上述第一力矩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力矩;所述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包含上述自动着钩器,能够实现起吊潜水排污泵,同时避免了常规操作下产生的吊链掉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排污泵,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
技术介绍
潜水排污泵应用广泛,自动耦合式安装尤为常见,现场根据泵大小用手、电动葫芦或者电动行车通过吊链将泵吊起或落下。水泵安装到位后,吊链一头挂在池边。由于操作失误等因素,可能会将吊链沉入池中。此等情况下,只有抽干水池,人下到池子将吊链捞起,工作量尤为巨大。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通过吊链与所述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连接,能够自动勾住潜水泵提升架,从而实现起吊潜水排污泵,同时避免了常规操作下,通过吊链将泵起吊或落下,泵安装到位后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吊链掉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通过严密的结构设计,所述潜水排污自动装置可以实现起吊多台设备,同时避免水泵安装到位后吊链由于操作失误等原由引起的吊链掉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所述自动着钩器,包括吊架、弹簧、吊钩、轴;所述吊钩为偏心结构,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所述上端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吊钩上端部分通过轴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所述吊钩的上端部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吊钩具有重心,所述吊钩重力对所述轴产生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力矩,所述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对轴产生与上述第一力矩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力矩;其中,当自动着钩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力矩等于所述第二力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吊钩的下端部分为用于限位的平钩状结构。在一优选例中,所述轴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枢接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心线重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着钩器的吊架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布置,且所述轴穿过所述第二侧板,使得所述吊钩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吊钩下端部分的外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的一侧齐平。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着钩器的吊架还包括水平提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上设有提杆孔,所述水平提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水平提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焊接连接。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提杆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中心线重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着钩器还包括开口销,所述开口销安装于所述轴的两端。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包括上述的自动着钩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横向的横轨和竖直方向的导向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横轨为方钢管,且两端开孔。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导向轨包括相对布置的一对方钢管,所述导向轨与所述横轨配合连接,使得所述横轨可沿所述导向轨上下滑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动着钩器的第一和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横轨配合连接的横轨穿孔,所述横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横轨与所述水平提杆平行,且所述横轨设置于所述水平提杆的下方。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轨下方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抵靠在所述导向轨上的筋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自动着钩器可通过力矩平衡原理实现自动着钩,所述包含这种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装置通过将吊链与自动着钩器吊架的水平提杆连接,实现起吊设置于池底,用于排污的潜水排污泵,同时避免了常规操作下,通过吊链将泵起吊或落下,泵安装到位后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吊链掉落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示意图;图2a是图1中自动着钩器结构图;图2b是图2a中自动着钩器侧视图;图3是图2a中吊架结构示意图;图4a是图3中侧板结构侧视图;图4b是图3中侧板结构主视图;图5是图2中轴结构示意图;图6a是吊钩结构主视图;图6b是吊钩结构侧视图;图7a是图1中横轨结构主视图;图7b是图1中横轨结构俯视图;图8a是图1中导向轨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1中导向轨俯视图;图9是自动着钩器自动着钩过程示意图。各附图中,各标识如下:1-自动着钩器2-横轨3-导向轨4-潜水排污泵41-排污泵提升架11-吊架12-弹簧13-吊钩14-轴15-开口销111、112-侧板113-水平提杆1111-提杆孔1112-横轨穿孔1113-枢接孔131-弹簧孔132-枢接孔31-底板32-筋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自动着钩器和包含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装置,所述自动着钩器可通过力矩平衡原理实现自动着钩,所述包含这种自动着钩器的潜水排污泵装置通过将吊链与自动着钩器吊架的水平提杆连接,实现起吊设置于池底,用于排污的潜水排污泵,同时避免了常规操作下,通过吊链将泵起吊或落下,泵安装到位后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吊链掉落等问题。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术语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初始状态”,是指所述自动着钩器没有进行着钩工作时的状态。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包括自动着钩器1,横向的横轨2和竖直方向的导向轨3。图1还示出了潜水排污泵4,潜水排污水泵4上设有排污泵提升架41。在潜水排污泵自动着钩装置自动着钩的过程中,自动着钩器1与排污泵提升架41连接,使得吊起潜水排污泵4。结合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动着钩器1包括吊架11、弹簧12、吊钩13、轴14,开口销15,所述吊架11包括相对布置、大小相同的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水平提杆113,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提杆113为圆形钢管,用于水平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提杆孔1111,水平提杆113依次穿过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提杆孔,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焊接连接;优选地,提杆孔1111的中心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心线重合。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部设有枢接孔1113,吊钩为偏心结构,具有重心,吊钩13通过轴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着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弹簧、吊钩、轴;所述吊钩为偏心结构,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所述上端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吊钩上端部分通过轴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所述吊钩的上端部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n所述吊钩具有重心,所述吊钩重力对所述轴产生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力矩,所述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对轴产生与上述第一力矩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力矩;/n其中,当自动着钩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力矩等于所述第二力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着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弹簧、吊钩、轴;所述吊钩为偏心结构,包括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所述上端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吊钩上端部分通过轴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所述吊钩的上端部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
所述吊钩具有重心,所述吊钩重力对所述轴产生一个方向上的第一力矩,所述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对轴产生与上述第一力矩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力矩;
其中,当自动着钩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力矩等于所述第二力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着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的下端部分为用于限位的平钩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着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着钩器的吊架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布置,且所述轴穿过所述第二侧板,使得所述吊钩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着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着钩器的吊架还包括水平提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上设有提杆孔,所述水平提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李倩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