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动力汇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构成差速驱动机构并将各自的动力传输到动力汇聚机构合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两个独立的驱动机构,两个独立的驱动机构通过汇聚轴将动力合并,因为两个驱动机构分别设有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单向超越功能实现两个行走轮的速度差,从而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时两轮的速度不一致性,进而保证转弯的稳定性,并且汇聚轴上安装的汇聚传动轮将合并的两个动力通过链条或皮带传输出去,确保行走轮的动力有效传递到执行机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机械动力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使用滴灌带进行浇灌的区域,农作物收获结束后,滴灌带需要在下季度耕作播种前完成回收,捡拾机应运而生,但是捡拾过程中,捡拾速度、滴灌带的各种传送速度、摆带速度都与拖拉机行走速度必须一致,才能够保证滴灌带的正常捡拾与打捆,拖拉机运行速度的快慢影响着捡拾效率,而捡拾机的捡拾等动作的动力源都是捡拾机的两个行走轮,两个行走轮都是动力源,如果采用现有的差速器结构,无法实现捡拾机的正常转弯和掉头,因为拖拉机、工程车辆、汽车上使用的差速器结构为车轮两轴端锥齿轮安装到差速器壳体上实现差动,发动机驱动动力(一根轴上的动力)通过差速器分解为两个动力输出(分解到两根轴上),也就是说当使用现有差速器结构时,是将两个动力源通过一个轴合并在一起,这必然会导致两个轮转速一致,进而无法实现转向和掉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走轮驱动差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动力汇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构成差速驱动机构并分别将各自的动力传输到动力汇聚机构合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转弯或掉头时,存在速度差使得机架能够正常转弯和掉头,所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形成差速驱动机构,动力汇聚机构将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合并并将汇聚后的动力传输出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组件和第一差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件安装在机架底部并通过第一差速传动组件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第一行走轮组件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输给第一差速传动组件,第一差速组件传给动力汇聚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第一车轮固定轴、第一轮毂、第一轮辋、第一连接盘和第一轴承,第一行走轮与第一轮辋固定连接,第一轮辋与第一轮毂和第一连接盘连接;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轮毂内,第一车轮固定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盘后与第一轴承连接;第一车轮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第一行走轮带动第一轮毂、第一轮辋和第一连接盘通过第一轴承绕第一车轮固定轴转动。第一行走轮在拖拉机的带动下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力,而摩擦力就是机架的动力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差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一超越离合器;第一超越离合器为单向超越离合器。第一传动轮安装在第一连接盘上并随第一连接盘一起绕第一车轮固定轴转动;第一传动轮与第一超越离合器传动连接;第一超越离合器与动力汇聚机构的汇聚轴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汇聚机构,第一传动轮接收到第一行走轮的动力后通过皮带或链条传输给第一超越离合器,第一超越离合器因为安装在汇聚轴上,所以会将第一行走轮的动力传输到汇聚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行走轮组件和第二差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件安装在机架底部并通过第二差速传动组件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第二行走轮组件产生动力并将动力传输给第二差速传动组件,第二差速组件传给动力汇聚机构,动力汇聚机构将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合并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件,包括第二行走轮和第二车轮固定轴,包括第二行走轮、第二车轮固定轴、第二轮毂、第二轮辋、第二连接盘和第二轴承,第二行走轮与第二轮辋固定连接,第二轮辋与第二轮毂和第二连接盘连接;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轮毂内,第二车轮固定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盘后与第二轴承连接;第二车轮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第二行走轮带动第二轮毂、第二轮辋和第二连接盘通过第二轴承绕第二车轮固定轴转动,第二行走轮在拖拉机的带动下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力,而摩擦力就是机架的动力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差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轮和第二超越离合器;所述第二超越离合器为单向超越离合器。第二传动轮安装在第二连接盘上并随第二连接盘一起绕第二车轮固定轴转动;第二传动轮与第二超越离合器传动连接;第二超越离合器与动力汇聚机构的汇聚轴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汇聚机构,第二传动轮接收到第二行走轮的动力后通过皮带或链条传输给第二超越离合器,第二超越离合器因为安装在汇聚轴上,所以会将第二行走轮的动力传输到汇聚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汇聚机构,包括汇聚轴和汇聚传动轮,汇聚轴安装在机架底部并位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上方;汇聚传动轮安装在汇聚轴上。本专利技术设置两个独立的驱动机构,两个独立的驱动机构通过汇聚轴将动力合并,因为两个驱动机构分别设有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单向超越功能实现两个行走轮的速度差,从而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时两轮的速度不一致性,进而保证转弯的稳定性,并且汇聚轴上安装的汇聚传动轮将合并的两个动力通过链条或皮带传输出去,确保行走轮的动力有效传递到执行机构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动力汇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对称安装并分别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构成差速驱动机构并分别将各自的动力传输到动力汇聚机构合并。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组件和第一差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件安装在机架底部并通过第一差速传动组件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所述的动力汇聚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汇聚轴17和汇聚传动轮18,汇聚轴17安装在机架底部并位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上方;汇聚传动轮18安装在汇聚轴17上。所述的第一行走轮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行走轮1、第一车轮固定轴2、第一轮毂3、第一轮辋4、第一连接盘5和第一轴承6,第一行走轮1与第一轮辋4固定连接,第一轮辋4与第一轮毂3和第一连接盘5连接;第一轴承6安装在第一轮毂4内,第一车轮固定轴2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盘5后与第一轴承6连接;第一车轮固定轴2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第一行走轮1带动第一轮毂3、第一轮辋4和第一连接盘5通过第一轴承6绕第一车轮固定轴2转动。所述第一差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7和第一超越离合器8;第一传动轮7安装在第一连接盘5上并随第一连接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动力汇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构成差速驱动机构并将各自的动力传输到动力汇聚机构合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动力汇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构成差速驱动机构并将各自的动力传输到动力汇聚机构合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组件和第一差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件安装在机架底部并通过第一差速传动组件与动力汇聚机构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1)、第一车轮固定轴(2)、第一轮毂(3)、第一轮辋(4)、第一连接盘(5)和第一轴承(6),第一行走轮(1)与第一轮辋(4)固定连接,第一轮辋(4)与第一轮毂(3)和第一连接盘(5)连接;第一轴承(6)安装在第一轮毂(4)内,第一车轮固定轴(2)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盘(5)后与第一轴承(6)连接;第一车轮固定轴(2)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底部,第一行走轮(1)带动第一轮毂(3)、第一轮辋(4)和第一连接盘(5)通过第一轴承(6)绕第一车轮固定轴(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7)和第一超越离合器(8);第一传动轮(7)安装在第一连接盘(5)上并随第一连接盘(5)一起绕第一车轮固定轴(2)转动;第一传动轮(7)与第一超越离合器(8)传动连接;第一超越离合器(8)与动力汇聚机构的汇聚轴(17)连接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汇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走轮双轮驱动差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8)为单向超越离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齐,盛怀林,苗锦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伟林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