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8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滤后出水管、主水泵、过滤容器、储液容器、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所述过滤容器包括桶本体和滤芯,所述桶本体上形成有过滤腔,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前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所述主水泵与所述滤前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滤前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滤后出水管与所述滤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该过滤装置无需更换滤芯就可以调节滤芯的精度,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镀行业中,由于电镀液价格高昂,产生的电镀液废水一般是经过过滤后继续循环使用。过滤一般采用过滤机,废液泵入过滤机的过滤腔中,经过滤芯的过滤后再从滤芯出来。随着过滤次数的增加,滤芯上的污物会越来越多,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洗。现如今,清洗滤芯一般采用反冲洗的技术,不用将滤芯拆卸下来清洗,反冲洗之前需要先将过滤腔中的电镀液当污水排出,再进行反冲洗,或者直接反冲洗,然后将过滤腔中的电镀液和反冲洗时加的水被当污水排出。被当污水排出的电镀液被浪费,影响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浪费电镀液的的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滤后出水管、主水泵、过滤容器、储液容器、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所述过滤容器包括桶本体和滤芯,所述桶本体上形成有过滤腔,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前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所述主水泵与所述滤前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滤前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滤后出水管与所述滤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滤前进水管、过滤容器和滤后出水管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所述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皆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储液出水管、储液容器和储液进水管形成循环连接的内循环水路,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优选地,所述主水泵还与所述储液进水管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阀组,所述进水阀组使所述储液进水管和滤前进水管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水泵导通;或者,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内循环水泵,所述内循环水泵与所述储液进水管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优选地,所述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过滤腔内,且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过滤容器外;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和反冲洗水箱,所述反冲洗电机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清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连接,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或者,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反冲洗水箱和吹风装置,所述反冲洗电机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清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连接,所述吹风装置通过进风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优选地,所述反冲洗水箱设置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方,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溢流管和排水管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将水从所述反冲洗水箱输送至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冲洗水箱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冲洗水箱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排水管导通的排水阀。优选地,所述反冲洗水箱与所述过滤腔导通前,所述切换阀组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储液容器导通,使所述过滤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储液出水管流入所述储液容器。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具有滤芯清洗组件,所述滤芯清洗组件对所述滤芯清洗后,所述切换阀组使所述过滤水路导通前,先使所述内循环水路导通,使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循环输送至所述过滤腔中。优选地,所述桶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桶本体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覆盖所述开口,所述桶本体为塑料桶本体,所述盖体包括塑料层和金属加强层,所述塑料层位于内侧,所述金属加强层位于外侧。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开口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桶体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盖体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盖体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桶本体上固定有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皆为金属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加固环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二加固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固环固定在所述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加固环固定在所述桶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加固环与所述第一盖体相铰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二加固环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塑料层和金属加强层,所述桶本体与所述金属加强层相铰接,所述塑料层和所述金属加强层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一加固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凸沿上的固定槽,且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上紧件,所述上紧件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塑料层和金属加强层,所述桶本体与所述金属加强层相铰接,所述塑料层和金属加强层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加强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环相连接;和/或,所述容器本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加固环和所述第二加固环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固环和所述第二加固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加固杆间隔设置。优选地,该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过滤腔内,且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过滤容器外,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所述检测滴水管与所述密封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和/或,所述桶本体为PPH塑料桶本体,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压力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液容器,在过滤水路过滤完毕,反冲洗进行之前,将过滤腔中的电镀液排至储液容器中暂时存储,待反冲洗完之后,再将储液容器中的电镀液输送至过滤腔进行过滤,避免了浪费。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四种不同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前进水管、滤后出水管、主水泵、过滤容器、储液容器、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所述过滤容器包括桶本体和滤芯,所述桶本体上形成有过滤腔,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前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所述主水泵与所述滤前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滤前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滤后出水管与所述滤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滤前进水管、过滤容器和滤后出水管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所述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皆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储液出水管、储液容器和储液进水管形成循环连接的内循环水路,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前进水管、滤后出水管、主水泵、过滤容器、储液容器、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所述过滤容器包括桶本体和滤芯,所述桶本体上形成有过滤腔,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前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所述主水泵与所述滤前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滤前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滤后出水管与所述滤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滤前进水管、过滤容器和滤后出水管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所述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皆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储液出水管、储液容器和储液进水管形成循环连接的内循环水路,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泵还与所述储液进水管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阀组,所述进水阀组使所述储液进水管和滤前进水管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水泵导通;或者,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内循环水泵,所述内循环水泵与所述储液进水管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过滤腔内,且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过滤容器外;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和反冲洗水箱,所述反冲洗电机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清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连接,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或者,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反冲洗水箱和吹风装置,所述反冲洗电机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清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连接,所述吹风装置通过进风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水箱设置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方,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溢流管和排水管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将水从所述反冲洗水箱输送至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冲洗水箱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冲洗水箱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排水管导通的排水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水箱与所述过滤腔导通前,所述切换阀组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储液容器导通,使所述过滤腔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储液出水管流入所述储液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大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