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36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该结构包括: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槽;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磁芯,安装在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第一导线,缠绕在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第一导线的两端与第一连接端子连接;第二导线,缠绕在初级绕组外侧形成次级绕组,且第二导线的两端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绝缘圈,安装在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用于将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隔离;其中,第一导线在绝缘圈内,第二导线在绝缘圈外。本公开可以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提供物理隔离,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变压器内部空间,提高了变压器的安全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
本公开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GB4943.1-2011标准中,对绕组组件中的绕组线的要求:对由挤压成型的绝缘线,工艺过程中进行了固化封装,当绕组组件中两根绕组线,或一根绕组线和另一根导线接触并相互成45°~90°角之间任一角度,并承受绕组拉伸时,则应当提供机械应力防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要求:“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时需要提供机械应力防护:1)接触;2)相互成45°~90°角之间任一角度;3)承受绕组拉伸;其中任一条件不满足时,均不适用本标准要求。因此,没有接触或者未承受拉伸时不需要提供机械应力防护。鼓励(但不强制)企业采用比现行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更加严格的安全设计,包括提前切换到未来标准中可能的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变压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会有一定的形变,这必将产生拉伸,且在变压器的绕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45°~90°角的产生。而且,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直接接在市电电网上,次级绕组直接与使用设备连接,比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如果,在变压器内部不做好有效的绝缘,那么市电的高电压就会被导入到人们日常使用的用电设备上,这就会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甚至生命安全事故。所以,变压器在安全规定中要求更严格。目前,业内提供的保护主要通过套管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但是这种保护方法成本高,人工投入非常大,且不能大面积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生产;还有通过软质麦拉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但是成本高,人工投入大,且产品一致性非常弱,工序复杂;还有通过韧性软胶带提供类似挡墙一样的物理隔离,但是容易产生绕制时翻滚的现象,造成一致性差,要满足物理隔离的要求必须提供6层绝缘,但现在变压器的空间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组装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磁芯,安装在所述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初级绕组外侧形成次级绕组,且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绝缘圈,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隔离;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内,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外。可选的,所述绝缘圈,在与所述绕线槽接触的边缘设置倒角。可选的,所述绝缘圈为矩形绝缘圈;所述矩形绝缘圈的外侧角和/或内侧角为R角。可选的,所述绝缘圈设置开口;所述绝缘圈通过所述开口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上;所述开口的口径,根据所述变压器的绕线槽的直径确定。可选的,所述开口的两端均为R角。可选的,所述绝缘圈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尼龙和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所述绝缘圈的厚度为0.01~5mm。可选的,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绝缘层,覆盖在所述初级绕组上;所述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绝缘层外侧形成次级绕组。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绝缘麦拉。可选的,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包括: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绕线槽上缠绕形成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在所述第一线圈上设置第一绝缘麦拉层,并在所述第一聚缘麦拉层上设置屏蔽层;在所述屏蔽层上设置是第二绝缘麦拉层,并在所述第一聚缘麦拉层上设置反馈层,形成所述初级绕组;其中,所述反馈层用于利用所述初级绕组和所述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变压器的磁芯进行退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变压器骨架,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磁芯安装在所述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绝缘圈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第二导线在所述绕线槽上且在所述绝缘圈的上方缠绕形成次级绕组,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包括:在所述绕线槽上缠绕形成第一导线;在缠绕后的所述第一导线上设置第一绝缘麦拉层,并在所述第一聚缘麦拉层上设置屏蔽层;在所述屏蔽层上设置是第二绝缘麦拉层,并在所述第一聚缘麦拉层上设置反馈层,形成所述初级绕组;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初级绕组上覆盖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在所述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安装所述绝缘圈;第二导线在所述绕线槽上且在所述绝缘圈的上方缠绕形成次级绕组,包括:在所述绝缘层外侧且在所述绝缘圈的上方缠绕所述第二导线,形成次级绕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主要包括:带有绕线槽的变压器骨架、磁芯、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绝缘圈,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其中,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磁芯安装在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第一导线缠绕在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第一导线的两端与第一连接端子连接,第二导线缠绕在初级绕组外侧形成次级绕组,且第二导线的两端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绝缘圈安装在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用于将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隔离,即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提供物理隔离,且绝缘圈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变压器内部空间,提高了变压器的安全等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未加绝缘圈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加绝缘圈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四。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五。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六。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七。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圈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n磁芯,安装在所述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n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n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初级绕组外侧形成次级绕组,且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n绝缘圈,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隔离;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内,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上并列设置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
磁芯,安装在所述绕线槽内部的空腔内;
第一导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槽上形成初级绕组,且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
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初级绕组外侧形成次级绕组,且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的针脚连接;
绝缘圈,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与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隔离;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内,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绝缘圈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圈,在与所述绕线槽接触的边缘设置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圈为矩形绝缘圈;
所述矩形绝缘圈的外侧角和/或内侧角为R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圈设置开口;所述绝缘圈通过所述开口安装在所述绕线槽上;
所述开口的口径,根据所述变压器的绕线槽的直径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两端均为R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圈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尼龙和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圈的厚度为0.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
绝缘层,覆盖在所述初级绕组上;
所述第二导线缠绕在所述绝缘层外侧形成次级绕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麦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剑张霄霄游勤思吴茂东李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