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30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限定有第一区以及位于第一区一侧的第二区;显示器件层,位于第一区且包括层叠设置的晶体管层以及发光层;走线层,位于第二区并设置于衬底,走线层包括多条延伸至晶体管层的导电线,每条导电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在衬底的厚度方向,第一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且第二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衬底能够在过渡导线段所在位置且沿与发光层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状态,以将过渡导线段短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窄边框要求,同时能够避免弯折区线路出现断裂导致显示面板出现功能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子产品柔性、超薄、窄边框等特点的发展趋势,显示屏在超薄、柔性、边框等方面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窄边框可以让产品更加的时尚,这是最直观的作用。实现窄边框常采用pad弯折(padbending)走线设计,该设计方式虽然能够满足窄边框需求,但已有的设置方式还存在相应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弯折区域存在受力不均导致的线路断裂的风险,使面板出现功能性不良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能够满足窄边框要求,同时能够避免弯折区线路出现断裂导致显示面板出现功能性不良的问题。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限定有第一区以及位于第一区一侧的第二区;显示器件层,位于第一区且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的晶体管层以及发光层,晶体管层位于衬底以及发光层之间;走线层,位于第二区并设置于衬底上,走线层包括多条延伸至晶体管层的导电线,每条导电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在衬底的厚度方向,第一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且第二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衬底能够在过渡导线段所在位置且沿与发光层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状态,在折弯状态,第一导线段的裸露部分以及第二导线段的裸露部分在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相互重叠且彼此电连接,以将过渡导线段短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厚度方向,晶体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n层金属层,2≤n≤4,第n层金属层位于第n-1层金属层背离衬底的一侧,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与其中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过渡导线段与任意一层金属层同层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过渡导线段与除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的金属层外剩余金属层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同一导电线的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分别通过过孔与过渡导线段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发光方向为发光层至衬底所在方向,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与远离衬底设置的第n层金属层同层设置;在折弯状态,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在厚度方向的裸露部分相接触以彼此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所在的第n层金属层与衬底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发光方向为衬底至发光层所在方向;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设置于任意一层金属层,显示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由衬底贯穿至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的通孔;在折弯状态,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在厚度方向相对设置并通过通孔相互连通,通孔能够设置导电体,以将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背离衬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条导电线中至少部分数量的导电线沿同一方向间隔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条导电线分成两组以上导线组,两组以上导线组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每组导线组包括两条以上导电线,且两条以上导电线各自的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在衬底的正投影在第二方向沿同一条直线轨迹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同一组导线组的各导电线的过渡导线段在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呈增大趋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每组导线组的各导电线的过渡导线段不同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厚度方向,第一导线段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二导线段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和/或,沿与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的排布方向相交的方向,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的延伸宽度大于过渡导线段的延伸宽度。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与各导电线的第二导线段电连接;在折弯状态,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衬底背离发光方向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显示器件层以及走线层,显示器件层能够用于显示图像,由于走线层的各所述导电线延伸至晶体管层,能够用于将集成电路芯片与晶体管层连接,实现对显示器件层的控制。因每条导电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未弯折状态下,第二导线段能够通过过渡导线段与第一导线段电连接,使得集成电路芯片可以通过第二导线段与显示面板之间电连并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对显示面板进行折弯并绑定集成电路芯片,能够提高显示面板与绑定的集成电路芯片所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合格率。同时,限定第一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在衬底的厚度方向,第一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且第二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使得衬底能够在过渡导线段所在位置且沿与发光层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状态,既能够满足窄边框要求,且由于折弯位置在过渡导线段,折弯后,第一导线段的裸露部分以及第二导线段的裸露部分在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相互重叠且彼此电连接,以将过渡导线段短接,因此,即使衬底被折弯实现窄边框的过程中折弯位置的过渡导线段发生断裂或者死折,也不会出现线路断开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衬底在折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层的导电线排布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电线随衬底折弯后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折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层的导电线排布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折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显示面板;10-衬底;AA-第一区;NA-第二区;10a-通孔;20-显示器件层;21-晶体管层;211-半导体层;212-第一金属层;213-第二金属层;214-第三金属层;215-栅极绝缘层;216-第一层间绝缘层;217-第二层间绝缘层;22-发光层;221-阳极;222-发光材料;223-阴极;30-走线层;31-导电线;311-第一导线段;312-过渡导线段;313-第二导线段;31a-导线组;40-第一绝缘层;50-第二绝缘层;60-导电体;200-集成电路芯片;210-栅极驱动器;220-数据驱动器;X-厚度方向;Y-第一方向。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限定有第一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一侧的第二区;/n显示器件层,位于所述第一区且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的晶体管层以及发光层,所述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衬底以及所述发光层之间;/n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走线层包括多条延伸至所述晶体管层的导电线,每条所述导电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n所述衬底能够在所述过渡导线段所在位置且沿与所述发光层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状态,在所述折弯状态,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裸露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裸露部分在所述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相互重叠且彼此电连接,以将所述过渡导线段短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限定有第一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一侧的第二区;
显示器件层,位于所述第一区且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的晶体管层以及发光层,所述晶体管层位于所述衬底以及所述发光层之间;
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走线层包括多条延伸至所述晶体管层的导电线,每条所述导电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线段、过渡导线段以及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线段至少部分裸露设置;
所述衬底能够在所述过渡导线段所在位置且沿与所述发光层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状态,在所述折弯状态,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裸露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裸露部分在所述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相互重叠且彼此电连接,以将所述过渡导线段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晶体管层包括层叠设置的n层金属层,2≤n≤4,第n层金属层位于第n-1层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与其中一层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过渡导线段与所述任意一层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导线段与除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同层设置的所述金属层外剩余所述金属层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同一所述导电线的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分别通过过孔与所述过渡导线段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方向为所述发光层至所述衬底所在方向,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与远离所述衬底设置的第n层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
在所述折弯状态,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在所述厚度方向的裸露部分相接触以彼此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段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段所在的第n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衬底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兵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