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916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属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领域,该方法通过构建典型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资数据库,由此预估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初始投资。根据其寿命周期、融资条件确定系统折旧及财务费用。以分系统为对象逐一测算各分系统运营成本并汇总,其中针对材料费、修理费、保险费等经营成本进行了相关参数、计算方式的限定。根据项目外部条件确定其营收,由此建立经济性分析模型,对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进行经济性测算,并分析其经济性敏感性因素。该方法对传统单一电源类项目经济性测算方法进行了扩充,能够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项目提供相对准确的经济性分析,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属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发展正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阶段,按照“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构想,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开创安全高效的能源消费新局面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部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自此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成为行业研究热点。目前,其经济性分析一般是在详细前期分析基础上通过如公开号为CN107895228A的专利申请或通过博微、电规总院等火电/电力工程经济性评价软件对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估,然而相关专利或软件一般针对某一种类型电源项目进行经济性分析,与多能源组成的多能互补系统未必完全适用,构建一种适用于前期阶段的简易方便经济性评价方法可有效助力系统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更为方便并且准确的适合于前期阶段的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经济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不同类型供能系统(燃气分布式、光伏、风电等)的装机容量、系统选型、系统造价等相关信息,形成供能系统投资数据库;S2:通过数据库,确定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各分系统(燃气分布式、光伏、风电等)的单位容量投资,由此确定系统初始投资;S3:依据多能互补各系统建设所用时间、寿命周期,确定各分系统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S4:根据系统融资比例、贷款利率,确定系统年财务费用;S5:依据多能互补系统各分系统经营期内的所耗燃料费、修理费、人工费、水费、材料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支出,经汇总确定多能互补系统年支出;S6:依据系统的供电收入、供冷收入、供热收入、其他营业收入以及系统所能获得的各类补贴费用,确定系统年收入;S7:扣除经营税金数据,测算系统收益率数据;S8:将多能互补系统收益率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系统的经济可行性;S9:以上述边界条件为基础,确定系统初始投资、燃料价格、电价、利用小时数、热价等为系统收益影响因素,预估其变动范围,并根据办法预测收益率变化,确定系统敏感因素,指导下一步工作。所述步骤S2中的多能互补供能系统总投资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式中,Cinv表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总投资,Cinv,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投资,μi为调整系数;Cinv,i=Cinstall,i×ci式中,Cinstall,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装机容量,c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单位容量装机费用,由S1中的数据库获得。所述步骤S3中的系统折旧费用由如下公式确定:Cdeprecitaion,i=Cinv,i/Ti×μi式中,Cdepreciation表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年折旧费用,Cdepreciation,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年折旧费用费用,Ti为第i种供能系统的运行寿命期限。所述步骤S4中的系统财务费用由如下公式确定:Cfinance,t=Flong,t+Fshoty,tFlong,t=Flong,t-1×((1+rlong)m-1)Fshort,t=Fcurrent×(1-kshort)×rshortFcurrent,t=Cin,t×μcurrent式中,Cfinance,t为多能互补系统运行第t年的财务费用,Flong,t为长期贷款利息,Fshort,t为短期贷款利息,rlong为长期贷款名义利率,m为长期贷款年计息次数,Fcurrent为系统流动资金,kshort为流动资金资本金比例,rshort为流动资金贷款利率,Cin,t为多能互补系统年收入,μcurrent为流动资金系数。所述步骤S5中的系统年支出由如下公式确定:Cout,t=Coperation,t+Cdepreciation+Cfinance,t式中,Cout,t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年支出,Coperationn,t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年营业成本,Cfueli,t为各分系统的年消耗燃料费,Cwater,i,t为各分系统的年消耗水费,Cmaterial,i,t为各分系统的年消耗材料费,Crepair,i,t为各分系统的年修理费,Clabor,i,t为各分系统的年人工成本,Cinsurance,t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年保险费,Cother,i,t为各分系统的年消耗其他费用,Qgenerate,i,t为各分系统的年发电量,θi,t为各分系统的材料费系数,τi,t为各分系统的修理费系数,rinsurance,t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年保险费率,αi,t为各分系统的其他费用系数。所述步骤S6中的系统年收入由如下公式确定:式中,Qgenerate,i,t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分系统的年发电量,Qheat,t为供热量,Qcold,t为年供冷量,Cother,t为其他业务及补贴收入;Pele为多能互补分系统的售电电价;kin为多能互补分系统的厂用电率,Pheat为售热热价,Pcold为售冷冷价。所述步骤S7中的项目收益公式由如下公式确定:NPVself,t=Cin,t-Cout,t+Cdepreciation-TVAT,t-TadT,t-Tinc,tNPVall,t=Cin,t-Coperation,t-TVAT,t-TadT,t-Tinc,tTadT,t=TVAT,t×tadTTinc,t=(Cin,t-Cout,t-TVAT,t-TadT,t)×tinc式中,NPVself,t为自有资金年净现值;NPVVall,t为全部资金年净现值;μc为资本金比例;IRRc为资本金内部收益率,IRRT为全部资金内部收益率,TVAT,t为年增值税额,TadT,t为年增值税附加额,Tinc,t为企业年所得税;tVAT为增值税率,tadT为增值税附加税率,tinc为企业所得税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方法通过构建供能系统投资数据库,预估多能互补系统前期投资。将多能互补系统按照其申源结构构成划分为各分系统,通过对各分系统的支出构成通过指标、系数等确定,由此确定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收益测算,计算简便而准确。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计算简便、准确度高、可推广性强的优势,能够为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阶段提供相对准确的经济性分析,并确定经济性的敏感性因素,为后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不同类型供能系统相关信息,形成供能系统投资数据库;/nS2:通过数据库,确定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各分系统的单位容量投资,由此确定系统初始投资;/nS3:依据多能互补各系统建设所用时间、寿命周期,确定各分系统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nS4:根据系统融资比例、贷款利率,确定系统年财务费用;/nS5:依据多能互补系统各分系统经营期内的所耗燃料费、修理费、人工费、水费、材料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支出,经汇总确定多能互补系统年支出;/nS6:依据系统的供电收入、供冷收入、供热收入、其他营业收入以及系统所能获得的各类补贴费用,确定系统年收入;/nS7:扣除经营税金数据,测算系统收益率数据;/nS8:将多能互补系统收益率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系统的经济可行性;/nS9:以上述边界条件为基础,确定系统收益影响因素,预估其变动范围,并根据办法预测收益率变化,确定系统敏感因素,指导下一步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不同类型供能系统相关信息,形成供能系统投资数据库;
S2:通过数据库,确定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各分系统的单位容量投资,由此确定系统初始投资;
S3:依据多能互补各系统建设所用时间、寿命周期,确定各分系统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S4:根据系统融资比例、贷款利率,确定系统年财务费用;
S5:依据多能互补系统各分系统经营期内的所耗燃料费、修理费、人工费、水费、材料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支出,经汇总确定多能互补系统年支出;
S6:依据系统的供电收入、供冷收入、供热收入、其他营业收入以及系统所能获得的各类补贴费用,确定系统年收入;
S7:扣除经营税金数据,测算系统收益率数据;
S8:将多能互补系统收益率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S9:以上述边界条件为基础,确定系统收益影响因素,预估其变动范围,并根据办法预测收益率变化,确定系统敏感因素,指导下一步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多能互补供能系统总投资按照如下公式确定:



式中,Cinv表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总投资,Cinv,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投资,μi为调整系数;
Cinv,i=Cinstall,i×ci
式中,Cinstall,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装机容量,c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单位容量装机费用,由S1中的数据库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系统折旧费用由如下公式确定:



Cdepreciation,i=Cinv,i/Ti×μi
式中,Cdepreciation表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年折旧费用,Cdepreciation,i表示第i种供能系统的年折旧费用费用,Ti为第i种供能系统的运行寿命期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前期论证阶段的分析方法,其特征是,系统财务费用由如下公式确定:
Cfinance,t=Flong,t+Fshort,t
Tlong,t=Tlong,t-1×((1+rlong)m-1)
Fshort,t=Fcurrent×(1-kshor)×rshort
Fcurrent,t=Cin,t×μcurrent
式中,Cfinance,t为多能互补系统运行第t年的财务费用,Flong,t为长期贷款利息,Fshort,t为短期贷款利息,rlong为长期贷款名义利率,m为长期贷款年计息次数,Fcurrent为系统流动资金,kshort为流动资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朋谢玉荣周宇昊朱良君王明晓刘润宝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