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及一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1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包括: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和与电池壳体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电池壳体和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电池壳体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通过在电池壳体和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置电池组件进行充放电,同时进行浇封处理实现电池一体化设计,在电池壳体上设置电极阴板与对外接口接触,无需插拔接头造成电池损坏,同时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可重复循环使用,避免使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及一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下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仪器仪表越来越多的采用无线方式,使用电池供电的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矿用本安型电池一般为不可充电电池,电池更换后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用成本较高。目前使用的矿用本安型电池一般容量较小,使用时间短,电池更换较为频繁,井下更换电池由于条件限制,工作量较大。现有的厂商推出的电池一般是“电芯+保护板+接头”的形式,更换电池时自行插拔插头,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插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以解决现有的电池一般为不可充电电池且更换电池时自行插拔插头,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插头损坏等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包括: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和与所述电池壳体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壳体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优选地,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标记正极和负极安装方向的标记件,所述标记件与所述电池壳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标记件具体为沿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槽/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安装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电池壳体具体为长方体壳体,所述长方体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电极阴板。优选地,所述长方体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沿所述长方体壳体的中心非对称设置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优选地,所述长方体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不同个数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优选地,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用于标注电池信息的铭牌,所述铭牌与所述电池盖板一体式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由7节标称电压3.2V、容量1.4Ah的18650E磷酸铁锂锂离子蓄电池并联后串联电池双重化保护板浇封组成。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由1节标称电压3.2V、容量9.8Ah的IFP1965140A磷酸铁锂锂离子蓄电池并联后串联电池双重化保护板浇封组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项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安装槽和安装盖板,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盖板经螺纹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电极阴板配合的电极阳板。本技术提供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包括: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和与电池壳体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电池壳体和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电池壳体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通过在电池壳体和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置电池组件进行充放电,同时进行浇封处理时限电池一体化设计,在电池壳体上设置电极阴板与对外接口接触,无需插拔接头造成电池损坏,同时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可重复循环使用,避免使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由于上述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装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电池壳体1、电池盖板2、电池组件3、电极阴板4、铭牌5、限位槽6、矿用本安型电池箱7、装置本体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以解决现有的电池一般为不可充电电池且更换电池时自行插拔插头,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插头损坏等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7,包括: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1和与所述电池壳体1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2,所述电池壳体1和所述电池盖板2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3,所述电池壳体1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4。电池壳体1和电池盖板2配合通过浇封固定,电池壳体1的形状可根据电池组件3的容量大小进行设置,优选地,可在电池壳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卡槽,电池盖板2经卡槽与电池壳体1滑入卡接,卡槽沿电池壳体1的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电池壳体1上设置电极阴板4,以通过电极阴板4与用电设备的电极阳板配合,仅通过电极阴板4的正负极触点与外接设备接触,外观简洁,对外只提供两个固定机型触点,触点设计简单,方便使用。可以理解的是,用电设备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壳体1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电极阴板4配合的电极阳板,其设置位置可根据电极阴板4的位置进行选择。电极阴板4的一端与电池组件3连接以提供电源,电池组件3和电极阴板4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7,通过在电池壳体1和电池盖板2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置电池组件3进行充放电,同时进行浇封处理时限电池一体化设计,在电池壳体1上设置电极阴板4与对外接口接触,无需插拔接头造成电池损坏,同时电池组件3可重复循环使用,避免使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具体的,为了防止安装电池壳体1时装反,在电池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标记正极和负极安装方向的标记件,标记件与电池壳体1固定连接。其中,标记件可设置为标记凸起,如圆形凸起,标记件可设置一个,设置于与正极一侧相对的侧壁上。此时用电设备可不进行相应的设置,仅通过标记件实现矿用本安型电池箱7自身的顺序调整。将标记件设置在电池壳体1上能够表示正极所在方向的位置处,以在电池壳体1安装时通过标记件能够对其一次安装,防止电极阴板4上的正负触点装反,造成短路等安全事故。进一步地,标记件具体为沿电池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槽6/限位凸起,限位槽6/限位凸起与电池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和与所述电池壳体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壳体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用电设备插装的电池壳体和与所述电池壳体浇封固定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电池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壳体上设有用于作为对外接口的电极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标记正极和负极安装方向的标记件,所述标记件与所述电池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件具体为沿所述电池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的限位槽/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安装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具体为长方体壳体,所述长方体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电极阴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本安型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沿所述长方体壳体的中心非对称设置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本安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远付衍斌程飞刘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