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05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且电缆本体的内层设置有耐油污层,所述耐油污层的外层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外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安装在第一防水层的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套可以对电缆本体的外部进行保护,防止电缆本体在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现象,保障了电缆本体的正常使用,通过耐油污层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抗油污能力,保障了电缆本体表面的洁净度,减少了清洁强度,通过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防水能力,防止外部水源渗入电缆本体内并对其造成损坏,使电缆本体不易出现短路或漏电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是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但是现有的电缆在受到挤压后容易出现变形现象,而安装环境存在较大油污时,会使电缆的表面附着较多的污渍,不方便后续清洁,同时传统的电缆防水性能不佳,其内部容易在受到雨水侵蚀时出现漏电及断路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传统的电缆排线布局较为混乱,当电缆较多时,不方便对其进行查找和检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且电缆本体的内层设置有耐油污层,所述耐油污层的外层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外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安装在第一防水层的外层,且第二防水层的外层设置有防火层,所述保护套的外部卡合有固定卡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卡环包括固定块、半圆环和防护垫,所述半圆环的内壁粘接有防护垫,且半圆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螺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垫为半圆形结构,且防护垫为乙丙橡胶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套包括连接杆、凸起块和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共设置有十二个,且相邻两个凸起块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双面淋膜塑料编织布制成,所述第二防水层采用塑料薄膜制成,且第二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的厚度均为0.5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油污层采用丁腈橡胶纤维编织而成,且耐油污层与加固层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所述耐油污层的厚度为0.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保护套可以对电缆本体的外部进行保护,防止电缆本体在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现象,保障了电缆本体的正常使用;2、通过耐油污层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抗油污能力,保障了电缆本体表面的洁净度,减少了清洁强度;3、通过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防水能力,防止外部水源渗入电缆本体内并对其造成损坏,使电缆本体不易出现短路或漏电现象;4、通过固定卡环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电缆本体进行牵引和紧固,使电缆本体可以呈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对电缆本体的排线进行规范化整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中的凸起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电缆本体;2、保护套;3、固定卡环;4、连接杆;5、凸起块;6、绝缘套;7、耐油污层;8、加固层;9、第一防水层;10、第二防水层;11、防火层;12、固定块;13、半圆环;14、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第二防水层10,电缆本体1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2,保护套2包括连接杆4、凸起块5和绝缘套6,绝缘套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凸起块5,凸起块5共设置有十二个,且相邻两个凸起块5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杆4,通过保护套2可以对电缆本体1的外部进行保护,防止电缆本体1在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现象,保障了电缆本体1的正常使用。电缆本体1的内层设置有耐油污层7,耐油污层7的外层设置有加固层8,耐油污层7采用丁腈橡胶纤维编织而成,且耐油污层7与加固层8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耐油污层7的厚度为0.3mm,通过耐油污层7可以提高电缆本体1的抗油污能力,保障了电缆本体1表面的洁净度,减少了清洁强度。加固层8的外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第二防水层10安装在第一防水层9的外层,且第二防水层10的外层设置有防火层11,第一防水层9采用双面淋膜塑料编织布制成,第二防水层10采用塑料薄膜制成,且第二防水层10和第一防水层9的厚度均为0.5mm,通过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0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电缆本体1的防水能力,防止外部水源渗入电缆本体1内并对其造成损坏,使电缆本体1不易出现短路或漏电现象。保护套2的外部卡合有固定卡环3,固定卡环3包括固定块12、半圆环13和防护垫14,半圆环13的内壁粘接有防护垫14,且半圆环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内部开设有螺孔,防护垫14为半圆形结构,且防护垫14为乙丙橡胶材质的构件,通过固定卡环3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电缆本体1进行牵引和紧固,使电缆本体1可以呈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对电缆本体1的排线进行规范化整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固定块12和半圆环13均为塑料材质的构件,所以使用者先将半圆环13与保护套2进行卡合,此时防护垫14与保护套2紧紧贴合,然后使用者再将螺栓放入固定块12内部的螺孔中,并将其与墙面进行固定即可,使用者通过在保护套2外部的不同节点处安装固定卡环3,从而达到对电缆本体1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固定卡环3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电缆本体1进行牵引和紧固,使电缆本体1可以呈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对电缆本体1的排线进行规范化整理,第一防水层9采用双面淋膜塑料编织布制成,第二防水层10采用塑料薄膜制成,且第二防水层10和第一防水层9的厚度均为0.5mm,而双面淋膜塑料编织布和塑料薄膜均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所以通过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0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电缆本体1的防水能力,防止外部水源渗入电缆本体1内并对其造成损坏,使电缆本体1不易出现短路或漏电现象,而凸起块5共设置有十二个,且相邻两个凸起块5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杆4,所以连接杆4与凸起块5为一体式设计,可以为电缆本体1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通过保护套2可以对电缆本体1的外部进行保护,防止电缆本体1在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现象,保障了电缆本体1的正常使用,耐油污层7采用丁腈橡胶纤维编织而成,丁腈橡胶不仅耐油性极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以使电缆本体1不易磨损,通过耐油污层7可以提高电缆本体1的抗油污能力,保障了电缆本体1表面的洁净度,减少了清洁强度,加固层8采用铝合金金属片制成,可以对电缆本体1的外部进行加固处理,而防火层11采用防火涂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提升电缆本体1的阻燃效果,防止其受损。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第二防水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2),且电缆本体(1)的内层设置有耐油污层(7),所述耐油污层(7)的外层设置有加固层(8),所述加固层(8)的外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所述第二防水层(10)安装在第一防水层(9)的外层,且第二防水层(10)的外层设置有防火层(11),所述保护套(2)的外部卡合有固定卡环(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第二防水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2),且电缆本体(1)的内层设置有耐油污层(7),所述耐油污层(7)的外层设置有加固层(8),所述加固层(8)的外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所述第二防水层(10)安装在第一防水层(9)的外层,且第二防水层(10)的外层设置有防火层(11),所述保护套(2)的外部卡合有固定卡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环(3)包括固定块(12)、半圆环(13)和防护垫(14),所述半圆环(13)的内壁粘接有防护垫(14),且半圆环(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油污新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旺龙岗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