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85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功能层和上基材层,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0.5~5%量子点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层配方里不需额外添加扩散粒子,利用反射式偏光板本身允许光线多次循环,借此来起到增加光行程,提高量子点激发效率的效果。由于没有扩散粒子的存在,功能层不具有雾度,可同时提高画面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由于材料的限制,色彩饱和度较OLED技术低。为了提高LCD类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有多种技术被提出,例如滤光片材料的改善、LED荧光粉的改善,以及使用量子点膜等。量子点膜需配合蓝光LED,藉由蓝光激发红绿光量子点材料,以获得窄波段RGB混成白光。设计时,为了提高量子点被激发效率,往往在涂料配方中加入扩散粒子,以增加光行程方式来使量子点有更多被激发机会。为了提高LCD显示器的光利用率,背光模块中可选择性使用一层反射式偏光板。反射式偏光板技术主要有两类:3M的多层膜技术,或胆固醇液晶薄膜,结果都是只允许单一偏振方向光线通过,并反射另一偏振方向的光。被反射光回到背光模块后可被反射片反转再重新调整偏振方向。如此循环到多数光线均调整为可通过方向的偏振光并通过该反射式偏光板。就胆固醇液晶薄膜所制作反射式偏光板类型而言,一般使用向列型液晶聚合物,搭配手性剂,可获得所需要的胆固醇液晶相材料配方。制作时利用工艺控制,令胆固醇相液晶分子沿薄膜的光穿过方向做螺旋状排列即可。螺旋排列的螺距尺寸即可对应到欲作用光的波长。现有技术的产品,反射式偏光板及量子点膜都是独立使用。而且量子点膜中添加扩散粒子,会造成雾度提升,影响画面量亮度。因此,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功能层和上基材层,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0.5~5%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1的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基材、下基材为水气阻隔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性剂选自和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Y为胆固醇基团、及的可以形成螺旋向列液晶相之具旋光性基团;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型液晶包括单官能团液晶和多官能团液晶,优选所述多官能团液晶为双官能团液晶,所述单官能团液晶与所述双官能团液晶的重量比为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官能团液晶选自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X为C1~C10烷氧基或C1~C10长链烷基的一末端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官能团液晶选自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层具有螺旋排列结构,所述螺旋排列结构的光轴垂直于功能层;所述螺旋排列结构具有大小不同的螺距,且螺距大小具有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连续或不连续的变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1~2%量子点材料。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层配方里不需额外添加扩散粒子,利用反射式偏光板本身允许光线多次循环,借此来起到增加光行程,提高量子点激发效率的效果。由于没有扩散粒子的存在,功能层不具有雾度,可同时提高画面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1、功能层2和上基材层3,所述功能层2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0.5~5%量子点材料。其中,所述上基材、下基材为水气阻隔膜,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1的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反应型液晶与单一手性剂在反应速率相同情况下形成螺旋排列结构,进而得到具有部分可见光波段的有色反射式偏光板;或者使反应型液晶与单一手性剂或多种手性剂发生反应,借由反应速率的差异及手性剂浓度的差异得到的液晶成螺旋状排列,而利用上述液晶制备而成的反射式偏光板的反射波段螺旋排列结构的螺距而变,从而可以经由曝光强度及浓度引发聚合速度差异,获得具渐变螺距的广波段反射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手性剂的种类进行合理选取,为了使手性剂与反应型液晶更好地反应以形成胆固醇液晶,优选地,所述手性剂选自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Y为胆固醇基团、及的可以形成螺旋向列液晶相之具旋光性基团;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所述反应型液晶包括单官能团液晶和多官能团液晶,优选所述多官能团液晶为双官能团液晶,所述单官能团液晶与所述双官能团液晶的重量比为1∶1。一方面,若反应型液晶仅包含单官能团液晶,则会导致反应速率较慢,固化不完全,硬度和抗刮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若反应型液晶仅包含多官能团液晶,则又会存在收缩严重,硬度较高,回弹性能较差,不耐刮的问题,因此,使反应型液晶同时包括单官能团液晶和多官能团液晶能够控制反应速度,使偏光板具有优异的耐刮回弹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单官能团液晶和上述多官能团液晶的种类进行合理选取,为了使手性剂与反应型液晶更好地反应以形成胆固醇液晶,优选地,所述单官能团液晶选自和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X为C1~C10烷氧基或C1~C10长链烷基的一末端基。优选地,所述双官能团液晶选自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功能层具有螺旋排列结构,所述螺旋排列结构的光轴垂直于功能层;所述螺旋排列结构具有大小不同的螺距,且螺距大小具有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连续或不连续的变化。优选地,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1~2%量子点材料。实施例1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高色彩高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1、功能层2和上基材层3,所述功能层2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35%单官能团液晶、40%多官能团液晶、20%手性剂、3%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功能层和上基材层,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0.5~5%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1的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基材层、功能层和上基材层,所述功能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5~90%反应型液晶、5~20%手性剂、3~5%光引发剂、0.5~5%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1的红色量子点材料和绿色量子点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材、下基材为水气阻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剂选自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其中,R为C1~C10亚烷基或C1~C10亚烷氧基;Y为胆固醇基团、及的可以形成螺旋向列液晶相之具旋光性基团;Ar为具有液晶相的基团,选自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彩饱和度反射式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液晶包括单官能团液晶和多官能团液晶,所述多官能团液晶为双官能团液晶,所述单官能团液晶与所述双官能团液晶的重量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清华顾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龙桥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