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双支撑大攻角大侧滑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75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装置,由机械和控制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支撑段和节流段。支撑段内为圆形的气流通道,外通过凸凹圆台与上下弯刀支臂相连,能够实现大侧滑角的变化和侧滑角的准确调节;节流段是通过节流锥的前后移动为冲压进气道提供反压的装置,节流锥与电机并联,使本实验装置能够运行较大的攻角范围;电机通过齿轮和丝杠传动带动节流锥前后移动,连接节流锥的丝杠是双支撑的。使节流锥能够承受高马赫数下的大载荷的冲击和震动。控制部分采用闭环自动反馈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节流锥进退控制,压力测量的稳定时间控制,节流锥调节与数据采集自动协调统一控制。相比以往的进气道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道实验装置实验攻角范围大;侧滑角范围大,精度高,操作方便;节流装置抗震动,流量调节精度高,适用马赫数范围广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非常适于冲压进气道风洞试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进气道在飞行器上的位置有多种,有前置式进气、后置式进气、头部进气、旁侧进气、腹部进气、颌下进气等;冲压进气道的形状也有多种,轴对称进气道、二元进 气道、半圆进气道或下颌式进气道等。每个使用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的飞行器研制都离 不开进气道的选形,目的在于使选得进气道与飞行器气动外形和冲压发动机具有最佳的 匹配性能。另外还要选择冲压进气道设计马赫数和接力马赫数,目的在于提高冲压发动 机的总体性能,更好地满足飞行器的要求。以上进气道每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进气道风 洞试验验证,现在虽然有了进气道数值模拟设计手段,但可靠的数据还要靠风洞试验来 验证,尤其是一些计算中难以确定的因素,如进气道出口流场、喘振边界等都必须经试 验加以确定。在冲压进气道研制这一点上,美国较为领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多种类型的冲压进气道进行过试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在进一步装备和改进弹道导弹和亚声速巡航导弹的同时,投入巨额经费大力发展冲压进气道进气的超声速和高超声 速巡航导弹。除了美国,其它国家在超声速冲压进气道应用方面也都非常重视,自20世纪50年 代以来,苏联(俄罗斯)非常重视以冲压进气的超声速飞航导弹的研究。俄罗斯有X-31、 马斯基特、宝石等导弹均采用了冲压进气道。据说,俄罗斯正在进行以冲压发动机为动 力、飞行马赫数4. 0-4.5的导弹研制,该导弹采用一体化设计,进气道为头部进气冲 压进气道,前机身下表面作为冲压进气道的预压面,已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试验。在国外冲压进气道已成功应用到型号上,但研究之初都进行过大量的风洞实验。 国内冲压进气道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大约十几个单位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先后提出了多种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风洞试验,但距完全自主研制和满足型号需求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常规进气道风洞实验相比,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对实验设备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是实验马赫数较高, 一般都在M-2. O以上,冲击载荷大,实验设备不仅要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还要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次,试验攻角和侧滑角要大,M=4. 0时,试验攻角要能达到10度。还有,冲压进气道喉道内对反压比较敏感,要求提供反压的节流锥 位置精度要高。目前国内现有的进气道实验装置都有其不足之处(1) 恻滑角通过铰链轴形式实现,侧滑角的大小通过测量模型头部离洞壁距离换 算而得,由于距离测量的误差较大,由此换算的侧滑角也不够准确,侧滑角的范围也不 够大。(2) 节流锥与电机串联,走攻角时,支臂前面的模型抬头,支臂后面的节流装置 低头,电机会碰风洞的第二扩散段下壁,从而限制了试验攻角范围,M=4. Ol时,攻角也 只能达到8度。(3) 传统的丝杠为单支撑,类似悬臂梁结构,在模型有攻角,节流锥受到横向载 荷的情况下,丝杠易偏斜,从而导致节流锥与外壁的相碰,摩擦力增大,甚至出现节流 锥逆气流走不动的现象。(4) 传统控制方法为开环控制,节流锥的位置移动和数据采集通过打手势来协调, 不仅浪费吹风时间,也经常出现协调不当而报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攻角大侧滑冲压进气道 风洞实验装置并能实现智能闭环控制,用于0. 6米XO. 6米量级风洞的冲压进气道风洞 实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大攻角大侧滑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装置,其特点在于电 机与节流锥并联,转盘式变侧滑结构,丝杠双支撑,智能闭环控制。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1) 本专利技术的变侧滑机构由转盘式机构代替了传统的铰链机构,不仅操作方便,而 且侧滑角范围大、精度高,定位准确。侧滑角范围可达到7度,精度可达3'以内,变 侧滑角的时间有原来的两个小时缩减到20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 从增大攻角范围来考虑,把电机与节流锥并联代替了传统的串联形式,电机躲 开了风洞的第二扩散段下壁位置,避免了二着的相碰,突破了传统进气道试验攻角增大 的限制,M=4. 0时试验攻角可达13度,马赫数低时,攻角还可以再大。(3) 从节流锥的运动来看,和节流锥固联的丝杠双支撑,代替了传统的单支撑形式, 减小了摩擦,使节流锥运动更平稳,逆气流的推力更大。(4) 从控制方式来看,由原来的开环控制变为现在的闭环控制,实现了控制的智能 化。能对节流锥的位置进行反馈、调节、显示;能够实现节流锥进退控制;能够实现压力测量的稳定时间控制;能够实现节流锥调节与数据采集自动协调统一控制;节流锥精 度为0.1毫米。(5)从适用的实验马赫数的范围来看,本专利技术适用于M-O. 6-4. 5,覆盖了冲压进气 道的速度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总图; 图2为支撑段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转盘式变侧滑机构的凹台示意图; 图4为转盘式变侧滑机构的凸台示意图 图5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支撑段(1)、上下支臂(2)、节流段(3)、节流锥(4)、 丝杠(5)、支座(6)、轴承(7)从齿轮(8)、主齿轮(9)、编码器(10)、电机 (11)、限位开关(12),丝杠支架(13) ,"L"形钢性长条(14)、角度楔(15)等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段(1)为内圆外方的长方体,其连接关系前端与进气道模型相连,后端与节流段(3)相连,上下面通过凸凹圆台分别与上下支臂(1)连接,支撑段上下面为凸形圆台,上下支臂连接面为为凹形圆台。上下支臂的另一端可与风洞固连,支撑段则可绕凸凹圆台的中心线旋转,类似转盘,从而可变化侧滑角,故又称作转盘式变侧滑机构,其凸凹圆台的示意图示于图3和图4。在支撑段的一侧固定了一个"L"形钢性长条(14),当侧滑角为零时,"L"形钢性长条,上支臂的连接端的侧边平行,当侧滑角不为零时,"L"形钢性长条与上支臂的连接端的侧边形成一个角度,并且可用一个带角度的楔块来填充,楔块角度恰好就是机构的侧滑角,试验时,侧滑角的调节只需更换不同角度的楔块就可实现,此楔块又称为角度楔(15)。侧滑角固定是通过支撑段的上下面和上下支臂连接面间螺钉固定的。支撑段的上下面各有6个M5的螺钉孔,孔位置示于图3,上下支臂连接面则有6个M5的环形通孔,孔位置示于图4。节流段(3)前端与支撑段(1)相连,后端与支座(6)相连,内有节流锥(4)、丝杠(5),外壁有开槽,从支撑段过来的内部气流可在开槽处流出,节流锥在丝杠的带动下可前后移动,相应地开槽处的气流流出面积发生改变,从而调节流量。丝杠前端有一丝杠支架(13),滑配合,后端有轴承轴承(7)支撑,又称丝杠双支撑。丝杠的后部连有编码器(IO),可记录丝杠旋转的转数。节流段(3)外壁上固定了两个限位开关U2),用来限制节流锥前后运动范围。当节流锥超过其运动范围时,节流锥碰限 位开关(12),电机断电,停止移动,起到保障设备安全的作用。节流段的后端连一支座(6),其作用有二, 一是固定支撑丝杠的轴承(7) , 二是 固定电机U1),电机(11)和丝杠(5)靠两个等齿数齿轮(8) 、 (9)传动。工作原理如下电机(11 )带动齿轮2旋转(9),齿轮2 ( 9)带动齿轮1 ( 8)旋转,齿轮1 ( 8) 带动丝杠(5)旋转,丝杠(5)旋转带动节流锥(4)前后移动和编码器(10)旋转, 节流锥(4)前后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冲压进气道风洞实验的进气道风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装置包括机械和控制两部分,机械部分由支撑段和节流段两段组成,    (1)支撑段内为圆形的气流通道,外通过凸凹圆台与上下弯刀支臂相连,能够实现攻角和侧滑角的准确调节;    (2)节流段是通过节流锥的前后移动为进气道提供反压的装置,节流锥与电机并联,电机通过齿轮和丝杠传动带动节流锥前后移动,连接节流锥的丝杠是双支撑的;    (3)控制部分采用闭环自动反馈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刘书伟徐志文燕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