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44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流程:构件、设备及人员准备→放线及验线→预埋螺栓验收及基础面处理→构件中心线及标高线→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节钢柱→第二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一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一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二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节钢柱→第三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三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零星构件安装→下一节流水段准备工作。该方法高效安全,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劲性柱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劲性钢柱、钢梁结构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构件形式,劲性柱梁施工,要求埋件定位准确,安装精度高,焊接质量可靠。而通常建筑工程工地四周场地狭小,大吨位吊车展开困难。且现场塔吊难以覆盖全部柱梁施工区蜮。另外,该类工程施工期间,构件无堆场,所有构件需根据实际需要配套发货。因此施工的特点是要确保埋件在内的构件定位准确。柱梁安装精度在规范要求的误差范围内,焊接质量可靠,达在规范要求。施工的难点是克服现场场地和措施的困难,完成钢构型钢柱、梁的安装。另外型钢柱、梁就位后的精度保护和缆风的拉设也是施工中要考虑的另一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施工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流程:构件、设备及人员准备→放线及验线→预埋螺栓验收及基础面处理→构件中心线及标高线→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节钢柱→第二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一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一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二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节钢柱→第三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三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零星构件安装→下一节流水段准备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可以克服施工场地四周场地狭小,大吨位吊车展开困难,且现场塔吊难以覆盖全部柱梁施工区蜮等问题,实现在有限的空间中完成钢柱梁吊装施工,并且该方法高效安全,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某工程为型钢混凝土劲性钢柱、钢梁结构形式。其中H型钢结构柱共有14根,标高-5.450米至23.000米;钢柱安装时分三段安装,-5.450米至6.570米标高为第一段,6.570米至9.470米或10.850米为第二段,10.850米至23.000米为第三段。单根钢柱最大单量3.3吨。型钢钢结构梁共三层。吊装时分层吊装,最大单重3.3吨。1施工要求1.1测量及吊车数据经过认真测量现场的可利用场地,为了充分发挥现场塔吊的机械潜力,同时计划由汽车吊作配合,完成钢柱梁的现场拼接和安装。安装时在现场基坑周边布置2台AC160-2型汽车吊,汽车吊取63.9m臂长,可以覆盖劲性钢柱、钢梁的吊装区域。1.2拼装要求做出充分适用的安装胎架切实保证型钢柱梁拼接时的精度。1.3安装定位措施在钢柱梁深化设计和加工制作中预留安装用定位孔或定位螺栓保证安装中的精度要求。保证埋件定位准确,柱梁安装精度在规范要求的误差范围内,焊接质量可靠,达在规范要求。该工程施工的难点是克服现场场地和措施的困难,完成钢构型钢柱、梁的安装。型钢柱就位后的精度保护和缆风的拉设也是施工中要考虑的另一技术保证条件。2施工工艺技术2.1测量放线技术参数根据原始轴线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对现场进行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的加密,然后根据控制线测放出埋件安装的轴线控制线及标高控制点。2.2地脚螺栓安装参数支架固定好后,再复测其轴线及及锚栓孔位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复核无误后再安装锚栓,调整锚栓顶标高,将支架与周围主筋焊接固定。2.3地脚螺栓丝口保护地脚螺栓安装完成后,严禁碰撞和损坏,钢柱安装前要将螺纹清理干净,确保钢柱就位。2.4工艺流程构件、设备及人员准备→放线及验线(轴线、标高)→预埋螺栓验收及基础面处理→构件中心线及标高线→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节钢柱→第二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9.470米层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9.470米层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10.850米层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10.850米层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节钢柱→第三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21.470米层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21.470米层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零星构件安装→下一节流水段准备工作2.5施工方法钢柱、钢梁采取工厂分段加工制作,现场吊装对接的安装方法。现场钢柱、钢梁仅进行对接焊接,不进行其它加工制作。2.6钢柱吊装施工方法柱位置的准确性取决于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性。预埋螺栓标高偏差控制在.+5mm以内,定位轴线的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待预埋螺栓及基础顶面标高验收合格后进结构吊装。吊点设置在预先焊好的连接耳板处,为防止吊耳起吊时的变形,采用专用吊具装卡,采用单机回转法起吊。起吊前,钢柱应垫上枕木以避免起吊时柱底与地面的接触,起吊时,不得使柱端在地面上有拖拉现象。钢柱吊到就位上方200mm时,应停机稳定,对准螺栓孔和十字线后,缓慢下落,使钢柱四边中心线与基础十字轴线对准在吊机松钩前,采用角钢75*75*6000进行固定,同时在钢柱的两条垂直的轴线方向设置经纬仪,对钢柱进行初步测量校正。柱底就位应尽可能在钢柱安装时一步到位,少量的校正可用千斤顶和调整螺母法校正。2.7第二节钢柱吊装第二节钢柱吊装方法同第一节钢柱。1)第二节钢柱轴线调整为使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中心线重合。钢柱中心线偏差每次调整在3mm范围以内,如偏差过大应分2~3次调整。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绝对不允许使用下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引至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误差。2)第二节钢柱垂直度校正钢柱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下层钢柱的柱顶垂直度偏差就是上节钢柱的底部轴线、位移量、焊接变形、日照影响、垂直度校正及弹性变形等的综合。可采取预留垂直度偏差值消除部分误差。预留值大于下节柱积累偏差值时,只预留累计偏差值,反之则预留可预留值,其方向与偏差方向相反。经验值测定:梁与柱一般焊缝收缩值小于2mm;柱与柱焊缝收缩值一般在3.5mm,厚钢板焊缝的横向收缩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K·A/T(6-1)式中:S——焊缝的横向收缩值,mm;A——焊缝横截面面积,mm;T——焊缝厚度,包括熔深,mm;K——常数,一般取0.1。日照温度影响:其偏差变化与柱的长细比、温度差成正比,与钢柱截面形式、钢板厚度都有直接关系。较明显观测差发生在上午9~10时和下午14~15时,控制好观测时间,减少温度影响。3)钢柱标高的调整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标高误差超过6mm时,需进行调整,多用低碳钢板垫到规定要求。如误差过大(大于20mm)不宜一次调整,可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次再调整,否则一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的安装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流程:构件、设备及人员准备→放线及验线→预埋螺栓验收及基础面处理→构件中心线及标高线→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节钢柱→第二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一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一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二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节钢柱→第三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三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连接→第三段钢梁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零星构件安装→下一节流水段准备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柱梁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流程:构件、设备及人员准备→放线及验线→预埋螺栓验收及基础面处理→构件中心线及标高线→安装第一节钢柱→第一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二节钢柱→第二节钢柱校正验收→超声波探伤→安装第一段钢梁→梁与柱节点焊接、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刁川任杰胡森杨凡罗朝虎张玉蓉安健叶剑华王伟徐光明孙灵赵平张中刘强陈本宽颜斌黎吉龙吴孟玄龙应华马建平杜典祥赵勇姚志刚王文胜梁德斌杨正茂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