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44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架I、第一滤尘总成、第二滤尘总成、除湿装置、冷却装置、雾化降尘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将室外空气抽入通风装置,加大通风量,防止异物进入通风装置,自我保护性能强,滤尘能力强,不会漏掉灰尘,进行多级滤尘,滤尘能力强,提高空气的清洁度,可以将空气中无法过滤的微小灰尘去除,保证空气质量,空气洁净,使数据中心中的仪器不会积累灰尘,防止灰尘影响数据中心中的仪器,避免接触不良,可以防止通风装置堵塞,可以将空气的温度降低,低温空气进入数据中心可以降低仪器的温度,为仪器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将空气中的水分滤除,使数据中心的仪器保持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
,具体为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因特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数据中心大部分电子元件都是由低直流电源驱动运行的,用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但因数据中心中存放了大量的电子仪器,因此需要通风降温,而现有的数据中心通风装置通风量较低,通风效率低下,不能将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去除,通风时会积累大量灰尘,这些灰尘进入数据中心的仪器中会导致接触不良,影响仪器使用,同时不能将空气中的水分剔除,潮湿的空气进入数据中心会使内部仪器生锈,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可能使仪器短路而产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I、第一滤尘总成、第二滤尘总成、除湿装置、冷却装置、雾化降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I的上端固定有进风室,所述进风室的后侧设有动力室,所述进风室的前侧通口处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动力室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输出轴穿过所述进风室的后侧,所述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与主动转轴的后端连接,所述主动转轴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的侧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十二个等角度分布的涡轮叶片,所述进风室的前端设有集风口,所述集风口的前端通口处固定有防护网,所述进风室的左侧设有管架,所述管架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所述支撑架I的右侧设有支撑架II,所述支撑架II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滤尘总成,所述所述第一滤尘总成和所述进风室之间通过中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的顶部与导向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架II的后侧设有支撑架IV,所述支撑架IV的上端固定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前侧通口与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滤尘总成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的底部与储尘腔II连通,所述储尘腔II的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II,所述沉降室的底部与储尘腔I连通,所述储尘腔I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所述支撑架II和所述支撑架IV之间设有支撑架III,所述支撑架III的上端固定有集尘室,所述集尘室上的两个通口通过两个导尘管分别与所述阀门I和所述阀门III连通,所述集尘室的下端出口处安装有阀门II,所述沉降室的内部固定有所述雾化降尘总成,所述沉降室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压缩机、气泵、超声波雾化器和液泵,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支撑架IV的左侧设有支撑架V,所述支撑架V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后端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除湿装置,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输出口通过导管连接所述雾化降尘总成,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连接所述液泵的输出口,所述液泵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下端口,所述气泵的输入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沉降室的顶部输出口,所述气泵的输出口通过所述气管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顶部输入口,所述支撑架IV上安装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所述气泵、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所述液泵、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尘总成包括球形腔室、从动转轴、半圆形滤尘网,所述支撑架II上安装有所述球形腔室,所述球形腔室的左端与所述中间通道连通,所述球形腔室的上端与所述导向管连通,所述球形腔室的底部与所述储尘腔II连通,所述球形腔室的内部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转轴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的侧面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半圆形滤尘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滤尘总成包括滤尘连接管、圆形滤网,所述滤尘连接管的前端与所述导向管卡接,所述滤尘连接管的后端与所述沉降室的侧面通口卡接,所述滤尘连接管的内部设有五个沿前后方向等距离分布的所述圆形滤网,五个所述圆形滤网上的滤孔半径从前到后依次减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雾化降尘总成包括球形喷头、球状滤尘罩、引导槽、半球状防护罩、分隔网,所述球状滤尘罩的外侧通过连接条与所述沉降室的内侧连接,所述球状滤尘罩的上端安装有所述半球状防护罩,所述半球状防护罩的上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引导槽,所述球状滤尘罩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球形喷头,所述球形喷头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沉降室的内部还安装有所述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位于所述第二滤尘总成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冷却管、蒸发管,所述支撑架V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冷却室,所述冷却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冷却室的顶部,所述冷却管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所述蒸发管,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的输入口,所述冷凝管的输出口通过节流阀连接所述蒸发管的输入口,所述蒸发管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冷却室的后侧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除湿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通气孔、除湿剂、隔板、除湿管,所述除湿管的前端与所述冷却室的后侧通口卡接,所述除湿管的内部设有两个所述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上均设有所述通气孔,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填充有所述除湿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涡轮叶片转动,可以快速将室外空气抽入通风装置,加大通风量,加快通风速度,通过防护网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通风装置,自我保护性能强,流动的空气带动半圆形滤尘网通过从动转轴转动,可以充分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滤除,滤尘能力强,不会漏掉灰尘,通过第二滤尘总成可以将不同大小的灰尘颗粒依次滤除,进行多级滤尘,滤尘能力强,提高空气的清洁度,通过超声波雾化器雾化水分,并通过雾化降尘总成喷出,可以将空气中无法过滤的微小灰尘去除,保证空气质量,空气洁净,使数据中心中的仪器不会积累灰尘,防止灰尘影响数据中心中的仪器,避免接触不良,通过球状滤尘罩和半球状防护罩可以防止通风装置堵塞,通过冷却装置可以将空气的温度降低,低温空气进入数据中心可以降低仪器的温度,为仪器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同时配合除湿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水分滤除,使数据中心的仪器保持干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侧内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左侧内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I、2-支撑架II、3-第一滤尘总成、301-球形腔室、302-从动转轴、303-半圆形滤尘网、4-支撑架III、5-集尘室、6-支撑架IV、7-第二滤尘总成、701-滤尘连接管、702-圆形滤网、8-沉降室、9-压缩机、10-气泵、11-超声波雾化器、12-进液口、13-液泵、14-导管、15-除湿装置、1501-通气孔、1502-除湿剂、1503-隔板、1504-除湿管、16-冷却装置、1601-冷却室、1602-冷却管、1603-蒸发管、17-导向管、18-节流阀、19-冷凝管、20-管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架I(1)、第一滤尘总成(3)、第二滤尘总成(7)、除湿装置(15)、冷却装置(16)、雾化降尘总成(3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I(1)的上端固定有进风室(22),所述进风室(22)的后侧设有动力室(36),所述进风室(22)的前侧通口处固定有安装架(32),所述动力室(3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7),所述电机(37)的前端输出轴穿过所述进风室(22)的后侧,所述电机(37)的前端输出轴与主动转轴(34)的后端连接,所述主动转轴(34)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架(3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34)的侧面套接有套筒(33),所述套筒(33)的外侧设有十二个等角度分布的涡轮叶片(35),所述进风室(22)的前端设有集风口(23),所述集风口(23)的前端通口处固定有防护网(21),所述进风室(22)的左侧设有管架(20),所述管架(20)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19),所述支撑架I(1)的右侧设有支撑架II(2),所述支撑架II(2)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和所述进风室(22)之间通过中间通道(24)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的顶部与导向管(17)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架II(2)的后侧设有支撑架IV(6),所述支撑架IV(6)的上端固定有沉降室(8),所述沉降室(8)的前侧通口与所述导向管(1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滤尘总成(7)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的底部与储尘腔II(31)连通,所述储尘腔II(31)的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II(30),所述沉降室(8)的底部与储尘腔I(25)连通,所述储尘腔I(25)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27),所述支撑架II(2)和所述支撑架IV(6)之间设有支撑架III(4),所述支撑架III(4)的上端固定有集尘室(5),所述集尘室(5)上的两个通口通过两个导尘管(28)分别与所述阀门I(27)和所述阀门III(30)连通,所述集尘室(5)的下端出口处安装有阀门II(29),所述沉降室(8)的内部固定有所述雾化降尘总成(38),所述沉降室(8)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压缩机(9)、气泵(10)、超声波雾化器(11)和液泵(13),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上设有进液口(12),所述支撑架IV(6)的左侧设有支撑架V(39),所述支撑架V(39)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冷却装置(16),所述冷却装置(16)的后端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除湿装置(15),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的输出口通过导管(14)连接所述雾化降尘总成(38),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14)连接所述液泵(13)的输出口,所述液泵(13)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14)连接所述冷却装置(16)的下端口,所述气泵(10)的输入口通过气管(40)连接所述沉降室(8)的顶部输出口,所述气泵(10)的输出口通过所述气管(40)连接所述冷却装置(16)的顶部输入口,所述支撑架IV(6)上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6),所述控制开关组(26)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9)、所述气泵(10)、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所述液泵(13)、所述电机(3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架I(1)、第一滤尘总成(3)、第二滤尘总成(7)、除湿装置(15)、冷却装置(16)、雾化降尘总成(3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I(1)的上端固定有进风室(22),所述进风室(22)的后侧设有动力室(36),所述进风室(22)的前侧通口处固定有安装架(32),所述动力室(3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7),所述电机(37)的前端输出轴穿过所述进风室(22)的后侧,所述电机(37)的前端输出轴与主动转轴(34)的后端连接,所述主动转轴(34)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架(3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34)的侧面套接有套筒(33),所述套筒(33)的外侧设有十二个等角度分布的涡轮叶片(35),所述进风室(22)的前端设有集风口(23),所述集风口(23)的前端通口处固定有防护网(21),所述进风室(22)的左侧设有管架(20),所述管架(20)上固定有蛇形分布的冷凝管(19),所述支撑架I(1)的右侧设有支撑架II(2),所述支撑架II(2)上固定有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和所述进风室(22)之间通过中间通道(24)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的顶部与导向管(17)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架II(2)的后侧设有支撑架IV(6),所述支撑架IV(6)的上端固定有沉降室(8),所述沉降室(8)的前侧通口与所述导向管(1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滤尘总成(7)连通,所述第一滤尘总成(3)的底部与储尘腔II(31)连通,所述储尘腔II(31)的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II(30),所述沉降室(8)的底部与储尘腔I(25)连通,所述储尘腔I(25)下端通口处安装有阀门I(27),所述支撑架II(2)和所述支撑架IV(6)之间设有支撑架III(4),所述支撑架III(4)的上端固定有集尘室(5),所述集尘室(5)上的两个通口通过两个导尘管(28)分别与所述阀门I(27)和所述阀门III(30)连通,所述集尘室(5)的下端出口处安装有阀门II(29),所述沉降室(8)的内部固定有所述雾化降尘总成(38),所述沉降室(8)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压缩机(9)、气泵(10)、超声波雾化器(11)和液泵(13),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上设有进液口(12),所述支撑架IV(6)的左侧设有支撑架V(39),所述支撑架V(39)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冷却装置(16),所述冷却装置(16)的后端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除湿装置(15),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的输出口通过导管(14)连接所述雾化降尘总成(38),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14)连接所述液泵(13)的输出口,所述液泵(13)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管(14)连接所述冷却装置(16)的下端口,所述气泵(10)的输入口通过气管(40)连接所述沉降室(8)的顶部输出口,所述气泵(10)的输出口通过所述气管(40)连接所述冷却装置(16)的顶部输入口,所述支撑架IV(6)上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6),所述控制开关组(26)分别与外部电源、所述压缩机(9)、所述气泵(10)、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1)、所述液泵(13)、所述电机(37)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景财亢其超杨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云辰航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