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栋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443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前后首尾连接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一车体,包括第一底板;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部前侧;负压吸气式气泵,与所述盒体相邻设置;以及接线板,与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相邻设置并相电连接;其中,前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后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环境灵活组装,使用方便可移动,能够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同时不产生二次粉尘和化学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室内空间,空气中可能含有各种粉尘、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但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大都无法对粉尘、气溶胶尤其是病毒等进行有效的清除,并且,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往往功能单一并且限定,无法灵活根据室内环境情况进行目标式净化。例如,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临时,所有人群(包括前线医务人员)的被动防护装备普遍为口罩和防护服,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针对不同环境且可作为疫情防护的空气净化装置,来有效降低病毒等的传播。另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动力不足,无法高效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针对不同室内环境灵活组装、且净化动力充足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前后首尾连接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一车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下部设置第一滚轮;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部前侧,内部设置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盒体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及第一出气孔,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进气管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从所述盒体的第一进气孔伸入到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的顶部空间,另一端从所述第一出气孔伸出;负压吸气式气泵,与所述盒体相邻设置,包括第二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及接线板,包括插孔及插头,与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相邻设置并相电连接;其中,前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后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单元为酸性消毒液、碱性消毒液、紫外线灯、活性炭、电解质活化水吸附液及干燥剂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灯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部的顶壁或侧壁。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气密边沿的气体分布板,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气密边沿的气体分布板。优选地,所述盒体、负压吸气式气泵及接线板以可拆卸连接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部或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设置止流阀。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两端的上部设置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连接。优选地,前侧的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接线板的插头与后侧的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接线板的插孔连接。优选地,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底板的前端设置第一连接环,后端设置第一连接钩,前侧的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连接钩与后侧的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连接环钩接。优选地,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电池组,连接设置在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后侧,包括:第二车体,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下部设置第二滚轮;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逆变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表面,与所述电池相电连接;其中,前侧的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接线板的插头与后侧的电池组的逆变器相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适用范围广,可根据不同的环境灵活组装,使用方便可移动,能够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及外界和系统自身产生的化学物质气溶胶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有效切断病毒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空气传播途径,能够有效地化学吸附以甲醛为代表物的有机气体,能够有效地化学吸附以硫化氢为代表物的酸性气体,能够有效地化学吸附以氨气为代表物的碱性气体,同时不产生二次粉尘和化学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的简化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的简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110:第一车体;111:第一底板;112:第一滚轮;113:第一挡板;114:第一连接钩;115:第一连接环;120:盒体;121:空气净化单元;122:第一进气孔;123:第一出气孔;124:气密边沿的气体分布板;130:第一进气管;131:止流阀;140:第一出气管;150:负压吸气式气泵;160:第二进气管;170:第二出气管;180:接线板;181:插孔;182:插头;200:软管;300:电池组;310:第二车体;311:第二底板;312:第二滚轮;313:第二挡板;314:第二连接钩;315:第二连接环;320:电池;330:逆变器;400:智能引导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时,如果对相关公知要素或功能的具体描述有碍于本技术的要旨,那么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前后首尾连接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100,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100包括:第一车体110,包括第一底板111,所述第一底板111下部设置第一滚轮112;盒体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1的上部前侧,内部设置空气净化单元121,所述盒体120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122及第一出气孔123,所述盒体120还包括第一进气管130及第一出气管140,所述第一进气管130的一端(进气端)为自由端,另一端(出气端)从所述盒体120的第一进气孔122伸入到所述盒体120的内部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一出气管140的一端(进气端)设置在盒体120内部的顶部空间,另一端(出气端)从所述第一出气孔123伸出;负压吸气式气泵150,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1的上部,与所述盒体120相邻设置,包括第二进气管160及第二出气管170,所述第二进气管160的一端(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1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160的另一端(出气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150,所述第二出气管170的一端(进气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150,另一端(出气端)为自由端;以及接线板180,包括插孔181及插头182,所述接线板18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前后首尾连接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n第一车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下部设置第一滚轮;/n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部前侧,内部设置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盒体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及第一出气孔,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进气管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从所述盒体的第一进气孔伸入到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的顶部空间,另一端从所述第一出气孔伸出;/n负压吸气式气泵,与所述盒体相邻设置,包括第二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及/n接线板,包括插孔及插头,与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相邻设置并相电连接;/n其中,前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后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前后首尾连接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
第一车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下部设置第一滚轮;
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部前侧,内部设置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盒体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及第一出气孔,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一进气管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从所述盒体的第一进气孔伸入到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的顶部空间,另一端从所述第一出气孔伸出;
负压吸气式气泵,与所述盒体相邻设置,包括第二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及
接线板,包括插孔及插头,与所述负压吸气式气泵相邻设置并相电连接;
其中,前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后侧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为酸性消毒液、碱性消毒液、紫外线灯、活性炭、电解质活化水吸附液及干燥剂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内部的顶壁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气密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栋
申请(专利权)人:邢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