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板式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42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板式幕墙,建筑楼板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内的结构梁固定连接承重平板,多块承重平板并排设置,承重平板上设置挂板与玻璃幕墙,承重平板包括挂板区,挂板区的两侧为幕墙区,挂板与玻璃幕墙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外部的承重平板,利用承重平板支撑外墙挂板结构,能够增强稳定性,同时,根据承重平板的结构使得挂板与玻璃幕墙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结构,倾斜布置,同层相邻两构件之间呈一定夹角,角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增大采光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板式幕墙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幕墙
,具体涉及一种挂板式幕墙。
技术介绍
外墙挂板是一种施工方法,是将板材通过干挂等施工方法悬挂于墙体的外面,以达到装饰或保温等效果。为了建筑上更高的要求,现在将部分玻璃挂板融合到现有的外墙挂板结构中,能够增加建筑外部结构的美观性,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内建筑内部增加自然光的射入。现有的外挂板幕墙的安装组合过程中,均采用在建筑结构上设置锚栓固定件,将外墙挂板直接固定上去即可,虽然达到外墙挂板的使用目的,但是稳定性欠佳,同时,挂板直接对接悬挂固定的方式,对接缝很容易使得雨水进入内部,而没有很好的外排构造,直接侵入墙体,对墙体腐蚀,降低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挂板式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幕墙结构安装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挂板式幕墙,包括建筑楼板,所述建筑楼板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内的结构梁固定连接承重平板,多块所述承重平板并排设置,所述承重平板上设置挂板与玻璃幕墙,所述承重平板包括挂板区,所述挂板区的两侧为幕墙区,所述挂板与玻璃幕墙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挂板设置在挂板区内,相邻两块所述承重平板组合后形成完整的幕墙区,所述玻璃幕墙设置在幕墙区内,所述挂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夹角为90°≤α≤150°。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平板的内部设有钢梁,所述钢梁设置在靠近所述挂板区的位置上,所述挂板通过支撑件悬挂式固定在所述钢梁上。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平板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跳台,所述跳台位于所述挂板区的右端面以及相邻侧的幕墙区的端面处。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平板的外沿处的上表面设有凹台,所述承重平板的外沿处的下表面设有凸台,所述挂板区处的凹台的内结构边为斜边,所述凸台的内结构边位于所述钢梁的结构边所在的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梁为斜三角形,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板区的底面上,且位于凸台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为双层结构,均为浇注料层,所述挂板的内侧设有聚苯板层,所述挂板的外侧设有防水层,所述挂板与承重平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挂板的外层底部设有导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外接缝与内接缝,所述外接缝低于内接缝,所述外接缝内设有外密封件,所述内接缝内设有内密封件,所述外密封件与内密封件之间形成空气腔。进一步地,所述外密封件包括PE棒,所述PE棒的外侧通过密封胶填充,所述内密封件为气密条。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挂板结构层内部的斜板,所述斜板向外倾斜设置,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挂板的外结构层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内设置导水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方案的挂板幕墙具有如下优点:1、建筑楼板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内的结构梁固定连接承重平板,多块承重平板并排设置,承重平板上设置挂板与玻璃幕墙,承重平板包括挂板区,挂板区的两侧为幕墙区,挂板与玻璃幕墙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外部的承重平板,利用承重平板支撑外墙挂板结构,能够增强稳定性,同时,根据承重平板的结构使得挂板与玻璃幕墙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结构,倾斜布置,同层相邻两构件之间呈一定夹角,角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增大采光面积;2、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挂板结构中,挂板为双层结构,均为浇注料层,挂板的内侧设有聚苯板层,挂板的外侧设有防水层,挂板与承重平板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挂板的外层底部设有导水结构,双层结构安装对接过程保证其密闭性,同时,设置导水结构,如果有雨水进入到挂板内部,也能够及时排出,确保雨水不会反渗而影响建筑结构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挂板结构中,外挂墙板与主体钢结构的连接节点采用柔性连接的点支承方式,与主体钢结构采用可转动滑移节点,能较好地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故可不考虑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外挂墙板可以通过转动滑移的方式,削弱地震力对外墙挂板的作用,保证建筑外围护系统不受破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的单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承重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挂板的部分安装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承重平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承重平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承重平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式幕墙中承重平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楼板;2、结构梁;3、承重平板;4、挂板;5、玻璃幕墙;6、挂板区;7、幕墙区;8、钢梁;9、跳台;10、凹台;11、凸台;12、浇注料层;13、聚苯板层;14、防水层;15、外接缝;16、内接缝;17、空气腔;18、PE棒;19、密封胶;20、气密条;21、斜板;22、通孔;23、导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施例提供的一种挂板4式幕墙,包括建筑楼板1,建筑楼板1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1内的结构梁2固定连接承重平板3,多块承重平板3并排设置,承重平板3上设置挂板4与玻璃幕墙5,承重平板3包括挂板区6,挂板区6的两侧为幕墙区7,挂板4与玻璃幕墙5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板式幕墙,包括建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板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内的结构梁固定连接承重平板,多块所述承重平板并排设置,所述承重平板上设置挂板与玻璃幕墙,所述承重平板包括挂板区,所述挂板区的两侧为幕墙区,所述挂板与玻璃幕墙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板式幕墙,包括建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板的端面上通过预埋在建筑楼板内的结构梁固定连接承重平板,多块所述承重平板并排设置,所述承重平板上设置挂板与玻璃幕墙,所述承重平板包括挂板区,所述挂板区的两侧为幕墙区,所述挂板与玻璃幕墙间隔设置,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板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设置在挂板区内,相邻两块所述承重平板组合后形成完整的幕墙区,所述玻璃幕墙设置在幕墙区内,所述挂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夹角为90°≤α≤1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板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板的内部设有钢梁,所述钢梁设置在靠近所述挂板区的位置上,所述挂板通过支撑件悬挂式固定在所述钢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板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板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跳台,所述跳台位于所述挂板区的右端面以及相邻侧的幕墙区的端面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板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板的外沿处的上表面设有凹台,所述承重平板的外沿处的下表面设有凸台,所述挂板区处的凹台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雄郭锴刘弦陈东山徐东辰刘佳吕王泽邺谢家明宋汶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建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