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及其组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39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及其组装施工方法,其中,挖掘机主体具备配置在该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升降机构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在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与水平架平行配置的基准位置和从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在从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上将所述挖掘机主体升举至规定高度,所述起重机构具备以相对于所述挖掘机主体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支承构件和安装在起重支承构件上、供链滑车可滑动地吊挂用的滑动梁,所述滑动梁随着安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的管部上的起重支承构件的旋转而回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及其组装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及其组装施工方法,所述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具备挖掘机主体和可以安装至该挖掘机主体的行走体挖掘。
技术介绍
在建设工地上的基桩建造工程中,会使用组合架座与回转式钻机而成的挖掘机来进行挖掘作业。具体而言,使用有如下全套管施工方法,即,在使钻机回转并使套管旋转的情况下压入至地里,利用架座上吊挂的冲击式抓斗对该套管内的土进行挖掘作业。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0-20526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平10-205263号公报揭示那样的全套管施工方法进行如下作业,即,首先,通过液压装置使钻机配备的夹紧装置、回转马达、拉拔液压缸等工作。由此,套管被夹紧装置夹紧,在通过回转马达加以旋转的情况下通过拉拔液压缸插入至地里。接着,使用所述架座上吊挂的冲击式抓斗在套管内进行挖掘,并将该挖掘出来的土排出至远离套管的场所。该挖掘作业是在将架座上吊挂的冲击式抓斗下放到套管内之后通过释放绞盘而从规定高度投下冲击式抓斗来进行。通过投下冲击式抓斗,在冲击式抓斗的顶端张开的爪壳扎入至地里,从该状态起收卷绞盘,由此,爪壳闭合而捞起砂土等。在上述挖掘机中,是以将冲击式抓斗、套管等挖掘单元吊挂在架座上的状态来进行挖掘和输送,因此,在挖掘机的上方需要宽阔的作业空间。因此,有在有屋顶的场所或者隧道等存在高度限制的场所无法使用这种挖掘机的问题。作为改善这一问题的手段,有一种使所述架座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而能够移送套管和工字钢等的吊装输送装置(日本专利特开平8-48492号公报)。该输送装置在载置于可以行驶移动的台车上的状态下移动至高度方向的空间存在限制的狭窄的作业场所近旁。继而,反复进行使在顶端部吊挂有钻管等的轨道沿左右方向滑动移动而埋入至规定的挖掘场所的操作。日本专利第5621026号揭示了一种在具有行走体的基座部上配备有回转式水平架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该低顶部高度挖掘机构成为在支承所述水平架的支柱上配备有可以开闭的臂体,通过该臂体的开闭使得水平架的高度可变。日本专利第6088093号揭示了一种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其具备在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高度到挖掘所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高度以上的范围内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挖掘单元的升降机构,通过该升降机构来进行使挖掘单元水平移动用的水平架的高度调整。如上所述,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20526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平10-205263号公报揭示那样的以往的挖掘机中,是通过吊车等重型机械将旋转压入装置设置在挖掘场所,并通过重型机械来搬入经由该旋转压入装置来进行挖掘用的套管和冲击式抓斗等挖掘单元,因此难以在作业空间狭窄的场所进行作业。此外,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存在限制的场所,由于无法使用大型吊车,因此存在无法进行足够深度的挖掘的问题。此外,即便是以往的低顶部高度型挖掘机,在现有建筑物的地下等进行地基的重打或加固等挖掘作业时,在通过相较于挖掘场所而言高度方向的空间受限这样的场所或者存在建筑物内的梁或来自天花板的障碍物的情况下,不得不避开这些物体来移动。因此,在使挖掘机移动至目标挖掘场所时,需要将挖掘单元以及使该挖掘单元水平移动的水平架的一部分加以拆解并在挖掘作业场所内加以组装的作业。在日本专利第5621026号揭示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中,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挖掘单元的水平架的高度设定成挖掘所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高度。此时,即便所述水平架通过支柱上设置的臂体的开闭而略微上下移动,也难以避开更低的现有建筑物内的梁或者来自天花板的障碍物而移动。在日本专利第6088093号揭示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中,是将挖掘机主体输送至规定的挖掘场所并就地使用吊车等来搬入水平架而进行组装的结构。因此,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受限的场所难以进行组装。此外,须另行准备吊车,存在作业变得繁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挖掘机主体和使该挖掘机主体行驶的行走体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及其组装施工方法。挖掘机主体和行走体可以分别移送至规定的挖掘场所而就地容易地加以组装及拆解。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揭示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具备挖掘机主体,挖掘机主体设置有使挖掘单元投入至地里的管部和在该管部上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所述挖掘单元的水平架,所述挖掘机主体进而具备配置在该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升降机构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在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与水平架平行配置的基准位置和从挖掘机主体的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在从挖掘机主体的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将所述挖掘机主体升举至规定高度,所述起重机构具备以相对于所述挖掘机主体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支承构件和安装在起重支承构件上、供链滑车可滑动地吊挂用的滑动梁,所述滑动梁随着安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的管部上的起重支承构件的旋转而回转。此外,本申请揭示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的组装施工方法是通过管部将挖掘单元投入至地里,并在该管部上通过水平架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所述挖掘单元的挖掘机主体上安装行走体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的组装施工方法,该组装施工方法中,将所述挖掘机主体上设置的升降机构从在挖掘机主体的两侧与水平架平行配置的基准位置配置到朝外侧伸出的伸出位置而设置在地上,升举输送车辆上搭载的所述挖掘机主体而使其从输送车辆浮空,使输送车辆脱离支承在地上的挖掘机主体,之后将通过所述挖掘机主体上安装的起重机构加以吊挂输送的行走体安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申请揭示的专利技术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由于配备有具有从挖掘机主体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的升降机构,因此能与使挖掘机主体行驶用的行走体分离而将挖掘机主体单独输送至规定场所来加以设置,结果,在地上的高度受限的场所也能运入挖掘机主体。此外,根据本申请揭示的专利技术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由于配备有可装卸地安装在挖掘机主体上的起重机构,因此,可以通过利用该起重机构而在挖掘机主体上安装行走体。此外,根据本申请揭示的专利技术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的组装施工方法,通过挖掘机主体上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将挖掘机主体单独输送至规定场所来加以设置,而且,可以在该场所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上容易地装配行走体。此外,在装配行走体时,可以通过挖掘机主体上安装的起重机构来吊挂输送行走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的侧视图。图2为搭载于拖车上的挖掘机主体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水平架及升降机构的要部的俯视图。图4为表示升降机构的旋动动作的俯视图。图5为低顶部高度挖掘机的俯视图。图6为通过升降机构升举后的挖掘机主体的侧视图。图7为通过升降机构升举后的挖掘机主体的主视图。图8为表示通过升降机构将挖掘机主体支承在地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为通过升降机构放下到地上的挖掘机主体的侧视图。图10为挖掘机主体上设置的起重柱的侧视图。图11为表示在挖掘机主体上组装起重机构的工序的图。图12为设置有起重机构的挖掘机主体的侧视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其特征在于,/n具备挖掘机主体,/n挖掘机主体设置有使挖掘单元投入至地里的管部和在该管部上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所述挖掘单元的水平架,/n进而具备配置在该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升降机构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机构,/n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在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与水平架平行配置的基准位置和从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n所述升降机构在从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将所述挖掘机主体升举至规定高度,/n所述起重机构具备起重支承构件和滑动梁,/n起重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挖掘机主体可旋转的方式加以安装,/n滑动梁安装在起重支承构件上,可滑动地吊挂链滑车,随着安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的管部上的起重支承构件的旋转而回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1 JP 2019-0435011.一种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挖掘机主体,
挖掘机主体设置有使挖掘单元投入至地里的管部和在该管部上可水平移动地支承所述挖掘单元的水平架,
进而具备配置在该挖掘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升降机构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的起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在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与水平架平行配置的基准位置和从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
所述升降机构在从挖掘机主体的左右两侧朝外侧伸出配置的伸出位置将所述挖掘机主体升举至规定高度,
所述起重机构具备起重支承构件和滑动梁,
起重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挖掘机主体可旋转的方式加以安装,
滑动梁安装在起重支承构件上,可滑动地吊挂链滑车,随着安装在所述挖掘机主体的管部上的起重支承构件的旋转而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挖掘机主体在其左右两侧配备有将所述水平架支承在规定高度的多个支柱,所述升降机构经由旋动机构安装在各支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顶部高度挖掘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具备具有以规定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武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本基础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