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38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钻安装孔:通过钻机在地基上钻设安装孔;S2、安装钢管桩:通过打桩机将钢管桩安装到安装孔内;S3、对安装孔侧壁进行挤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丝杠转动,此时抵接块在丝杠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向钢管桩的外部移动,抵接块移动带动抵接板移动,抵接板移动能够将安装孔的侧壁挤实;S4、浇筑混凝土:向钢管桩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挤压装置,能够降低地基产生沉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土木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同时软土地基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果地基土为软土,则其承载力和抗剪能力较弱,特别是当受到震动或较大的荷载时,地基强度会明显下降,并呈流动状态,继而引发地基的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形成软土层侧滑。在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排水途径提高土体强度,达到减小土体沉降的目的。垫层处理技术,俗称垫层法。其原理为: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地基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减少冻胀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所用的材料应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em的天然级配砂砾。与此类似的排水处理工艺,有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等。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地基由于水体的排出,地基有效应力提高,地基总体会产生沉降,因而可能还需铺设提高地基高度的垫高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通过设置挤压装置,能够降低地基产生沉降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钻安装孔:通过钻机在地基上钻设安装孔;S2、安装钢管桩:通过打桩机将钢管桩安装到安装孔内,钢管桩内竖直转动连接有丝杠,并且钢管桩内沿竖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挤压装置,每组挤压装置包括沿钢管桩的周向依次开设于钢管桩侧壁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沿钢管桩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的抵接块以及安装于丝杠外侧壁用于驱动多个抵接块向钢管桩外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抵接块远离丝杠的一端套设固定有抵接板,所述通孔远离丝杠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抵接板插接的沉槽,地基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在地基上移动;S3、对安装孔侧壁进行挤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丝杠转动,此时抵接块在丝杠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向钢管桩的外部移动,抵接块移动带动抵接板移动,抵接板移动能够将安装孔的侧壁挤实;S4、浇筑混凝土:向钢管桩内浇筑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丝杠转动,此时抵接块在丝杠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向钢管桩的外部移动,抵接块移动带动抵接板移动,抵接板移动能够将安装孔的侧壁挤实,进而能够将地基挤实;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挤压装置,能够降低地基产生沉降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和S3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移动架、安装于移动架底部的多个脚刹轮以及安装于移动架顶部的扶手;所述移动架的顶部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连接丝杠的连接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丝杠转动时,先通过连接机构使丝杠与换向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然后启动驱动电机,此时丝杠在换向器的作用下转动;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便于驱动丝杠转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接于丝杠顶部的方形块、螺纹连接于换向器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块以及开设于连接块的底部用于供方形块插接的方形槽;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抵接螺栓,所述抵接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方形块的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移动架使连接块对准丝杠,然后通过转动连接块使连接块向下移动,连接块向下移动能够使方形块插接于方形槽,然后通过拧紧抵接螺栓对方形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便于使连接块与丝杠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丝杠的驱动环以及转动连接于驱动环的底部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丝杠的移动环;所述移动环上铰接有多个连杆,多个所述连杆与多个所述抵接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杆远离移动环的一端铰接于抵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抵接块向钢管桩外移动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驱动移动环向下移动,驱动环向下移动带动移动环向下移动,移动环向下移动驱动连杆运动,连杆运动驱动抵接块向钢管桩外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便于驱动抵接块向钢管桩外移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的外侧壁安装有用于对移动环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套设固定于丝杠外侧壁的导向管、开设于导向管顶部的多个竖槽以及一一对应的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多个竖槽的多个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远离导向管的一端固接于移动环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槽对导向杆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移动环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抵接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浇筑槽,所述第一浇筑槽远离丝杠的一端贯穿抵接块远离丝杠的一端设置,对应所述第一浇筑槽在钢管桩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浇筑槽连通的第二浇筑槽,所述第二浇筑槽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管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浇筑槽以及第二浇筑槽,便于将抵接板处浇筑上混凝土,从而能够使抵接板与安装孔侧壁连接地更加牢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块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浇筑槽远离丝杠的一端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沿钢管桩的径向滑移连接于第一安装槽的密封块以及固接于密封块靠近丝杠一端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密封块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浇筑槽靠近丝杠的一端内壁;所述抵接块内安装有用于对密封块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抵接块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一浇筑槽侧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贯穿第一浇筑槽的侧壁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接有滑块,所述第一浇筑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供滑块沿抵接块的宽度方向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远离密封块的一端内壁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滑块远离密封块的一端;所述限位块远离丝杠的一侧抵接于密封块靠近丝杠的一端,当所述限位块与密封块抵接后,所述密封块远离丝杠的一端与抵接块远离丝杠的一端共面,所述通孔与限位块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限位块向远离密封块的方向移动的推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块,在抵接块向靠近安装孔侧壁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对第一浇筑槽进行密封,从而能够降低因第一浇筑槽进入土体而不便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可能性;当限位块与推动组件接触后,限位块在推动组件的作用下与密封块分离,此时密封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这时操作人员朝钢管桩内看便能观察到密封块,随后便可将驱动电机关闭;通过上述设置,首先密封块能够对第一浇筑槽靠近丝杠的一端进行密封,从而便于混凝土从第二浇筑槽注入抵接板处,其次能够降低抵接板被挤毁的可能性,最后能够将第一浇筑槽远离丝杠的一端打开,从而便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接于通孔内壁的第一推块以及固接于限位块远离丝杠一侧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匹配。通过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钻安装孔(11):通过钻机在地基(1)上钻设安装孔(11);/nS2、安装钢管桩(2):通过打桩机将钢管桩(2)安装到安装孔(11)内,钢管桩(2)内竖直转动连接有丝杠(21),并且钢管桩(2)内沿竖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挤压装置(3),每组挤压装置(3)包括沿钢管桩(2)的周向依次开设于钢管桩(2)侧壁的多个通孔(31)、一一对应的沿钢管桩(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31)的抵接块(32)以及安装于丝杠(21)外侧壁用于驱动多个抵接块(32)向钢管桩(2)外移动的传动机构(5);所述抵接块(32)远离丝杠(21)的一端套设固定有抵接板(33),所述通孔(31)远离丝杠(2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抵接板(33)插接的沉槽(311),地基(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杠(21)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能够在地基(1)上移动;/nS3、对安装孔(11)侧壁进行挤压: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丝杠(21)转动,此时抵接块(32)在丝杠(21)和传动机构(5)的作用下向钢管桩(2)的外部移动,抵接块(32)移动带动抵接板(33)移动,抵接板(33)移动能够将安装孔(11)的侧壁挤实;/nS4、浇筑混凝土:向钢管桩(2)内浇筑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安装孔(11):通过钻机在地基(1)上钻设安装孔(11);
S2、安装钢管桩(2):通过打桩机将钢管桩(2)安装到安装孔(11)内,钢管桩(2)内竖直转动连接有丝杠(21),并且钢管桩(2)内沿竖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挤压装置(3),每组挤压装置(3)包括沿钢管桩(2)的周向依次开设于钢管桩(2)侧壁的多个通孔(31)、一一对应的沿钢管桩(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通孔(31)的抵接块(32)以及安装于丝杠(21)外侧壁用于驱动多个抵接块(32)向钢管桩(2)外移动的传动机构(5);所述抵接块(32)远离丝杠(21)的一端套设固定有抵接板(33),所述通孔(31)远离丝杠(2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抵接板(33)插接的沉槽(311),地基(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杠(21)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能够在地基(1)上移动;
S3、对安装孔(11)侧壁进行挤压: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丝杠(21)转动,此时抵接块(32)在丝杠(21)和传动机构(5)的作用下向钢管桩(2)的外部移动,抵接块(32)移动带动抵接板(33)移动,抵接板(33)移动能够将安装孔(11)的侧壁挤实;
S4、浇筑混凝土:向钢管桩(2)内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S3中,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移动架(41)、安装于移动架(41)底部的多个脚刹轮(42)以及安装于移动架(41)顶部的扶手(43);所述移动架(41)的顶部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44),所述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安装有换向器(45),所述换向器(4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连接丝杠(21)的连接机构(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6)包括固接于丝杠(21)顶部的方形块(461)、螺纹连接于换向器(45)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块(462)以及开设于连接块(462)的底部用于供方形块(461)插接的方形槽(463);所述连接块(462)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抵接螺栓(464),所述抵接螺栓(464)远离其栓帽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方形块(461)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螺纹连接于丝杠(21)的驱动环(51)以及转动连接于驱动环(51)的底部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丝杠(21)的移动环(52);所述移动环(52)上铰接有多个连杆(53),多个所述连杆(53)与多个所述抵接块(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杆(53)远离移动环(52)的一端铰接于抵接块(32)。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志黄明超黄海明王乐刘锐商昆鹏郭成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