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13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为减小真空泵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布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真空泵,其中,转子的前端上设置有自由端柱、连轴孔和进油孔,连轴孔与转子同轴并贯通自由端柱,孔壁上设置有靠近进油孔的定位卡槽;进油孔的出油口位于转子的前端的外壁上;联轴器套设在自由端柱上,联轴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板;输油轴插装在连轴孔中,中部设置有与进油孔连通的输油孔,输油轴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环板和限位卡槽,锁紧环板压覆在自由端柱上并在定位卡板靠近时压制住定位卡板,限位卡槽和定位卡槽位于同一平面内;卡圈安装在定位卡槽和限位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真空泵可减小真空泵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泵体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如图1和2所示,联轴器01通过销钉02安装固定在转子03的前端031上,如图3所示的泵体前盖04则套装在转子03的前端031上,且泵体前盖04上设置有进油孔041,以向真空泵的壳体内注入机油。这样,进油孔041布设在泵体前盖04上,导致泵体前盖04的端面的面积较大,进而导致真空泵的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整体布局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减小真空泵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布局,本技术提出一种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转子、联轴器、输油轴和卡圈,所述转子的前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联轴器连接用的自由端柱,所述转子的前端设置有连通的连轴孔和进油孔,所述连轴孔与所述转子同轴并贯通所述自由端柱,所述连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且该定位卡槽靠近所述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出油口位于所述转子的前端的外壁上;所述联轴器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自由端柱上并可沿所述自由端柱滑动,所述联轴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板;所述输油轴插装在所述连轴孔中,所述输油轴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输油孔,所述输油轴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环板和限位卡槽,该锁紧环板压覆在所述自由端柱上,且当所述定位卡板靠近所述锁紧环板时,所述锁紧环板压制住所述定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槽和所述定位卡槽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卡圈安装在所述定位卡槽和所述限位卡槽中。本技术真空泵利用安装在转子上的输油轴向真空泵的壳体内注入机油,可有效减小泵体前盖的端面的面积,进而可减小真空泵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布局。另外,本技术真空泵中的输油轴在与发动机的凸轮轴连接时,输油轴在卡圈的作用下可在连轴孔中沿连轴孔的轴线方向缓冲性的往复运动,避免输油轴在发动机的凸轮轴工作时受到撞击而受损,延长本技术真空泵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输油轴上套设有密封垫圈,且该密封垫圈位于所述限位卡槽和所述锁紧环板之间。这样,利用密封垫圈对输油轴和连轴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可避免输油轴注入的机油因从连轴孔中溢出而发生泄漏,影响真空泵的使用。优选地,所述连轴孔的进口端设置为锥形口。这样,在组装本技术真空泵时,方便输油轴及卡圈的安装,降低组装成本。优选地,所述输油轴的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且该环形卡槽中设置有密封圈。这样,输油轴的连接端插装到发动机的凸轮轴中时,可利用密封圈对输油轴中的输油孔与凸轮轴中的出油孔的连接端进行密封,避免凸轮轴供应的机油泄漏。优选地,所述转子的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环槽。这样,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经输油轴注入到真空泵中的机油通过进油孔进入环槽中,从而在转子的前端的外壁和泵体前盖的内壁之间形成油膜,以润滑转子的前端和泵体前盖,从而可减小转子的前端的外壁和泵体前盖的内壁之间的摩擦,进而可减小转子转动的阻力,降低真空泵的功耗;减小转子的前端的外壁和泵体前盖的内壁的磨损,提高转子转动的平顺性,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转子的中线轴线垂直,以方便加工转子,降低真空泵的生产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真空泵中的转子与联轴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真空泵中的泵体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4和5对本技术真空泵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和5所示,本技术真空泵包括转子1、联轴器2、输油轴3和卡圈4。其中,转子1的前端11上设置有与联轴器2连接用的自由端柱,转子1的前端11设置有连通的连轴孔111和进油孔(图中未示出),连轴孔111与转子1同轴并贯通自由端柱,连轴孔111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1111,且该定位卡槽1111靠近进油孔;进油孔的出油口位于转子1的前端11的外壁上。优选地,自由端可为矩形柱或六棱柱。优选地,连轴孔111的进口端设置为锥形口。这样,在组装本技术真空泵时,方便输油轴3及卡圈4的安装,降低组装成本。优选地,转子1的前端1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进油孔连通的环槽112。这样,在转子1转动过程中,注入到真空泵中的机油通过进油孔进入环槽112中,从而在转子1的前端11的外壁和泵体前盖(图中未示出)的内壁之间形成油膜,以润滑转子1的前端和泵体前盖,从而可减小转子1的前端11的外壁和泵体前盖的内壁之间的摩擦,进而可减小转子1转动的阻力,降低真空泵的功耗;减小转子1的前端11的外壁和泵体前盖的内壁的磨损,提高转子1转动的平顺性,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进油孔与转子1的中线轴线垂直,以方便加工转子1,降低真空泵的生产加工成本。联轴器2套设在转子1的自由端柱上并可沿自由端柱滑动,联轴器2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板21。输油轴3插装在连轴孔111中,输油轴3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油孔112连通的输油孔31,输油轴3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环板32和限位卡槽33,该锁紧环板32压覆在自由端柱上,且当定位卡板21靠近锁紧环板32时,锁紧环板32压制住定位卡板21;限位卡槽33和定位卡槽1111位于同一平面内;卡圈4安装在定位卡槽1111和限位卡槽33中。优选地,输油轴3的外壁上设置安装密封垫圈5用的密封卡槽34,且该密封卡槽34位于限位卡槽33和锁紧环板32之间。这样,利用密封垫圈5对输油轴3和连轴孔11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可避免输油轴2注入的机油因从连轴孔111中溢出而发生泄漏,影响真空泵的使用。优选地,输油轴3的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35,且该环形卡槽35中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这样,输油轴3的连接端插装到发动机的凸轮轴(图中未示出)中时,可利用密封圈对输油轴2中的输油孔21与凸轮轴中的出油孔的连接端进行密封,避免凸轮轴供应的机油泄漏。本技术真空泵利用安装在转子上的输油轴向真空泵的壳体内注入机油,可有效减小泵体前盖的端面的面积,进而可减小真空泵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布局。另外,本技术真空泵中的输油轴在与发动机的凸轮轴连接时,输油轴在卡圈的作用下可在连轴孔中沿连轴孔的轴线方向缓冲性的往复运动,避免输油轴在发动机的凸轮轴工作时受到撞击而受损,延长本技术真空泵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泵包括转子、联轴器、输油轴和卡圈,所述转子的前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联轴器连接用的自由端柱,所述转子的前端设置有连通的连轴孔和进油孔,所述连轴孔与所述转子同轴并贯通所述自由端柱,所述连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且该定位卡槽靠近所述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出油口位于所述转子的前端的外壁上,/n所述联轴器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自由端柱上并可沿所述自由端柱滑动,所述联轴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板;/n所述输油轴插装在所述连轴孔中,所述输油轴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输油孔,所述输油轴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环板和限位卡槽,该锁紧环板压覆在所述自由端柱上,且当所述定位卡板靠近所述锁紧环板时,所述锁紧环板压制住所述定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槽和所述定位卡槽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卡圈安装在所述定位卡槽和所述限位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泵包括转子、联轴器、输油轴和卡圈,所述转子的前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联轴器连接用的自由端柱,所述转子的前端设置有连通的连轴孔和进油孔,所述连轴孔与所述转子同轴并贯通所述自由端柱,所述连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且该定位卡槽靠近所述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出油口位于所述转子的前端的外壁上,
所述联轴器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自由端柱上并可沿所述自由端柱滑动,所述联轴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板;
所述输油轴插装在所述连轴孔中,所述输油轴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孔连通的输油孔,所述输油轴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环板和限位卡槽,该锁紧环板压覆在所述自由端柱上,且当所述定位卡板靠近所述锁紧环板时,所述锁紧环板压制住所述定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槽和所述定位卡槽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回城陈明月任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肇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