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其包括门框,门框一侧铰接有朝向室内开启的门扇,门扇贯穿有连通室内外的通槽,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开有与通槽相通的容纳槽,通槽上侧壁与通槽下侧壁分别设置有沿门扇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两条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开闭通槽设置的滑动门,滑动门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朝向容纳槽弯曲的第一L形卡块,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背离容纳槽弯曲的第二L形卡块,第一L形卡块与第二L形卡块形成T型块,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形卡块插接配合的T形槽,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制T形槽与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形卡块脱离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滑动门与门扇脱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防护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护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跌路的不断发展,铁路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多,里程也越来也长。隧道每隔一段会设置放置设备的洞室,同时会在室内设置隧道防护门,隧道防护门是一种高强度的防护门,具有保护洞室设备、保证信息通畅且方便紧急救援和人群疏散工作的进行等优点。由于隧道防护门长期受到活塞风的影响,未了避免隧道防护门脱落造成行车事故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隧道防护门开向都是朝隧道洞室内开启,但是,在进行隧道紧急救援疏散时,门体朝内开启不利于隧道洞室内人群的疏散,影响了紧急救援工作。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003953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具有单侧外开门中门的隧道防护门,由隧道防护门大门和隧道防护门小门构成,隧道防护门小门设置在隧道防护门大门的单侧,隧道防护门大门向洞室内开启,隧道防护门小门向隧道方向开启,隧道防护门小门和隧道防护门大门之间还连接有隧道防护门小门防倒锁链,隧道防护门小门防倒锁链用于防止灾难情况出现时候,隧道防护门小门倾倒至隧道内,伤及交通工具或者人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防倒锁链虽然能减少防护门小门倾倒至隧道内的情况发生,但由于防护门小门是朝向隧道方向开启,防护门小门仍容易受到活塞风的影响而使防护门小门与防护门大门脱离,使得防护门受到损坏,增大了防护门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小门不易与防护大门脱离的高强度防护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一侧铰接有朝向室内开启的门扇,其特征是:所述门扇贯穿有连通室内外的通槽,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开有与所述通槽相通的容纳槽,所述通槽上侧壁与通槽下侧壁分别设置有沿门扇长度方向延伸且伸至所述容纳槽内的导轨,两条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开闭通槽设置的滑动门,所述滑动门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朝向容纳槽弯曲的第一L形卡块,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背离容纳槽弯曲的第二L形卡块,所述第一L形卡块与第二L形卡块形成T型块,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形卡块插接配合的T形槽,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限制T形槽与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形卡块脱离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门扇开设通槽以及容纳槽,同时在通槽的上侧壁和下侧壁设置延伸至容纳槽内的导轨,并在两条导轨之间滑动连接开闭通槽的滑动门,从而使得滑动门可通过导轨滑至容纳槽内,同时,通过在第一L形卡块以及第二L形卡块与T形槽的插接配合,从而提高了门扇与滑动门的连接性,在通过T形槽的限制作用下,当滑动门存在往容纳槽方向移动趋势时,T形槽内侧壁为第一L形卡块以及第二L形卡块提供背离容纳槽方向的支撑力,当滑动门存在往洞室外方向脱离的趋势时,T形槽内侧壁为第一L形卡块以及第二L形卡块提供朝向室内的支撑力,有利于减少门扇与滑动门脱离的情况;同时可通过解除第一L形卡块以及第二L形卡块与T形槽的插接关系而实现滑动门与门扇的解锁,该方式操作简单,且操作时间短,便于滑动门的开启。同时,当滑动门受到活塞风影响时,两条滑轨为滑动门提供朝室内方向的支撑力,降低了滑动门与门扇脱离的概率;由于T形槽是竖直向下插接与第一L形卡块以及第二L形卡块之间形成的T型块,容易受T形槽自重力下脱离,通过限位件的设置,减少了T形槽脱落而使滑动门意外开启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与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且位于T形槽下方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靠近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块设置,所述第一挡块朝向室内转动,所述滑动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块卡接配合的卡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挡块为有下滑趋势的T形槽提供支撑力,使得T形槽不易与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块脱离,通过第一挡块可朝室内转动的设计,进而可通过转动第一挡块解除对T形槽的限制,操作简单易实施,同时通过卡接件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一挡块发生意外转动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门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当所述第一挡块转动至与滑动门朝向室内的一侧抵接时,所述安装块位于第一挡块上方,所述卡接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块上端面的外筒以及依次垂直贯穿外筒、安装块和第一挡块的竖杆,所述竖杆上端面设置有横截面积大于竖杆横截面积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竖杆依次贯穿外筒、安装块和第一挡块设置,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挡块的限位,当需要解除竖杆对第一挡块的限制时,直接往上拔出竖杆即可,操作简单快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筒朝向安装块的一侧沿外筒长度方向开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竖杆外周面设置有位于容纳孔内的环形凸条,所述弹簧位于环形凸条与容纳孔底壁之间,当所述环形凸条与安装块上端面抵接时,所述竖杆穿过第一挡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凸条的设置,减少了竖杆外筒上方脱出的情况,同时通过在容纳孔内设置位于在环形凸条与容纳孔之间的弹簧,当竖杆有向上脱出的趋势时,弹簧为环形凸条提供向下的压力,从而提高了竖杆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位于T形槽上方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靠近第一L形卡块和第二L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挡块的设置,当T形槽受到向上的外力时,第二挡块对往上脱出的T形槽进行阻隔,从而而减少T形槽从上方滑出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扇朝向室内的一侧开有与通槽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容纳槽分别位于通槽两侧设置,当滑动门封闭通槽时,所述滑动门朝向室外的一侧与凹槽底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动门处于关闭通槽的状态时,远离容纳槽的一侧置于凹槽内,使得当滑动门受到活塞风影响而产生向室外脱出的趋势时,凹槽底壁为滑动门提供支撑力,从而有利于减少滑动门与门扇脱离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槽内侧设置有与滑动门朝向室外的一侧抵接的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门朝向室外的一侧与容纳槽底壁以及凹槽底壁难于完全贴合而存在一定的缝隙,进而通过密封条的设置,减小了滑动门内外侧的空气形成气流而产生的朝向室外方向的压力,有利于降低滑动门与门扇脱离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门朝向室内的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把手为室内人员提高施力点,便于滑动门的推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导轨与滑动门的滑动连接设置,在保证开闭供室内人员逃生的通槽的前提下,两条导轨为滑动门提供朝向室内的支撑力,减少了滑动门受到活塞风影响而与门扇脱离的情况,从而减少了防护门的维修成本;2.通过T形槽与滑动门上的第一L形卡块和门扇上的第二L形卡块插接配合,当滑动门存在往洞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1)一侧铰接有朝向室内开启的门扇(2),其特征是:所述门扇(2)贯穿有连通室内外的通槽(23),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开有与所述通槽(23)相通的容纳槽(22),所述通槽(23)上侧壁与通槽(23)下侧壁分别设置有沿门扇(2)长度方向延伸且伸至所述容纳槽(22)内的导轨(231),两条所述导轨(231)之间滑动连接有开闭通槽(23)设置的滑动门(3),所述滑动门(3)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朝向容纳槽(22)弯曲的第一L形卡块(33),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背离容纳槽(22)弯曲的第二L形卡块(25),所述第一L形卡块(33)与第二L形卡块(25)形成T型块,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形卡块(33)和第二L形卡块(25)插接配合的T形槽(6),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制T形槽(6)与第一L形卡块(33)和第二L形卡块(25)脱离的限位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包括门框(1),所述门框(1)一侧铰接有朝向室内开启的门扇(2),其特征是:所述门扇(2)贯穿有连通室内外的通槽(23),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开有与所述通槽(23)相通的容纳槽(22),所述通槽(23)上侧壁与通槽(23)下侧壁分别设置有沿门扇(2)长度方向延伸且伸至所述容纳槽(22)内的导轨(231),两条所述导轨(231)之间滑动连接有开闭通槽(23)设置的滑动门(3),所述滑动门(3)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朝向容纳槽(22)弯曲的第一L形卡块(33),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背离容纳槽(22)弯曲的第二L形卡块(25),所述第一L形卡块(33)与第二L形卡块(25)形成T型块,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L形卡块(33)和第二L形卡块(25)插接配合的T形槽(6),所述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制T形槽(6)与第一L形卡块(33)和第二L形卡块(25)脱离的限位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4)包括与门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转动连接且位于T形槽(6)下方的第一挡块(43),所述第一挡块(43)靠近第一L形卡块(33)和第二L块设置,所述第一挡块(43)朝向室内转动,所述滑动门(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块(43)卡接配合的卡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护门,其特征是:所述滑动门(3)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34),当所述第一挡块(43)转动至与滑动门(3)朝向室内的一侧抵接时,所述安装块(34)位于第一挡块(43)上方,所述卡接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青龙,吴麟,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均林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