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9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包括手柄机构,还包括用于解锁和检测的电子机构和用于连接外部静电消除器的除静电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电子机构复位的恢复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前端设置有所述电子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后端连接所述除静电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和所述电子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恢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手柄机构、电子机构、恢复机构结合,在使用电子机构时,能够先进行释放静电再进行指纹识别,有效的保护了指纹模块,利用多结构多状态的除静电机构,能够保证了无论是开门状态或是关门状态,静电都能及时通过除静电机构传输到静电释放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把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目前很多家庭都开始使用指纹是识别的智能门锁,但是在冬天时,因为人本身带有静电,如果静电过大,在接触门把手时,都会发生静电现象,轻者只是稍微疼痛,重者则会发生手指发麻的现象,并且有些指纹锁因为内部存在重要元器件,静电过大还会击穿指纹模块,造成只能门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包括手柄机构,还包括用于解锁和检测的电子机构和用于连接外部静电消除器的除静电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电子机构复位的恢复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前端设置有所述电子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后端连接所述除静电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和所述电子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恢复机构。优选的:所述恢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手柄机构的所述旋转把和所述电子机构的所述限位环之间。如此设置,当按下所述指纹板时,所述金属板先接触到手指,身上的静电通过所述金属板导向所述旋转把和所述第一弧形铜片,再同向外部的静电释放器,从而将静电释放,然后所述指纹电源接头和所述指纹电源插头接通,才进行下一步的指纹解锁,避免静电击穿指纹模块,造成损伤,松开所述金属板后,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限位环向前推,使所述指纹电源接头和所述指纹电源插头分离。优选的:所述恢复机构包括固定板、弧形弹片,所述电子机构后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弧形弹片。如此设置,当按下所述指纹板时,所述金属板先接触到手指,身上的静电通过所述金属板导向所述旋转把和所述第一弧形铜片,再同向外部的静电释放器,从而将静电释放,然后所述指纹电源接头和所述指纹电源插头接通,才进行下一步的指纹解锁,避免静电击穿指纹模块,造成损伤,松开所述金属板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弧形弹片带动所述限位环向前推,使所述指纹电源接头和所述指纹电源插头分离。优选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把、旋转把、锁体、锁舌,所述手柄把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把,所述旋转把连接所述锁体,所述锁体一端设置有所述锁舌。如此设置,所述手柄把起支撑作用,所述旋转把起旋转作用。优选的:所述电子机构包括金属板、指纹板、数据接头、指纹电源接头,所述金属板上连接所述指纹板,所述金属板内侧设置有所述数据接头,所述数据接头一端设置有指纹电源插头,所述指纹电源插头后侧设置有所述指纹电源接头,所述金属板外侧和所述手柄机构之间设置有限位环。如此设置,因为所述指纹电源接头和所述指纹电源插头在常态下分离,故而在手指直接接触所述指纹板时,不会发生静电击穿的现象,有效保护指纹模块。优选的: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第一弧形铜片、第一接触头、第二弧形铜片、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一弧形铜片、所述第二弧形铜片连接所述手柄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弧形铜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头,所述第二弧形铜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一接触头通过导电线连接外接铜片,所述外接铜片连接在所述手柄机构上,所述外接铜片一端连接静电释放器接头。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铜片和所述第一接触头可以分离结合,所述第二弧形铜片和所述第二接触头可以分离结合,保证了无论是开门状态或是关门状态,静电都能及时通过所述除静电机构传输到静电释放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铜片、所述第一接触头、所述第二弧形铜片、所述第二接触头、所述外接铜片、所述静电释放器接头材质均为铜。如此设置,利用铜材质,保证了耐磨性和导电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利用手柄机构、电子机构、恢复机构结合,在使用电子机构时,能够先进行释放静电再进行指纹识别,有效的保护了指纹模块;2、利用多结构多状态的除静电机构,能够保证了无论是开门状态或是关门状态,静电都能及时通过除静电机构传输到静电释放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静电释放器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导电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复位弹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的弧形弹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手柄机构;2、电子机构;3、除静电机构;4、恢复机构;11、手柄把;12、旋转把;13、锁体;14、锁舌;21、金属板;22、指纹板;23、数据接头;24、指纹电源接头;25、指纹电源插头;26、限位环;31、第一弧形铜片;32、第一接触头;33、第二弧形铜片;34、第二接触头;35、外接铜片;36、静电释放器接头;37、导电线;41、复位弹簧;42、固定板;43、弧形弹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包括手柄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解锁和检测的电子机构(2)和用于连接外部静电消除器的除静电机构(3)以及用于使所述电子机构(2)复位的恢复机构(4),所述手柄机构(1)前端设置有所述电子机构(2),所述手柄机构(1)后端连接所述除静电机构(3),所述手柄机构(1)和所述电子机构(2)之间设置有所述恢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包括手柄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解锁和检测的电子机构(2)和用于连接外部静电消除器的除静电机构(3)以及用于使所述电子机构(2)复位的恢复机构(4),所述手柄机构(1)前端设置有所述电子机构(2),所述手柄机构(1)后端连接所述除静电机构(3),所述手柄机构(1)和所述电子机构(2)之间设置有所述恢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4)包括复位弹簧(41),所述复位弹簧(41)连接在所述手柄机构(1)和所述电子机构(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4)包括固定板(42)、弧形弹片(43),所述电子机构(2)后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之间设置有所述弧形弹片(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1)包括手柄把(11)、旋转把(12)、锁体(13)、锁舌(14),所述手柄把(11)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把(12),所述旋转把(12)连接所述锁体(13),所述锁体(13)一端设置有所述锁舌(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的锌合金把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优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