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4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装置,且所述折叠装置的内部安装有配电装置、散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贯穿所述折叠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所述混凝土输送泵的进料端上方安装有承料装置;所述折叠装置上设置有箱体;箱体外壁的翻板门通过合页翻转,将封闭的箱体形变为开口结构,增大动力装置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速率,免去动力装置停机冷却的耗时;混凝土由外界进入承料装置内部,沿倾斜内凹的内壁进入格栅板上方,经格栅板上间隔安装的栅条对混凝土中混杂的大块杂质进行隔离,防止大块杂质混入混凝土输送泵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
技术介绍
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而组成的泵车。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单独使用散热装置对机架内的动力装置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在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性能出现下降,导致动力装置过热,降低混凝土输送效率;2、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在使用过程中,承料装置内吸入的混凝土混杂有大颗粒异物会堵塞混凝土输送泵的进料端,导致混凝土输送泵进出料受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具有快速散热和防止大块异物混入混凝土输送泵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装置,且所述折叠装置的内部安装有配电装置、散热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贯穿所述折叠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所述混凝土输送泵的进料端上方安装有承料装置;所述折叠装置上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外壁套设有翻板门,所述翻板门和所述箱体之间通过所述合页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板门和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所述承料装置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外周固定有角座,所述格栅板和所述进料槽之间通过所述角座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板上间隔安装有栅条。优选的,所述承料装置的内壁为沿所述进料槽方向倾斜的内凹结构。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输送泵出料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管。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前端安装有行走轮,且尾端安装安装有辅助轮。优选的,所述翻板门上开设有镂空的圆孔,圆孔位置与所述散热装置输出端的风扇对称。优选的,所述翻板门上安装有把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箱体外壁的翻板门通过合页翻转,将封闭的箱体形变为开口结构,增大动力装置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速率,免去动力装置停机冷却的耗时;2、混凝土由外界进入承料装置内部,沿倾斜内凹的内壁进入格栅板上方,经格栅板上间隔安装的栅条对混凝土中混杂的大块杂质进行隔离,防止大块杂质混入混凝土输送泵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折叠装置开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承料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辅助轮;12、行走轮;2、折叠装置;21、箱体;22、合页;23、翻板门;24、支撑杆;3、配电装置;4、散热装置;5、动力装置;6、混凝土输送泵;7、承料装置;71、进料槽;72、格栅板;73、角座;74、栅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装置2,且折叠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配电装置3、散热装置4和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输出端贯穿折叠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6,混凝土输送泵6的进料端上方安装有承料装置7;折叠装置2的上设置有箱体21,箱体21的顶部安装有合页22,合页22外壁套设有翻板门23,翻板门23和箱体21之间通过合页22转动连接,且需要说明的是:翻板门23和箱体21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为伸缩杆结构,可用于翻转的翻板门23支撑,将箱体21内部的各个装置暴露在外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行走轮12,且尾端安装安装有辅助轮11;行走轮12提供机架1移动所需的动力,辅助轮11随行走轮12前进方向转动进行辅助位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翻板门23上开设有镂空的圆孔,圆孔位置与散热装置4输出端的风扇对称,圆孔用于箱体21内部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箱体21开口圆孔在闭合时贴附散热装置4的风扇设置。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翻板门23上安装有把手,把手用于用户握持,从而拉动把手带动翻板门23在合页22上进行翻转。本技术中,在动力装置5长时间运行时,散热装置4无法满足动力装置5的散热需求,需要进行停机冷却,导致工期延续,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箱体21外壁的翻板门23通过合页22翻转,将封闭的箱体21形变为开口结构,增大动力装置5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速率,免去动力装置5停机冷却的耗时;且开口式折叠结构便于箱体21内安装的各装置维护。图3为本技术中的承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承料装置7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进料槽71,进料槽7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板72,格栅板72的外周固定有角座73,格栅板72和进料槽71之间通过角座73固定连接,(角座上贯穿螺栓孔,螺栓连接的方式可进行格栅板72与进料槽71之间的拆卸)格栅板72上间隔安装有栅条7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混凝土输送泵6出料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管,混凝土输送管直接连接至混凝土浇筑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承料装置7的内壁为沿进料槽71方向倾斜的内凹结构,混凝土由外界进入承料装置7内部,沿倾斜内凹的内壁进入格栅板72上方,经格栅板72上间隔安装的栅条74对混凝土中混杂的大块杂质进行隔离,防止大块杂质混入混凝土输送泵6内部。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装置(2),且所述折叠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配电装置(3)、散热装置(4)和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输出端贯穿所述折叠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6),所述混凝土输送泵(6)的进料端上方安装有承料装置(7);/n所述折叠装置(2)上设置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顶部安装有合页(22),所述合页(22)外壁套设有翻板门(23),所述翻板门(23)和所述箱体(21)之间通过所述合页(22)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板门(23)和所述箱体(21)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24);/n所述承料装置(7)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进料槽(71),所述进料槽(7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板(72),所述格栅板(72)的外周固定有角座(73),所述格栅板(72)和所述进料槽(71)之间通过所述角座(73)固定连接,所述格栅板(72)上间隔安装有栅条(7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装置(2),且所述折叠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配电装置(3)、散热装置(4)和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输出端贯穿所述折叠装置(2)的一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6),所述混凝土输送泵(6)的进料端上方安装有承料装置(7);
所述折叠装置(2)上设置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顶部安装有合页(22),所述合页(22)外壁套设有翻板门(23),所述翻板门(23)和所述箱体(21)之间通过所述合页(22)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板门(23)和所述箱体(21)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24);
所述承料装置(7)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进料槽(71),所述进料槽(7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板(72),所述格栅板(72)的外周固定有角座(73),所述格栅板(72)和所述进料槽(71)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孝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医笃筑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