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4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包括第一载货结构和第二载货结构;所述第一载货结构和所述第二载货结构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部通过第一联系梁、第二联系梁相连;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连有第一斜撑杆;所述主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连有第二斜撑杆;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上还设有起吊孔、止动机构和导板;所述第一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销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液罐集装箱的重量合理的传递到AGV上,为液罐集装箱的放置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罐集装箱转运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
技术介绍
液罐集装箱作为酒类、油类、液体食品及药品等的长距离运输装载工具,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和优越性。常用罐式集装箱由椭圆形或者圆柱形罐体和支承罐体的框架组成,而框架由普通钢材或者高强钢焊接制成,其上下各4各角均配有角件,液罐集装箱的大部分重量通过角件传递到集装箱运输设备上。传统的液罐集装箱通常适用于有角件支撑(能承受罐式集装箱角件受力)的AGV来运输,目前无法通过轻型无角件支撑的AGV来运输满载的液罐集装箱,从而限制了运输液罐集装箱的车辆种类,专用的运输设备价格高。且由其对运输车型有要求,需有角件支撑的AGV才可以,限制了液罐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其可放置于液罐集装箱与轻型无角件支承的AGV之间,能够将液罐集装箱的重量合理的传递到AGV上,为液罐集装箱的放置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包括第一载货结构和第二载货结构;所述第一载货结构和所述第二载货结构均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部均通过第一联系梁、第二联系梁相连;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一斜撑杆;所述主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二斜撑杆;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上均还设有起吊孔、止动机构和导板;所述第一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的长度相等,所述主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联系梁、所述第二联系梁的长度。较佳的,所述第一斜撑杆设有两根。较佳的,所述第二斜撑杆设有两根。较佳的,所述第一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及所述第二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均还连有支撑腿。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上,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上均设有法兰面,所述法兰面上通过四组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载货结构、所述第二载货结构相连。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放置于液罐集装箱与轻型无角件支承的AGV(自动引导运输车)之间,能够将液罐集装箱的重量能够更为合理的传递到AGV上,为液罐集装箱的放置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实施例的轴视图1;图2是图1中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实施例的轴视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实施例放置于AGV上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实施例运输20尺液罐集装箱以及放置于AGV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实施例运输40尺以及45尺液罐集装箱以及放置于AGV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包括第一载货结构100和第二载货结构200;第一载货结构100和第二载货结构200均包括两根主梁102,两根主梁102的前、后端部均通过第一联系梁103、111以及第二联系梁106、108相连固定,构成一个矩形体的主结构。第一联系梁103、111与第二联系梁106、108之间均连有第一斜撑杆105、107。主梁102的前端与第二联系梁106之间连有第二斜撑杆104。第一斜撑杆105、107与第二斜撑杆104均对称于矩形体主结构的长度轴线的两侧。两根主梁102的前、后端上均还设有起吊孔109、止动机构110和导板101。第一载货结构100上主梁102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111上连有第一连接架113,第一连接架113的一端上具有法兰面,法兰面上通过四组螺栓116与第一联系梁111相连接,第一连接架113的另一端上带有四个耳轴板。第二载货结构200上主梁102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103上连有第二连接架115,第二连接架115的一端上具有法兰面,法兰面上通过四组螺栓116与第一联系梁103相连接,第二连接架115的另一端上带有四个耳轴板。第一连接架113上的四个耳轴板和第二连接架115上的四个耳轴板之间通过销轴114连接,使第一载货结构100和第二载货结构200成为一体,形成本专利技术载货架,被AGV上的导板限制其水平移动。第一载货结构100上主梁102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103上,及第二载货结构200上主梁102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111上均还连有支撑腿117,使本专利技术载货架可放置在地面。主梁102作为第一载货结构100和/或第二载货结构200的主结构,承受液罐集装箱上的重量,并将重量传递到AGV上。第一联系梁103、111与第二联系梁106、108连接两根主梁102,并传递水平方向载荷。第一斜撑杆105、107与第二斜撑杆104连接主梁102和第一联系梁103、111与第二联系梁106、108,和/或连接第一联系梁103、111与第二联系梁106、108,能保持第一载货结构100和/或第二载货结构200的外形,并传递水平方向载荷。当岸桥或者轨道吊放置液罐集装箱时,通过导板101将液罐集装箱放置到本专利技术载货结构的正确位置,防止液罐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保证液罐集装箱的安全性。止动机构110用以限制液罐集装箱在AGV行走方向的移动。汽车吊或者正面吊可以通过起吊孔109将本专利技术载货结构整体吊起,有利于本专利技术载货结构的搬动。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通过正面吊或者汽车吊等将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放置并安装固定在AGV130上,通过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上的止动机构110限制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在AGV130上水平方向的位移。AGV130将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运输到指定位置,通过岸桥或者轨道吊等起重机将液罐集装箱(如图4中所示的20尺液罐集装箱120,或者如图5中所示的40尺以及45尺液罐集装箱140)放置在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上,通过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上的导板101将液罐集装箱放置到本专利技术载货架112上的正确位置,同时可防止液罐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在AGV130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了液罐集装箱的安全性。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货结构和第二载货结构;/n所述第一载货结构和所述第二载货结构均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部均通过第一联系梁、第二联系梁相连;/n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一斜撑杆;/n所述主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二斜撑杆;/n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上均还设有起吊孔、止动机构和导板;/n所述第一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一连接架;/n所述第二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二连接架;/n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货结构和第二载货结构;
所述第一载货结构和所述第二载货结构均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部均通过第一联系梁、第二联系梁相连;
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一斜撑杆;
所述主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联系梁之间均连有第二斜撑杆;
两根所述主梁的前、后端上均还设有起吊孔、止动机构和导板;
所述第一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后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一连接架;
所述第二载货结构上所述主梁前端部的第一联系梁上连有第二连接架;
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液罐集装箱的载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系梁与所述第二联系梁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辉马力壮刘政刚李树沛郭水根雷晋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