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3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承力板、面板、第一三角板和支撑底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孔,所述预留槽孔内部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且第一防水层的顶部安装有承力板,所述承力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受力支柱,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支撑底板,并在支撑底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抗压效果较好,且梯形支撑块连接在一起,梯形支撑块与预留槽孔之间构成三角形槽,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支撑底板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有的建筑模板一般会设置预留槽孔,一方面可减轻建筑模板的重量,另一方面可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较低,承压能力较差,受到压力及冲击时容易断裂,造成建筑模板损坏,影响工程安全,建筑模板的板面抗冲击能力也较差,小冲击力都可能使板面变形,因此,新型高强度建筑模板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承力板、面板、第一三角板和支撑底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孔,所述预留槽孔内部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且第一防水层的顶部安装有承力板,所述承力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受力支柱,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面板,且面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所述面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耐腐蚀层。优选的,所述梯形支撑块相互连接,且梯形支撑块与预留槽孔之间构成三角形槽。优选的,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且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优选的,所述受力支柱两端的底部皆安装有第一三角板,且第一三角板皆与承力板连接,所述受力支柱两端的底部皆安装有第二三角板,且第二三角板皆与承力板连接。优选的,所述承力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优选的,所述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的大小、形状皆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建筑模板安装有支撑底板,并在支撑底板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抗压效果较好,且梯形支撑块连接在一起,梯形支撑块与预留槽孔之间构成三角形槽,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支撑底板的稳定性,装置安装有承力板,并在承力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三角板、受力支柱和第二三角板,受力支柱可提高承力板内部的强度,通过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可对受力支柱加固,装置的整体强度较高,承压能力强,抗冲击能力也较强,同时,面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通过弧形分力槽孔的弧面形状,可有效分散冲击力,减小面板局部受到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面板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装置的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面板侧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建筑模板本体;2、预留槽孔;3、第一防水层;4、承力板;5、第二防水层;6、连接板;7、面板;8、第一耐腐蚀层;9、弧形分力槽孔;10、第一三角板;11、受力支柱;12、第二三角板;13、支撑底板;14、三角形槽;15、梯形支撑块;16、第二耐腐蚀层;17、第三耐腐蚀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1、承力板4、面板7、第一三角板10和支撑底板13,建筑模板本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3,且支撑底板1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孔2,预留槽孔2内部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15,支撑底板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3,且第一防水层3的顶部安装有承力板4,承力板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受力支柱11,建筑模板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面板7,且面板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9,面板7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6,建筑模板本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耐腐蚀层17。在本实施中:进一步的,梯形支撑块15相互连接,且梯形支撑块15与预留槽孔2之间构成三角形槽14,通过三角形槽14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支撑底板13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建筑模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8,且建筑模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16,可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效果。进一步的,受力支柱11两端的底部皆安装有第一三角板10,且第一三角板10皆与承力板4连接,受力支柱11两端的底部皆安装有第二三角板12,且第二三角板12皆与承力板4连接,受力支柱11可提高承力板4内部的强度,通过第一三角板10和第二三角板12可对受力支柱11加固,装置的整体强度较高,承压能力强,抗冲击能力也较强。进一步的,承力板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5,可防止液体渗漏进承力板4的内部,造成承力板4内部腐蚀。进一步的,第一三角板10与第二三角板12的大小、形状皆相同,使得第一三角板10与第二三角板12能够通过同一模具生产。工作原理:面板7表面受到冲击时,面板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9,通过弧形分力槽孔9的弧面形状,可有效分散冲击力,减小面板7局部受到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面板7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装置的整体强度,同时,面板7表面受到的压力能够分散均匀,避免面板7局部受到的压力较大造成面板7断裂,压力通过连接板6传递至承力板4,受力支柱11可提高承力板4内部的强度,通过第一三角板10和第二三角板12可对受力支柱11加固,装置的整体强度较高,承压能力强,抗冲击能力也较强,梯形支撑块15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抗压效果较好,压力通过承力板4传递至支撑底板13,梯形支撑块15将压力均匀分散至地面,梯形支撑块15连接在一起,梯形支撑块15与预留槽孔2之间构成三角形槽14,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支撑底板13的稳定性。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1)、承力板(4)、面板(7)、第一三角板(10)和支撑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3),且支撑底板(1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孔(2),所述预留槽孔(2)内部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15),所述支撑底板(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3),且第一防水层(3)的顶部安装有承力板(4),所述承力板(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受力支柱(11),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面板(7),且面板(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9),所述面板(7)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耐腐蚀层(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1)、承力板(4)、面板(7)、第一三角板(10)和支撑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13),且支撑底板(1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孔(2),所述预留槽孔(2)内部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梯形支撑块(15),所述支撑底板(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3),且第一防水层(3)的顶部安装有承力板(4),所述承力板(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受力支柱(11),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面板(7),且面板(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弧形分力槽孔(9),所述面板(7)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三耐腐蚀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撑块(15)相互连接,且梯形支撑块(15)与预留槽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榕桦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