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7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垫块本体、支撑柱(2)和底座(3),所述垫块本体由支撑柱(2)支撑在底座(3)上,所述垫块本体为五角形主体(1),五角形主体(1)为带有五个半圆弧凸块(11)的五角形结构件,每个顶点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通过使用五角形主体(1)的五角圆弧形接触面,与模板接触面为线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满足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五条边均能接触到模板面起到能配合加固钢筋不偏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中主要以使用混凝土垫块和塑料垫块为主,这些垫块只能针对单一尺寸的钢筋保护层进行采用,使用面窄;同时由于钢筋尺寸不同只能单向固定,有些垫块无法固定,只能使用垫块绑扎在钢筋上,容易出现脱落和位移,固定不便利无法达到对钢筋保护层进行固定;当前市场上保护层垫块都为固定尺寸,不同的工程需用不同的垫块,对于异性、弧形的墙体更是无法固定,也出现保护层厚度不匹配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对墙体内衬主要是使用水泥内撑条,使用不便,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内撑条与现浇混凝土模板面接触面较大,浇筑成型后表面留下痕迹印象外观成型。水泥内撑的长度都为固定尺寸,同时无法满足异形弧形墙体结构和宽度不一的墙体。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1302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由两块垫块元件可拆卸式拼装组成,垫块元件为一钢板,垫块元件的外轮廓由上下左右四边构成,其中左、右边为竖直边,上、下边均具有一圆弧形的凹陷结构,两圆弧形凹陷结构上下对称,且上边的圆弧形凹陷结构中心具有一竖直的矩形缺口,矩形缺口宽度与垫块元件厚度一致,矩形缺口深度为上下凹陷结构中心距离的一半;垫块由两块垫块元件以矩形缺口相对的方式相互插接组成。该垫块简单,使用易操作,易于加工,节约成本。但该垫块仅适用于单一尺寸的钢筋,应用范围较窄。又例如公布号为CN11011800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包括上十字形通槽、中垫块、下十字形通槽,所述上十字形通槽位于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上层,由四周四个尺寸相同的上顶柱相隔而成,所述下十字形通槽位于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底层,由四周四个尺寸相同的下底足相隔而成,所述中垫块位于上底板与下顶板之间,中垫块的厚度依据需要调整,中垫块的截面尺寸为70mm*70mm;其中: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上层、中层、底层为混凝土一体结构,由混凝土并加入适量铁屑拌合浇筑而成。该专利技术的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具有保护层垫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高效、准确地控制板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发生损坏及破碎现象的优点。但该垫块仅适用于单一尺寸的钢筋,应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通过使用五角圆弧形接触面,与模板接触面为线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满足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五条边均能接触到模板面起到能配合加固钢筋不偏移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垫块本体、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垫块本体由支撑柱支撑在底座上,所述垫块本体为五角形主体,五角形主体为带有五个半圆弧凸块的五角形结构件,每个顶点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通过使用五角形主体的五角圆弧形接触面,与模板接触面为线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满足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五条边均能接触到模板面起到能配合加固钢筋不偏移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创新地将墙体内撑和保护层垫块功能性合二为一,通过设置螺栓孔配合相应直径的螺栓将长度变为可调解式结构满足不同墙体厚度的需求。优选的是,所述半圆弧凸块的顶部设有圆柱体。半圆弧凸块与圆柱体之间形成的弧形凹槽能满足各尺寸的钢筋结构,适用于屋面钢筋网和普通带肋钢筋凹槽卡。通过凹槽卡住钢筋进行固定,使用弧形凹槽进行固定,360°满足对钢筋保护层的固定需求。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圆柱体的顶部为半圆球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半圆弧凸块的内侧设有板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板件的顶部为半圆弧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板件的半圆弧结构的半径与圆柱体的半圆球的半径相等,从而保证了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满足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的直径为14毫米、深度为25-35毫米。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垫块结构的整体高度为50毫米。本技术的垫块结构的可调节长度为30mm,总高度为50mm,能满足顶棚及屋面混凝土厚度为50mm的现浇混凝土控制高度的器具。在异形结构中,通过螺栓与此构件配合,螺栓长度可进行相应,配合此构件对异形结构的精度会提升至毫米。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顶面为五角半圆筒及半球结构,顶部设置为半圆筒结构为解决与模板接触面形成点线形接触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浸入覆盖线形,将结构隐藏在墙体内;2、五角结构满足了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五条边均能接触到模板面起到能配合加固钢筋不偏移的作用;3、半圆弧凸块与圆柱体之间形成的弧形凹槽能满足各尺寸的钢筋结构,适用于屋面钢筋网和普通带肋钢筋凹槽卡。通过凹槽卡住钢筋进行固定,使用弧形凹槽进行固定,360°满足对钢筋保护层的固定需求;4、底座上设置螺栓孔,可配备不同长度的螺栓进行固定调节长度,满足不同厚度需求;5、五角形结构不会出现位移脱落的情况。使用在不同保护层厚度,应用面广可不需进行不同厚度不同垫块尺寸采购。使用寿命长,可适用于板、墙体、梁、柱体、异形结构;6、垫块结构的内撑功能可配合钢筋进行双向内撑固定,也可以使用于单面墙体,采用螺栓点焊配合此结构,使用功能广,适用领域广。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垫块本体、支撑柱2和底座3,所述垫块本体由支撑柱2支撑在底座3上,所述垫块本体为五角形主体1,五角形主体1为带有五个半圆弧凸块11的五角形结构件,每个顶点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通过使用五角形主体1的五角圆弧形接触面,与模板接触面为线形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满足不同结构均有固定的接触面,五条边均能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垫块本体、支撑柱(2)和底座(3),所述垫块本体由支撑柱(2)支撑在底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本体为五角形主体(1),五角形主体(1)为带有五个半圆弧凸块(11)的五角形结构件,每个顶点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包括垫块本体、支撑柱(2)和底座(3),所述垫块本体由支撑柱(2)支撑在底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本体为五角形主体(1),五角形主体(1)为带有五个半圆弧凸块(11)的五角形结构件,每个顶点之间由圆弧过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半圆弧凸块(11)的顶部设有圆柱体(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体(12)的顶部为半圆球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多功能墙体内撑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半圆弧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然全廷发蒲怡李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