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6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保温屋顶,涉及房屋屋顶领域,包括屋顶、换热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屋顶设置为包括一空腔的中空屋顶,换热管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空腔、出液管、换热管和进液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空腔的出口与出液管的进口连通,出液管的出口与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换热管的出口与进液管的进口连通,进液管的出口与空腔的进口连通,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顶能够使得屋内冬暖夏凉,可以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本技术涉及房屋屋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保温屋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能”已经成为了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性课题。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也将发展方向转为“节能”、“生态”、“绿色”、“可持续”等,建筑物的屋顶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受室外热作用影响最大的部位,因此屋顶的保温设计也就成为了整个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现有的屋顶的保温设计大多在屋顶中加设保温层,然而保温层需要使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制作,用这些材料制作屋顶的保温层导致屋顶的成本高,而且保温效果仍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保温屋顶,解决现有保温屋顶成本高、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换热管、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屋顶设置为包括一空腔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所述空腔、出液管、换热管和进液管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出口与所述空腔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进一步,所述屋顶为平屋顶。进一步,所述屋顶为坡屋顶。进一步,所述换热管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下。进一步,所述液体工质为水。进一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进一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上。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为电动泵。进一步,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屋顶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屋顶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将屋顶的空腔通过管路与换热管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使得循环管路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节能保温屋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节能保温屋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屋顶;2-换热管;3-进液管;4-出液管;5-空腔;6-地面;7-循环泵;8-电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简要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为平屋顶,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6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上述节能环保屋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屋顶1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面6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2,将屋顶1的空腔5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4与换热管2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7,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5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2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2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5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1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1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换热管2埋设在地面6下的深度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地下合适深度处的温度相对恒定,夏天时温度低于大气环境,冬天时温度高于大气环境,优选的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6下。液体工质优选的选取热容大、易获取的水。循环泵7在循环回路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循环泵7可以设置在进液管3上也可以设置在出液管4上。循环泵7优选的选取电动泵,便于循环泵7获取动力工作。还包括电控单元8,所述电控单元8与所述循环泵7电连接,通过电控单元8控制循环泵7启停工作,可以控制循环泵7间歇的工作,更有利于屋顶的节能。所述屋顶1的外部还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使得屋顶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房屋提供能源,屋顶的节能效果进一步提升。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为坡屋顶,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6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上述节能环保屋顶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屋顶1设置为中空形式,并在地面6下一深度处埋设换热管2,将屋顶1的空腔5通过进液管3、出液管4与换热管2连通构成循环管路,并在循环管路内填充换热工质,以及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7,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换热工质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能够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夏天时,空腔5内的换热工质吸收外热并流动到换热管2中将热量散到温度低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减少了外热从屋顶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凉爽;冬天时,换热管2内的换热工质从温度高于大气环境的地下吸收热量,并流动到空腔5内吸收从屋外通过屋顶1向屋内传递的冷量,阻碍了外面的冷量从屋顶1传递到屋内,保证屋内温暖;从而使得屋内冬暖夏凉,能够减少空调等的使用,节能环保,保温效果好,而且不用使用额外的保温层,降低了屋顶的成本。换热管2埋设在地面6下的深度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地下合适深度处的温度相对恒定,夏天时温度低于大气环境,冬天时温度高于大气环境,优选的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20-30m深的地面6下。液体工质优选的选取热容大、易获取的水。循环泵7在循环回路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循环泵7可以设置在进液管3上也可以设置在出液管4上。循环泵7优选的选取电动泵,便于循环泵7获取动力工作。还包括电控单元8,所述电控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换热管(2)、进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屋顶(1)设置为包括一空腔(5)的中空屋顶,所述换热管(2)埋设在一深度处的地面下,所述空腔(5)、出液管(4)、换热管(2)和进液管(3)连通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空腔(5)的出口与所述出液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4)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2)的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2)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3)的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3)的出口与所述空腔(5)的进口连通,所述循环回路中填充有液体工质,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为平屋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保温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为坡屋顶。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沈明佳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