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05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渠道排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包括山体土壤,所述山体土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流主渠,所述水流主渠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水流支渠,所述水流支渠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粗沙,所述粗沙的顶部放置有碎石,所述水流支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水流支渠的内腔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该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本实用通过水流支渠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粗沙,粗沙的顶部放置有碎石,水流支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实现了经过层层筛选后保留下山体土壤的流失物,防止了流失物汇集成堆而形成的泥石流等灾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渠道排水
,具体为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边上通常存在山体边坡,尤其是边坡较高时,往往存在边坡稳定性和遭受冲刷的问题,在雨季就很容易产生由于天然斜坡的滑动或塌方而带动公路的损坏,边坡的冲刷给公路养护部门也带来了很大的工程量,有时甚至影响到公路的通行,在边坡冲刷的问题中首先因从山上流动的雨水汇聚的径流开始着手,径流会带动泥土表面松动的土壤流动,慢慢汇集后径流汇集越大容易引起泥石流等灾害,现有的山体排水结构对于山体土壤的流失保护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具备松动土壤流失保护度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问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包括山体土壤,所述山体土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流主渠,所述水流主渠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水流支渠,所述水流支渠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粗沙,所述粗沙的顶部放置有碎石,所述水流支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精选的,所述水流支渠的内腔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圆孔内放置有粗沙。精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环罩,所述环罩的正背面各固定连接有圆网,两个所述圆网之间放置有位于环罩内腔的海绵。精选的,所述环罩正面的圆网与水流支渠内部开设的圆孔固定连接,且环罩的侧壁固定连接与水流支渠内部开设的圆孔内,所述环罩背面的圆网与粗沙相互接触。精选的,所述圆网上的孔比粗沙的颗粒小。精选的,所述海绵与圆网的内腔相互适配。精选的,所述水流主渠的两侧开设有支渠槽孔,且支渠槽孔与水流支渠的一端相互适配。精选的,所述水流主渠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水流支渠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通过水流支渠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顶部的粗沙,粗沙的顶部放置有碎石,水流支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实现了经过层层筛选后保留下山体土壤的流失物,防止了流失物汇集成堆而形成的泥石流等灾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具体用法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部分剖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过滤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过滤机构左视图。图中:1、山体土壤;2、水流主渠;3、水流支渠;4、粗沙;5、碎石;6、过滤机构;61、环罩;62、圆网;63、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包括山体土壤1,山体土壤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流主渠2,水流主渠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水流支渠3,水流支渠3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粗沙4,粗沙4可过滤经过碎石5筛选后较中等的土壤流失物,粗沙4的顶部放置有碎石5,碎石5可过滤较大的土壤流失物,水流支渠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6。其中,水流支渠3的内腔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6,圆孔内放置有粗沙4。其中,过滤机构6,包括环罩61,环罩61的正背面各固定连接有圆网62,两个圆网62之间放置有位于环罩61内腔的海绵63,海绵63可过滤经过粗沙4筛选后较细的土壤流失物,另外,海绵难以腐烂,并且渗水性较好。其中,环罩61正面的圆网62与水流支渠3内部开设的圆孔固定连接,且环罩61的侧壁固定连接与水流支渠3内部开设的圆孔内,环罩61背面的圆网62与粗沙4相互接触。其中,圆网62上的孔比粗沙4的颗粒小,防止粗沙4进入环罩61内腔和海绵63混在一起,方便于雨水冲刷山体土壤1后的土壤流失物层层筛选。其中,海绵63与圆网62的内腔相互适配,可防止山体土壤1中微小颗粒的流失。其中,水流主渠2的两侧开设有支渠槽孔,且支渠槽孔与水流支渠3的一端相互适配,方便水流的流动。其中,水流主渠2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水流支渠3之间的距离不相等,相邻两个水流支渠3之间的距离随山体土壤1的土质松紧变化而变化,土质松则相邻两个水流支渠3之间的距离小,土质紧则相邻两个水流支渠3之间的距离大。工作原理:在下大雨时,雨水汇聚成小的径流流动到碎石5上,经过碎石5的筛选可留下较大的土壤流失物,而后径流向下渗透进过粗沙4的筛选可留下较中等大小的土壤流失物,然后径流尽量继续渗透通过过滤机构6,在过滤机构6内进过海绵63的细筛可留下较小的土壤流失物,通过过滤机构6过滤出来的径流汇集到水流支渠3上,而后通过水流支渠3汇集到水流主渠2上,经过层层筛选后的雨水径流就从山上流动到山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且在本技术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包括山体土壤(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土壤(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流主渠(2),所述水流主渠(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水流支渠(3),所述水流支渠(3)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粗沙(4),所述粗沙(4)的顶部放置有碎石(5),所述水流支渠(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包括山体土壤(1),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土壤(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流主渠(2),所述水流主渠(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水流支渠(3),所述水流支渠(3)的背面放置有位于山体土壤(1)顶部的粗沙(4),所述粗沙(4)的顶部放置有碎石(5),所述水流支渠(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支渠(3)的内腔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6),所述圆孔内放置有粗沙(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边坡冲刷的山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环罩(61),所述环罩(61)的正背面各固定连接有圆网(62),两个所述圆网(62)之间放置有位于环罩(61)内腔的海绵(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亚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