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75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具体涉及地下连续墙接缝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工钢主体,所述工钢主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底层,所述防护底层顶部固定设置有膨胀条部,所述防护底层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内侧顶部与防护底层顶部一侧相贴合以及内侧底部与工钢主体底部一侧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防护底层、膨胀条部以及多个U型卡扣等结构,能够填充工钢主体接缝,防止混凝土绕流,进而提高地连墙接头质量,同时,充分发挥遇水膨胀条部的遇水膨胀作用,可以将钢筋笼和槽壁之间的空隙进行膨胀填充,防止出现绕流和渗水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接缝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地铁基坑施工基本采用地连墙+内支撑支护体系,目前地连墙接头工艺采用较多的是工字钢接头+铁皮+砂袋的形式防止接头渗水和混凝土绕流。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分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避免不了地连墙工钢接头出现混凝土绕流现象,而接头冲刷工艺和质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故如何根治或者改善基坑开挖后的地连墙接头流水、流沙现象依然是目前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通过设有防护底层、膨胀条部以及多个U型卡扣等结构,能够填充工钢主体接缝,防止混凝土绕流,进而提高地连墙接头质量,同时,充分发挥遇水膨胀条部的遇水膨胀作用,可以将钢筋笼和槽壁之间的空隙进行膨胀填充,防止出现绕流和渗水的情况出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包括工钢主体,所述工钢主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底层,所述防护底层顶部固定设置有膨胀条部,所述防护底层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内侧顶部与防护底层顶部一侧相贴合以及内侧底部与工钢主体底部一侧相贴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底层采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条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膨胀条部均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卡扣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U型卡扣均采用Φ8钢筋材料制成,多个所述两个U型卡扣之间的距离均设置为2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底层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U型卡扣相匹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钢主体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防漏条,所述防漏条中间位置设置有防漏条弯曲部,所述防漏条内腔配合设置有金属扣,所述金属扣与工钢主体两侧相匹配,所述金属扣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扣弯曲部,所述金属扣弯曲部与防漏条弯曲部相匹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漏条和防漏条弯曲部均采用防水胶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扣和金属扣弯曲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钢主体接缝外侧设置有砂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防护底层、膨胀条部以及多个U型卡扣等结构,能够填充工钢主体接缝,防止混凝土绕流,进而提高地连墙接头质量,同时,充分发挥遇水膨胀条部的遇水膨胀作用,可以将钢筋笼和槽壁之间的空隙进行膨胀填充,防止出现绕流和渗水的情况出现;2、通过增大防护底层的厚度,并在防护底层顶部两侧预设有用于卡扣安装的凹槽,可以避免卡扣与防护底层之间会产生额外的间隙,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3、通过设有防漏条,并在防漏条内腔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金属扣,使用时,只需截取相应的长度包裹在工钢主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即可,安装方便,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工钢主体、2防护底层、3膨胀条部、4U型卡扣、5凹槽、6防漏条、7防漏条弯曲部、8金属扣、9金属扣弯曲部、10砂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的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包括工钢主体1,所述工钢主体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底层2,所述防护底层2顶部固定设置有膨胀条部3,所述防护底层2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卡扣4,所述U型卡扣4内侧顶部与防护底层2顶部一侧相贴合以及内侧底部与工钢主体1底部一侧相贴合;所述防护底层2采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膨胀条部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膨胀条部3均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制成;所述U型卡扣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U型卡扣4均采用Φ8钢筋材料制成,多个所述两个U型卡扣4之间的距离均设置为2米;所述防护底层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与U型卡扣4相匹配;所述工钢主体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防漏条6,所述防漏条6中间位置设置有防漏条弯曲部7,所述防漏条6内腔配合设置有金属扣8,所述金属扣8与工钢主体1两侧相匹配,所述金属扣8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扣弯曲部9,所述金属扣弯曲部与防漏条弯曲部7相匹配;所述防漏条6和防漏条弯曲部7均采用防水胶材料制成,所述金属扣8和金属扣弯曲部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工钢主体1接缝外侧设置有砂袋10。具体实施方式为:实施例1: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底层2固定在工钢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然后,将膨胀条部3固定在防护底层2顶部,接着,按照每2米的间隔距离将U型卡扣4固定在工钢主体1两侧,并将防护底层2固定,即可使用,最后,在工钢主体1接缝外侧填放砂袋10即可,通过设有防护底层2、膨胀条部3以及多个U型卡扣4等结构,能够填充工钢主体1接缝,防止混凝土绕流,进而提高地连墙接头质量,同时,充分发挥遇水膨胀条部3的遇水膨胀作用,可以将钢筋笼和槽壁之间的空隙进行膨胀填充,防止出现绕流和渗水的情况出现。实施例2:通过增大防护底层2的厚度,并在防护底层2顶部两侧预设有用于卡扣安装的凹槽5,可以避免卡扣与防护底层2之间会产生额外的间隙,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实施例3:通过设有防漏条6,并在防漏条6内腔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金属扣8,使用时,只需截取相应的长度包裹在工钢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即可,安装方便,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分包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避免不了地连墙工钢接头出现混凝土绕流现象的问题。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实施例1: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底层2固定在工钢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然后,将膨胀条部3固定在防护底层2顶部,接着,按照每2米的间隔距离将U型卡扣4固定在工钢主体1两侧,并将防护底层2固定,即可使用,最后,在工钢主体1接缝外侧填放砂袋10即可,通过设有防护底层2、膨胀条部3以及多个U型卡扣4等结构,能够填充工钢主体1接缝,防止混凝土绕流,进而提高地连墙接头质量,同时,充分发挥遇水膨胀条部3的遇水膨胀作用,可以将钢筋笼和槽壁之间的空隙进行膨胀填充,防止出现绕流和渗水的情况出现。实施例2:通过增大防护底层2的厚度,并在防护底层2顶部两侧预设有用于卡扣安装的凹槽5,可以避免卡扣与防护底层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包括工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钢主体(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底层(2),所述防护底层(2)顶部固定设置有膨胀条部(3),所述防护底层(2)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卡扣(4),所述U型卡扣(4)内侧顶部与防护底层(2)顶部一侧相贴合以及内侧底部与工钢主体(1)底部一侧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包括工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钢主体(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底层(2),所述防护底层(2)顶部固定设置有膨胀条部(3),所述防护底层(2)两侧均固定设置有U型卡扣(4),所述U型卡扣(4)内侧顶部与防护底层(2)顶部一侧相贴合以及内侧底部与工钢主体(1)底部一侧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底层(2)采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条部(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膨胀条部(3)均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和绕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扣(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U型卡扣(4)均采用Φ8钢筋材料制成,多个所述两个U型卡扣(4)之间的距离均设置为2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沛叶日晖孟耀文刘祥东陈晨洪志杰庞华耀陆文康蒋存京温金锋邝家成谢宇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