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75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包括船体,在船体两侧各固定有一框型支撑架,在每个支撑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芽孢暂存网箱;在每个支撑架上固定一组多个抽吸泵,每个支撑架上的多个抽吸泵的出口管道伸进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内,每个抽吸泵的进口管道连接且连通有一抽吸泵进管,每个抽吸泵进管另一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抽吸波纹管,每根抽吸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分配管,每根分配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一至多根抽吸分管,每个抽吸分管的底部为喇叭状抽吸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芽孢暂存网箱、多根抽吸分管等设计,实现水下相对较大面积的芽孢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用以降低水底沉水植物的密度,属于大水面生态环境修复与水质处理

技术介绍
大水面主要指代的是如湖泊、水库、江河、湿地等相对较大水面积的水域。在过去的三十年,随工业、种植业的高速发展和自身不科学的水产养殖方式(如网箱养殖、投肥养殖、围栏养殖等)盛行,污染物大量输入和内生,大水面水体普遍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始丧失。当前,对大水面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和维护是当前一个重要工作。在治理水污染和修复水生生态环境的三大方法:物理治理法、化学治理法、生物治理法中,生物法因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利于生态环境构建与恢复而被大力推广,其具体是依靠水生动物食物链的构建、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或是有益微生物的添加来改善水质。在实际应用中,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一般是用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和启动改良生态环境的的首选和必备材料。轮叶黑藻,多年生沉水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为常用植物。其种植在水体淤泥中,每年成熟季节,长出的芽孢会掉落至淤泥处并沉在淤泥里。轮叶黑藻的芽孢为卵圆形,边缘锯齿小而不明显,其粒径大小为稻谷粒的1.5倍左右。若是能将其部分收集,既可用作制种,同时也避免因芽孢来年发芽,对水草密度有影响,不利于管控。故急需一种能够收集水下芽孢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包括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两侧各固定有一框型支撑架,在每个支撑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芽孢暂存网箱;在每个支撑架上固定一组多个抽吸泵,每个支撑架上的多个抽吸泵的出口管道伸进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内,每个抽吸泵的进口管道连接且连通有一抽吸泵进管,每个抽吸泵进管另一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抽吸波纹管,每根抽吸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分配管,每根分配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一至多根抽吸分管,每个抽吸分管的底部为喇叭状抽吸进口,每个芽孢暂存网箱所对应的多根抽吸分管底部固定在同一块集中板上,且喇叭状抽吸进口穿出集中板底部;在每个集中板的两侧各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集中板两侧中心的螺母、穿过螺母且与螺母螺纹配合的丝杠、带动丝杠旋转的电机,电机固定在对应的框型支撑架上。优选地,在每个芽孢暂存网箱一侧各固定有一个冲洗管,冲洗管另一端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管一端放入水面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为船载式结构,方便在大水面上进行芽孢打捞操作;2、通过芽孢暂存网箱、多根抽吸分管等设计,实现水下相对较大面积的芽孢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3、通过抽吸式的打捞芽孢,对原有轮叶黑藻植株的损失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抽吸分管、抽吸波纹管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大水面沉水植物幼苗水下栽种装置,包括船体1,在船体1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水平状的框型支撑架2,在每个支撑架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芽孢暂存网箱3,芽孢暂存网箱3的网孔大小以保证轮叶黑藻成熟芽孢不从芽孢暂存网箱内掉出为准;芽孢暂存网箱3顶部开口;在每个框型支撑架2上通过螺栓固定一组多个抽吸泵4,一组多个抽吸泵4相互之间相互不连接,抽吸泵4的出口管道5一端与抽吸泵4出口之间螺纹连接或是焊接且两者相连通,出口管道5另一端从对应芽孢暂存网箱3的顶部伸进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3内,每个抽吸泵4的进口螺纹连接或焊接有一抽吸泵进管6且两者相连通,抽吸泵进管6水平设置,每个抽吸泵进管6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抽吸波纹管7,每根抽吸波纹管7的底部螺纹连接或是焊接有一分配管,每根分配管底部螺纹连接或是焊接有有一至多根抽吸分管8且两者相连通,每个抽吸分管8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喇叭状抽吸进口8.1,每个芽孢暂存网箱3所对应的多根抽吸分管8底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块集中板9上,且喇叭状出苗口8.1穿出所对应的集中板9底部,在组装时,必须保证集中板9安装后处于水平状态;在每个集中板9的两侧各连接有一升降驱动机构;每个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那块集中板9前后两侧的螺母11、穿过螺母11且与螺母11螺纹配合的丝杠12、与丝杠通过键连接且带动丝杠12旋转的电机13,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在对应的框型支撑架2上。在每个芽孢暂存网箱3一侧通过管卡固定有一个冲洗管14且冲洗管14的一端管口从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3顶部穿过后位于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内,冲洗管14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抽水泵15的出口,抽水泵15的进水口螺纹连接有一进水管且该进水管另一管口放入水面以下。因成熟的轮叶黑藻芽孢会掉落到淤泥中,故本技术在收集轮叶黑藻芽孢时是连同部分淤泥一起收集的。且本申请中所有的丝杠、螺母均采用同一型号。事先准备好设备,并检查集中板9的水平度,保证集中板9处于水平状态,且在使用前,抽吸波纹管7处于最大压缩状态。使用时,将本技术驶入大水面,当到达对应的芽孢收集位置时,暂停船体前行,然后启动四个电机13且保证对应一个芽孢暂存网箱3的两个电机同步转动,通过电机13带动对应的丝杠12旋转,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丝杠12带动集中板9下降,在集中板9的下降下,带动抽吸分管8下降至喇叭状出苗口8.1伸进淤泥中。然后电机13停止工作,启动对应的抽吸泵4,通过抽吸泵4的负压作用,抽吸分管8将淤泥与芽孢一起抽吸,经抽吸波纹管7、抽吸泵进管6、抽吸泵4至芽孢暂存网箱3内。可以在抽吸的过程中,开启船体,即船体一边行走、一边抽吸,不过这种方式适合水体底部为相对较平的大水面;还可以一块区域抽吸5-8min,当一块区域抽吸好后,启动电机13,带动集中板9上升,离开淤泥,然后船体驶向另一个区域,每到一个区域重复前面操作。在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3内所装的芽孢量(以肉眼观察芽孢暂存网箱3内芽孢堆积体积)差不多要满的时候,通过抽水泵15抽取大水面的水,送入入芽孢暂存网箱内,将包裹芽孢的淤泥冲洗掉,最终完成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两侧各固定有一框型支撑架,在每个支撑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芽孢暂存网箱;在每个支撑架上固定一组多个抽吸泵,每个支撑架上的多个抽吸泵的出口管道伸进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内,每个抽吸泵的进口管道连接且连通有一抽吸泵进管,每个抽吸泵进管另一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抽吸波纹管,每根抽吸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分配管,每根分配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一至多根抽吸分管,每个抽吸分管的底部为喇叭状抽吸进口,每个芽孢暂存网箱所对应的多根抽吸分管底部固定在同一块集中板上,且喇叭状抽吸进口穿出集中板底部;在每个集中板的两侧各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叶黑藻芽孢大水面打捞装置,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两侧各固定有一框型支撑架,在每个支撑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一芽孢暂存网箱;在每个支撑架上固定一组多个抽吸泵,每个支撑架上的多个抽吸泵的出口管道伸进对应的芽孢暂存网箱内,每个抽吸泵的进口管道连接且连通有一抽吸泵进管,每个抽吸泵进管另一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抽吸波纹管,每根抽吸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分配管,每根分配管底部连接且连通有一至多根抽吸分管,每个抽吸分管的底部为喇叭状抽吸进口,每个芽孢暂存网箱所对应的多根抽吸分管底部固定在同一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刘飞陈克忠
申请(专利权)人:大湖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