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63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属于输送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一侧设有两根等高立柱,两根立柱上均设有升降装置,两升降装置底部均连接有升降杆,靠近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大于远离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两升降装置底部设有输送辊道架,两升降杆与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连接使输送辊道架自引出端斜向上倾斜,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若干道磁力辊;输送辊道架上方铰接有辅助提升气缸,输送辊道架外侧设有辅助铰接轴,辅助铰接轴上铰接有辅助提升钩,辅助提升钩一端与辅助提升气缸铰接,辅助提升钩另一端设有辅助提升辊,通过辅助提升气缸伸缩,带动辅助提升钩摆动并通过辅助提升辊将钢管提升到磁力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属于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管子在热镀锌结束后,利用提升装置提升出锌液后需要传输走,常见的是利用磁力辊的磁力将管子带走,由于钢管从锌液中出来往往钢管内部会残留一些锌液,因此常采用倾斜的磁力辊道输送钢管,钢管倾斜,锌液便会回流到锌锅中。然而由于热镀锌钢管直径、长度不同,对于细小管子的输送,通过磁力辊道输送,钢管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当钢管直径大且长度较长时,钢管太重会抵消磁力辊道的磁力,甚至会使钢管掉落,尤其是当钢管刚开始与磁力辊接触或者是钢管仅与前面几个磁力辊接触,前面的几个磁力辊无法承担钢管的重量,这就会导致钢管无法从磁力辊道上输送走,也有可能由于钢管尾端刚摆脱锌锅内的提升机构时,钢管尾端重量较大且失去撑托,使钢管从磁力辊上掉落下来。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保证了钢管从锌锅进入磁力输送辊道上时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两根等高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均设有升降装置,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均连接有升降杆,靠近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大于远离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设有输送辊道架,两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连接使所述输送辊道架自引出端斜向上倾斜,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若干道磁力辊;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铰接有辅助提升气缸,所述输送辊道架外侧设有辅助铰接轴,所述辅助铰接轴上铰接有辅助提升钩,所述辅助提升钩一端与所述辅助提升气缸铰接,所述辅助提升钩另一端设有辅助提升辊,通过辅助提升气缸伸缩,带动辅助提升钩摆动并通过辅助提升辊将钢管提升到磁力辊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提升气缸的气缸杆收回时,所述辅助提升钩的辅助提升辊处在引出端的第二个磁力辊底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还设有钢管外吹环和钢管托杆,所述钢管外吹环和钢管托杆均设置在两道磁力辊之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外吹环安装架,所述钢管外吹环两侧设有支腿,通过所述支腿将所述钢管外吹环固定在外吹环安装架上;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托杆安装架,所述钢管托杆两侧设有轴承座,通过两所述轴承座将所述钢管托杆固定在托杆安装架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吹环外吹方向一侧设有挡锌板,所述挡锌板避免锌液吹到下方的磁力辊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管外吹环在外吹环安装架上的高度可调,所述钢管托杆在托杆安装架上的高度可调。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设为蜗轮蜗杆升降机,两所述蜗轮蜗杆升降机通过联轴器和连接杆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所述蜗轮蜗杆升降机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1.本技术利用升降装置去调整输送辊道架的倾斜角度,一方面方便与锌锅中的提升钩提升出钢管的角度配合,另一方便尽可能避免因倾斜角度过大,钢管过重以及磁力辊磁力不协调导致的钢管从磁力辊上掉落的风险(尽可能提升倾斜角度,方便钢管内部锌液的快速排出)。2.钢管尾端刚摆脱锌锅内的提升机构时,由于钢管尾端重量较大,很容易使钢管从磁力辊上掉落,本技术利用辅助提升钩提托钢管底部,降低了钢管尾端的坠力,保证了钢管能够完全进入磁力辊底部。附图说明附图1为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主视图;附图2为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升降装置,4、输送辊道架,5、升降杆,6、磁力辊,7、辅助提升气缸,8、辅助铰接轴,9、辅助提升钩,10、挡锌板,11、钢管外吹环,12、钢管托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设有两根等高立柱2,两根立柱2上均设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设为蜗轮蜗杆升降机,两蜗轮蜗杆升降机通过联轴器和连接杆连接,其中一蜗轮蜗杆升降机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本技术两升降装置3底部均连接有升降杆5,通过升降电机和蜗轮蜗杆升降机可以控制升降杆5的长度,本技术靠近引出端的升降装置3底部的升降杆5的长度大于远离引出端的升降装置3底部的升降杆5的长度,保证其底部的输送辊道架4倾斜;输送辊道架4设置在两升降装置3底部,两升降杆5与输送辊道架4上方连接使输送辊道架4自引出端斜向上倾斜,输送辊道架4底部设有若干道磁力辊6,本技术利用升降装置3去调整输送辊道架4的倾斜角度,一方面方便与锌锅中的提升钩提升出钢管的角度配合,另一方便尽可能避免因倾斜角度过大,钢管过重以及磁力辊6磁力不协调导致的钢管从磁力辊6上掉落的风险。本技术输送辊道架4上方铰接有辅助提升气缸7,输送辊道架4外侧设有辅助铰接轴8,辅助铰接轴8上铰接有辅助提升钩9,辅助提升钩9一端与辅助提升气缸7铰接,辅助提升钩9另一端设有辅助提升辊,通过辅助提升气缸7伸缩,带动辅助提升钩9摆动并通过辅助提升辊将钢管提升到磁力辊6上,辅助提升气缸7的气缸杆收回时,辅助提升钩9的辅助提升辊处在引出端的第二个磁力辊6底部。由于钢管尾端刚摆脱锌锅内的提升机构时,钢管尾端重量较大且失去了撑托,很容易使钢管从磁力辊6上掉落,本技术利用辅助提升钩9提托钢管底部,降低了钢管尾端的坠力,保证了钢管能够完全进入磁力辊6底部。本技术输送辊道架4底部还设有钢管外吹环11和钢管托杆12,钢管外吹环11和钢管托杆12均设置在两道磁力辊6之间。具体的,输送辊道架4底部设有外吹环安装架,钢管外吹环11两侧设有支腿,通过支腿将钢管外吹环11固定在外吹环安装架上;输送辊道架4底部设有托杆安装架,钢管托杆12两侧设有轴承座,通过两轴承座将钢管托杆12固定在托杆安装架上,本技术钢管外吹环11在外吹环安装架上的高度可调,并且钢管托杆12在托杆安装架上的高度也可调,该结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直径钢管在磁力辊6底部传输的需要。本技术外吹环外吹方向一侧设有挡锌板10,挡锌板10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锌液吹到下方的磁力辊6上,因为锌液粘在磁力辊6上,不仅会影响磁力辊6的磁性,同时若锌液凝固还会粘在镀锌钢管上,影响镀锌钢管表面质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两根等高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均设有升降装置,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均连接有升降杆,靠近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大于远离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n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设有输送辊道架,两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连接使所述输送辊道架自引出端斜向上倾斜,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若干道磁力辊;/n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铰接有辅助提升气缸,所述输送辊道架外侧设有辅助铰接轴,所述辅助铰接轴上铰接有辅助提升钩,所述辅助提升钩一端与所述辅助提升气缸铰接,所述辅助提升钩另一端设有辅助提升辊,通过辅助提升气缸伸缩,带动辅助提升钩摆动并通过辅助提升辊将钢管提升到磁力辊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两根等高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均设有升降装置,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均连接有升降杆,靠近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大于远离引出端的升降装置底部的升降杆的长度;
两所述升降装置底部设有输送辊道架,两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连接使所述输送辊道架自引出端斜向上倾斜,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设有若干道磁力辊;
所述输送辊道架上方铰接有辅助提升气缸,所述输送辊道架外侧设有辅助铰接轴,所述辅助铰接轴上铰接有辅助提升钩,所述辅助提升钩一端与所述辅助提升气缸铰接,所述辅助提升钩另一端设有辅助提升辊,通过辅助提升气缸伸缩,带动辅助提升钩摆动并通过辅助提升辊将钢管提升到磁力辊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气缸的气缸杆收回时,所述辅助提升钩的辅助提升辊处在引出端的第二个磁力辊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镀锌钢管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架底部还设有钢管外吹环和钢管托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佃福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景明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