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62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所述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曝气箱,所述曝气箱的顶部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滤泥塔,所述滤泥塔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可以将污水和淤泥进行分开培养菌种,提高了污水的菌种培养率,加快污水内菌种的培养速度,六个曝气管保证了曝气箱内部的污水充分吸收氧气,为污水内的菌种提供充分的氧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YD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能有效消除恶臭困扰,防止病原菌蚊蝇滋生,解决水污染问题,污水处理菌种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厌氧池跟好氧池处投加;配制菌种液,再投入系统中,能大大的缩短驯化的时间;投加比例:根据不同类型的废水,工艺,浓度,废水量决定投加量;根据实际的进水情况,出水的效果,做出定时的补给增减用量。目前已有的污水处理用菌种培养装置,在对菌种培养的过程中,对污水内的固液物质无法分开处理,进行菌种的不同培养,对污水的菌种培养利用率较低,菌种培养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污水内的固液物质无法分开进行不同菌种培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曝气箱,所述曝气箱的顶部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滤泥塔,所述滤泥塔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滤泥塔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的一端连通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底部的一侧与第二吸气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位于滤泥塔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进气斗,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与曝气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顶部通过第三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承重板和曝气箱且延伸至曝气箱的内部,所述蒸汽管的一端贯穿冷却箱的一侧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蒸汽管位于冷却箱内部的一端贯穿冷却箱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外部,所述蒸汽管位于冷却箱外部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连通。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泵,所述冷凝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贯穿冷却箱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冷凝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贯穿冷凝箱且延伸至冷凝箱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位于冷凝箱内部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凝箱的顶部和冷却箱的底部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滤泥塔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滤泥塔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滤泥塔的左侧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滤泥塔。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贯穿曝气箱且延伸至曝气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曝气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曝气箱的右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通有进气管。优选的,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曝气箱且延伸至曝气箱的内部,所述出气管位于曝气箱内部的一端与曝气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底部且位于曝气箱的内部从左至右均匀连通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曝气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通过过滤箱、进气斗、第一吸气管、第二吸气管、蒸汽管、冷却箱、水泵和第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可以将污水和淤泥进行分开培养菌种,提高了污水的菌种培养率,通过气泵、进气管、出气管、曝气管、排气管和气孔的配合使用,加快污水内菌种的培养速度,六个曝气管保证了曝气箱内部的污水充分吸收氧气,为污水内的菌种提供充分的氧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曝气箱,3、滤泥塔,4、固定框,5、滑动板,6、连接板,7、安装板,8、过滤箱,9、第一吸气管,10、蒸汽管,11、第二吸气管,12、进气斗,13、承重板,14、固定座,15、冷凝箱,16、冷却箱,17、水泵,18、出水管,19、冷凝泵,20、出液管,21、进液管,22、电热丝,23、进料斗,24、振动电机,25、出水管,26、排气管,27、气泵,28、进气管,29、出气管,30、出料管,31、曝气管,32、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曝气箱2,所述曝气箱2的顶部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滤泥塔3,所述滤泥塔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两个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8,所述滤泥塔3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所述第一吸气管9的一端连通有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10底部的一侧与第二吸气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位于滤泥塔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进气斗1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3,所述承重板13的顶部与曝气箱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的顶部设置有冷凝箱15,所述冷凝箱15的顶部通过第三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6,所述冷凝箱15的内部装有冷凝液。优选的,所述固定座14的右侧设置有水泵17,所述水泵17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所述水泵17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8,所述第一出水管18的一端依次贯穿承重板13和曝气箱2且延伸至曝气箱2的内部,所述蒸汽管10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6的一侧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冷却箱16内部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6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外部,所述冷却箱16的内部装有冷却液,用于对蒸汽管10进行冷却,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冷却箱16外部的一端与水泵17的进水端连通。优选的,所述冷却箱16的顶部设置有冷凝泵19,所述冷凝泵19用于对冷凝箱15内部的冷凝液进行抽取,所述冷凝泵19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所述冷凝泵19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液管20,所述出液管20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6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内部,所述冷凝泵19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液管21,所述进液管21的一端贯穿冷凝箱15且延伸至冷凝箱15的内部,所述进液管21位于冷凝箱15内部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凝箱15的顶部和冷却箱16的底部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滤泥塔3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2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曝气箱(2),所述曝气箱(2)的顶部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滤泥塔(3),所述滤泥塔(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两个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8),所述滤泥塔(3)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所述第一吸气管(9)的一端连通有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10)底部的一侧与第二吸气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位于滤泥塔(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进气斗(1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3),所述承重板(13)的顶部与曝气箱(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的顶部设置有冷凝箱(15),所述冷凝箱(15)的顶部通过第三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曝气箱(2),所述曝气箱(2)的顶部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有滤泥塔(3),所述滤泥塔(3)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两个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箱(8),所述滤泥塔(3)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所述第一吸气管(9)的一端连通有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10)底部的一侧与第二吸气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气管(9)和第二吸气管(11)位于滤泥塔(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进气斗(1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3),所述承重板(13)的顶部与曝气箱(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的顶部设置有冷凝箱(15),所述冷凝箱(15)的顶部通过第三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4)的右侧设置有水泵(17),所述水泵(17)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8),所述第一出水管(18)的一端依次贯穿承重板(13)和曝气箱(2)且延伸至曝气箱(2)的内部,所述蒸汽管(10)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6)的一侧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菌种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冷却箱(16)内部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6)且延伸至冷却箱(16)的外部,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冷却箱(16)外部的一端与水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陈昱玮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龙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