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6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氧化塔技术领域的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包括氧化塔本体,所述氧化塔本体内腔设置活性炭隔筛,所述活性炭隔筛的底部设置圆筒,圆筒底部设置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分流器,所述圆筒内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圆筒的侧壁,与垂直的限位器固定连接,所述腔体的右侧贯通连接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贯穿氧化塔本体的侧壁与水泵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腔体的左侧贯通连接排炭管道,所述排炭管道贯穿氧化塔本体的侧壁与水炭分离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炭分离箱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筛板与第二筛板,所述水炭分离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端口连通,该装置结构简答,能够防止排炭管道被活性炭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
本技术涉及氧化塔
,具体为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上的含氰废水需要进行氧化处理,将水的氰(CN-)转化为二氧化碳(CO2)与氮气(N2),由于活性炭对氧与氰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使得二者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反应更为剧烈,加速反应进程,当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过饱和时,需要及时排除,更换活性炭,一般的水利输炭装置容易发生活性炭堵塞导管的现象,不利于排炭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包括氧化塔本体,所述氧化塔本体内腔设置活性炭隔筛,所述活性炭隔筛的底部设置圆筒,所述圆筒垂直放置,上下贯通,其底部设置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分流器,所述圆筒内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圆筒的侧壁,与垂直的限位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固定在腔体的顶部,所述腔体的右侧贯通连接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贯穿氧化塔本体的侧壁与水泵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腔体的左侧贯通连接排炭管道,所述排炭管道贯穿氧化塔本体的侧壁与水炭分离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炭分离箱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筛板与第二筛板,所述水炭分离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端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下垂直设置,且恰好卡在腔体内腔中央,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圆筒的直径,所述转轴的四周均匀设置六组大小相同的转板,所述转板垂直设置,且其与腔体的侧壁之间恰好接触,所述转板上均匀设置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在腔体的顶部,所述套筒内设置垂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垂直的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贯穿套筒的顶部,与挡板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板由两块倾斜的筛板组成,两块倾斜的筛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筛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卡扣卡接在水炭分离箱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道的直径小于排炭管道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腔体之间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底部外壁与轴承内环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外环的外壁与腔体内腔之间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道中循环水不断冲击分流器,使得分流器转动,对流经腔体内的碳含量进行分流,减小排炭管道中一次性输送炭的流动量,防止活性炭过多堵塞导管,当活性炭较多时,挡板在限位器的作用下能够对活性炭进行限流,防止一次性经过管道的活性炭过多,堵塞排炭管,使用水炭分离箱使得冲击排炭管道的液体为循环水,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排炭管道被堵塞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流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化塔本体;2、活性炭隔筛;3、圆筒;4、腔体;5、分流器;6、挡板;7、限位器;8、进水管道;9、水泵;10、排炭管道;11、水炭分离箱;12、第一筛板;13、第二筛板;51、转轴;52、转板;71、套筒;72、弹簧;73、滑块;74、支柱。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氧化塔本体1,氧化塔本体1内腔设置活性炭隔筛2,活性炭隔筛2为漏斗状,使得活性炭都集中在漏斗状的底部,活性炭隔筛2的底部设置圆筒3,圆筒3垂直放置,上下贯通,其底部设置腔体4,活性炭从活性炭隔筛2进入到圆筒3内,并从圆筒3进入到腔体4内,腔体4内设置分流器5,分流器5可以减少每次通过排炭管道10的炭排放量,圆筒3内设置挡板6,挡板6的一端贯穿圆筒3的侧壁,与垂直的限位器7固定连接,在没有活性炭排放时,挡板6始终与圆筒3之间存在一个较小的通道间隙,限位器7固定在腔体4的顶部;如图1所示,腔体4的右侧贯通连接进水管道8,进水管道8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泵9的出水端口连通,腔体4的左侧贯通连接排炭管道10,排炭管道10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炭分离箱11的顶部连通,水炭分离箱11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筛板12与第二筛板13,水炭分离箱1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9的进水端口连通,水炭分离箱11可以将活性炭与液体相互分离,液体通过水泵9重新进入到进水管道8中,而反应后的活性炭被收集在第一筛板12上,这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如图2与图3所示,分流器5包括转轴51,转轴51上下垂直设置,且恰好卡在腔体4内腔中央,转轴51的直径小于圆筒3的直径,转轴51的四周均匀设置六组大小相同的转板52,转板52垂直设置,且其与腔体4的侧壁之间恰好接触,转板52上均匀设置通孔,活性炭从圆筒3进入到腔体4中,转板52将活性炭相互隔开,分批次进入排炭管道10中,防止发生堵塞现象;如图4所示,限位器7包括套筒71,套筒71的底部固定在腔体4的顶部,套筒71内设置垂直的弹簧72,弹簧72的顶部设置滑块73,滑块73的顶部设置垂直的支柱74,支柱74的顶端贯穿套筒71的顶部,与挡板6活动连接,当活性炭较多时,给挡板6远离弹簧72的一端进行施压,靠近弹簧72的一端向上翘起,弹簧被拉伸,到达最大时,滑块73位于套筒71的顶端,挡板6与圆筒3之间形成的缺口最大,有利于活性炭通过,限位器7能动态限定活性炭通过圆筒3的流量;如图1所示,第一筛板12由两块倾斜的筛板组成,两块倾斜的筛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一筛板12的左右两侧通过卡扣卡接在水炭分离箱11的侧壁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筛板12可以防止活性炭过多阻塞第一筛板12上的筛孔,从而导致液体难以向下流动,造成阻塞现象;如图1所示,进水管道8的直径小于排炭管道10的直径,进水管道8较小,能够增加水的压强,排炭管道10较大有利于炭排出;如图2所示,转轴51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腔体4之间固定连接,且转轴51的底部外壁与轴承内环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外环的外壁与腔体4内腔之间焊接,设置轴承可以在转轴51转动时,减小其与腔体4之间的摩擦。实施例:使用过程中,活性炭从活性炭隔筛2底部进入到圆筒3内,圆筒3内的挡板6能限制活性炭的流量,当活性炭较多时,挡板6倾斜角度较大,限位器7中的滑块73到达最顶点,漏孔不再扩大,当活性炭减少时,滑块73在弹簧72的作用下复位,减少活性炭通过量,直到到达某一值时,挡板6与圆筒3之间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包括氧化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塔本体(1)内腔设置活性炭隔筛(2),所述活性炭隔筛(2)的底部设置圆筒(3),所述圆筒(3)垂直放置,上下贯通,其底部设置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置分流器(5),所述圆筒(3)内设置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一端贯穿圆筒(3)的侧壁,与垂直的限位器(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7)固定在腔体(4)的顶部,所述腔体(4)的右侧贯通连接进水管道(8),所述进水管道(8)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泵(9)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腔体(4)的左侧贯通连接排炭管道(10),所述排炭管道(10)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炭分离箱(11)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炭分离箱(11)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筛板(12)与第二筛板(13),所述水炭分离箱(1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9)的进水端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包括氧化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塔本体(1)内腔设置活性炭隔筛(2),所述活性炭隔筛(2)的底部设置圆筒(3),所述圆筒(3)垂直放置,上下贯通,其底部设置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置分流器(5),所述圆筒(3)内设置挡板(6),所述挡板(6)的一端贯穿圆筒(3)的侧壁,与垂直的限位器(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器(7)固定在腔体(4)的顶部,所述腔体(4)的右侧贯通连接进水管道(8),所述进水管道(8)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泵(9)的出水端口连通,所述腔体(4)的左侧贯通连接排炭管道(10),所述排炭管道(10)贯穿氧化塔本体(1)的侧壁与水炭分离箱(11)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炭分离箱(11)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筛板(12)与第二筛板(13),所述水炭分离箱(1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9)的进水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塔水力输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5)包括转轴(51),所述转轴(51)上下垂直设置,且恰好卡在腔体(4)内腔中央,所述转轴(51)的直径小于圆筒(3)的直径,所述转轴(51)的四周均匀设置六组大小相同的转板(5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邢健孟亚魏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