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2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曳引轮的耐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包括衬垫本体、圆形凸条、弧形凹面;衬垫本体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的圆形凸条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的形状与衬垫本体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上部位置。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大大提高了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有效延长了钢丝绳与曳引轮的使用寿命,防滑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
本技术属于电梯曳引轮的耐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曳引力是保证电梯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钢丝绳与曳引轮的磨损是正常的,但是磨损过快会造成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不均匀磨损,不但影响到曳引轮的使用寿命,更会造成电梯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无论电梯在运行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必须保持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相对静止,不允许出现滑动现象。聚氨酯曳引轮槽衬垫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塑性摩擦衬垫,是提高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摩擦力的重要措施,同时在曳引轮槽中嵌入聚氨酯衬垫,可以防止曳引轮槽与钢丝绳直接摩擦,提高了曳引轮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摩擦衬垫,一般设计的是与钢丝绳相配合的弧形凹槽,结构简单,对提高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有限,防滑效果不好;专利技术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研发了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擦衬垫造成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有限,防滑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包括衬垫本体、圆形凸条、弧形凹面;衬垫本体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的圆形凸条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的形状与衬垫本体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上部位置。所述衬垫本体的宽度与曳引轮槽的宽度相适应配合。所述圆形凸条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位置对称设置,圆形凸条的长度小于衬垫本体的长度。所述弧形凹面在衬垫本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呈左右通体设置,弧形凹面的弧形宽度大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直径。所述凸起波纹左右间距为2㎜~4㎜,凸起波纹围绕弧形凹面的弧形面布满设置。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用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时,首先将这种摩擦衬垫嵌入式安装在电梯曳引轮的轮槽中,利用设置在衬垫本体底部前后对称设置的圆形凸条紧密地与曳引轮槽的底部接触,利用圆形凸条与曳引轮槽底部的强大的摩擦力将摩擦衬垫牢固地与曳引轮槽固定;此时电梯的电机带动曳引轮转动,在曳引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钢丝绳提升或下降,从而将电梯的轿厢提升或下降。当钢丝绳与弧形凹面包裹接触,此时设置在弧形凹面上的凸起波纹与钢丝绳紧密接触,利用凸起波纹增大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了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一方面防止了钢丝绳与曳引轮直接产生摩擦,保护了钢丝绳;另一方面保护的曳引轮槽,使钢丝绳和曳引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以上过程就是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的使用过程。所述圆形凸条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的形状与衬垫本体的形状相配合;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圆形凸条的设置,当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嵌入到曳引轮槽底部时,利用圆形凸条提高摩擦衬垫与曳引轮槽底部的摩擦力,从起到了牢固固定摩擦衬垫的作用。所述弧形凹面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的中间位置,弧形凹面在衬垫本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呈左右通体设置,弧形凹面的弧形宽度大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直径。这样设置的主要通过弧形凹面的设置,在电梯通过曳引轮和钢丝绳牵引轿厢提升或下降时,使钢丝绳能够完全被摩擦衬垫包裹,从而保护钢丝绳和曳引轮的作用。所述凸起波纹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上部位置,凸起波纹左右间距为2㎜~4㎜,凸起波纹围绕弧形凹面的弧形面布满设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凸起波纹的设置为了提高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其摩擦系数。凸起波纹左右间距为2㎜~4㎜,这种间距参数设置是通过在电梯实际运行中,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的参数设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通过有限的试验是无法的得到的间距参数,还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凭借其实践经验通过无数的试验得到的试验参数。电梯的实际运行经验可知,凸起波纹左右间距为2㎜~4㎜为最佳的提高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擦系数的参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合理;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擦衬垫造成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有限,防滑效果不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有效延长了钢丝绳与曳引轮的使用寿命,防滑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弧形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衬垫本体,2、圆形凸条,3、弧形凹面,4、凸起波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包括衬垫本体1、圆形凸条2、弧形凹面3;衬垫本体1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1的圆形凸条2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1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2的形状与衬垫本体1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3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1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4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3上部位置。所述衬垫本体1的宽度与曳引轮槽的宽度相适应配合。所述圆形凸条2在衬垫本体1的前后两侧位置对称设置,圆形凸条2的长度小于衬垫本体1的长度。所述弧形凹面3在衬垫本体1的上部中间位置呈左右通体设置,弧形凹面3的弧形宽度大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直径。所述凸起波纹4左右间距为2㎜~4㎜,凸起波纹4围绕弧形凹面3的弧形面布满设置。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用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时,首先将这种摩擦衬垫嵌入式安装在电梯曳引轮的轮槽中,利用设置在衬垫本体1底部前后对称设置的圆形凸条2紧密地与曳引轮槽的底部接触,利用圆形凸条2与曳引轮槽底部的强大的摩擦力将摩擦衬垫牢固地与曳引轮槽固定;此时电梯的电机带动曳引轮转动,在曳引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钢丝绳提升或下降,从而将电梯的轿厢提升或下降。当钢丝绳与弧形凹面3包裹接触,此时设置在弧形凹面3上的凸起波纹4与钢丝绳紧密接触,利用凸起波纹4增大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了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一方面防止了钢丝绳与曳引轮直接产生摩擦,保护了钢丝绳;另一方面保护的曳引轮槽,使钢丝绳和曳引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以上过程就是这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的使用过程。实施例一、衬垫本体1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1的圆形凸条2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1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2的形状与衬垫本体1的形状相配合;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3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1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4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3上部位置,凸起波纹4左右间距为2㎜,凸起波纹4围绕弧形凹面3的弧形面布满设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包括衬垫本体、圆形凸条、弧形凹面;衬垫本体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的圆形凸条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的形状与衬垫本体的形状相配合;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上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包括衬垫本体、圆形凸条、弧形凹面;衬垫本体为弧形的长方体,用于紧固安装衬垫本体的圆形凸条固定设置在衬垫本体的前后两侧底部位置,圆形凸条的形状与衬垫本体的形状相配合;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曳引轮槽中的弧形凹面固定开设在衬垫本体的中间位置,凸起波纹均匀设置在弧形凹面上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曳引轮的摩擦衬垫,其特征在于:衬垫本体的宽度与曳引轮槽的宽度相适应配合。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乐孙召俊赵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实洛阳机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