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469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上具有浇口形状相适配的电极头;b.将所述一体式电极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时,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电极精度高,放电品质好,加工方便,省略了人工装夹以及拆装,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潜伏式浇口,又叫隧道式浇口,是由点浇口演变而来,它既克服了点浇口模具复杂的缺点,又保持了点浇口的优点。潜伏式浇口可设在动模一侧,也可设在定模一侧。它可以安置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也可安置在塑件的筋、柱上,还可安置在分型面上。而利用模具的顶出杆来设置浇口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潜伏式浇口一般为锥形体状,且与型腔成一定的角度,常为20°~45°,浇口尺寸可根据点浇口尺寸选取。潜伏式浇口的优点如下:(1)进料浇口一般都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不影响制品外观。(2)制品成型后,在顶出时会与塑件自动拉断。因此,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3)由于潜伏式浇口可设置在制品表面见不到的筋、柱上,成型时不会在制品表面留下由于喷射带来的喷痕和气纹。它的缺点如下:(1)由于潜伏式浇口潜入分型面下面,沿斜向进人型腔,因此加工较为困难。(2)由于浇口的形状为圆锥体,为顶出时便于切断,所以直径应偏小,但对付薄壁壁制品时,由于压力损失太大并易冷凝,故不大适用。目前潜伏式进胶口加工,通过工件摆角度或者电极摆角度方式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零件或者电极校表,并工件设计切边,而后再上机进行加工,主要缺陷在于:工艺流程繁琐,人为干预较多且手动操作较为麻烦,不易于存档。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51919B)中公开了一种放电加工潜伏式浇口的方法,能够通过放电的方式加工潜伏式浇口,但是在该方法中,需要将镶件的进浇方向与火花机工作台相互垂直,由于对镶件的摆放位置的要求较高,导致摆放方式难度较大,最终形成的浇口精度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电极精度高,放电品质好,加工方便,省略了人工装夹以及拆装,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底面为平面的基准台、成型于基准台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端部向外斜向延伸形成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与潜伏式浇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极头与基准台的底面与所述潜伏式浇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b.将待加工工件放入电火花机上,将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准台水平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时,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所述电火花机带动所述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加工坐标沿直线移动到终止加工坐标,加工到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通过先制造与浇口形状相适配的电极头,工作时,先将一体式电极和待加工工件,装配至电火花机上,由于基准台的地面为平面,使得基准台能够水平安装于电火花机上,并且使得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平行,再通过电火花机移动一体式电极,使得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与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相重合,而且通过将电极头的形状设置为与浇口的形状相适配,使得一体式电极能够在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时,无需进行角度的调节,降低了装夹难度,而且加工时,只需驱动电极头沿其轴心线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便能将加工浇口,电极精度高,放电品质好,加工方便,省略了人工装夹以及拆装,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一体式电极还包括成型于所述基准台与连接部之间的用于加强所述连接部强度的加强座。通过上述改进,使得加强了连接部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步骤a中,加工一体式电极的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一体式电极的形状,使用CAM软件编写电极CNC加工程序,以及侧铣加工程序;a2.根据设计一体式电极的大小,使用毛坯装入的电极治具基座上;a3.将电极治具基座装配至CNC加工机床上,调用CNC程序加工粗精工电极,完成后,使用侧向加工,加工一体式电极侧面倒扣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加工一体式电极的还包括以下步骤:a4.使用三次元检测一体式电极加工完成后的尺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一体式电极由铜或石墨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电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一体式电极与工件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坐标移动至终止坐标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一体式电极与工件配合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坐标移动至终止坐标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另一角度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剖视图。图中:1、工件;11、浇口;2、一体式电极;21、连接部;22、电极头;23、基准台;24、加强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基准台、成型于基准台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端部向外斜向延伸形成的电极头,所述一体式电极还包括成型于所述基准台与连接部之间的用于加强所述连接部强度的加强座,由于加工时,电极头与工件会进行接触放电加工,通过设置加强部,加强了连接部和电极头的强度,避免加工时损坏,所述基准台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电极头的形状与潜伏式浇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极头与基准台的底面与所述潜伏式浇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一体式电极由铜或石墨制成;加工一体式电极的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浇口的形状,确定一体式电极的形状,根据一体式电极的形状,使用CAM软件编写电极CNC加工程序,以及侧铣加工程序;a2.根据设计一体式电极的大小,使用毛坯装入的电极治具基座上,其中毛坯为铜或石墨,原材料成本低,而且导电效果好;a3.将电极治具基座装配至CNC加工机床上,调用CNC程序加工粗精工电极,完成后,使用侧向加工,加工一体式电极侧面倒扣位,一体式电极的侧面倒扣位为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侧面,由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由为斜向设置,因此在CNC加工机床上,需要通过侧向加工,才能将电极头的侧面进行加工;a4.使用三次元检测一体式电极加工完成后的尺寸,以确保一体式电极的尺寸精准;b.将待加工工件放入电火花机上,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准台水平上安装于电火花机的机头上,此时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平行,再通过数控电火花机的移动,使得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底面为平面的基准台、成型于基准台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端部向外斜向延伸形成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与潜伏式浇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极头与基准台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潜伏式浇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nb.将待加工工件放入电火花机上,将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准台水平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n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时,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n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所述电火花机带动所述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加工坐标沿直线移动到终止加工坐标,加工到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底面为平面的基准台、成型于基准台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端部向外斜向延伸形成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与潜伏式浇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极头与基准台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潜伏式浇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
b.将待加工工件放入电火花机上,将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准台水平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
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时,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
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所述电火花机带动所述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加工坐标沿直线移动到终止加工坐标,加工到位。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平段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