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8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撑板和活动嵌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架设支杆,所述支撑板两侧端分别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车架上端面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左右两端设置左支板和右支板的所述支撑板适配。支撑结构能够将闭口抱箍和开口抱箍规整、整理,方便人工操作,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夹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抱箍是用于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物件的构件,它属于紧固件。抱箍通常由箍板、翼板、拉结筋板、螺栓及内衬垫构成。抱箍有多种类型,其中,用途上分为电缆抱箍,电线杆抱箍,拉线抱箍,吊线抱箍及不锈钢抱箍等;结构上最常见的有U型抱箍和对合抱箍。对合抱箍属于一种嵌入式抱箍,它是由左、右两半片箍板对合后联接而成,左、右两半片箍板均呈半圆环状,半圆环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通过安装耳对接形成抱箍。目前,由于抱箍的形式多样化,在进行批量生产后,由于其包括开口或闭口的半圆环或整圆等多种类型,常常不能得到有效的整理,且摆放较乱、容易丢失,并且由于随意摆放而容易导致污损,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能够将闭口抱箍和开口抱箍规整、整理放置及运输,方便人工操作,简单易行。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它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撑板和活动嵌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架设支杆,所述支撑板两侧端分别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车架上端面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左右两端设置左支板和右支板的所述支撑板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沿纵轴线横向贯通开设配装支架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抵接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左支板和右支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竖向开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调节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配装滑槽的辅架和固定设置在辅架顶部的主架,所述主架包括垂直相交成倒置T形布置的横板与竖板,所述横板跨设在滑槽上方,横板两端分别开设与调节孔相对应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侧面开设多个用于穿装支杆的侧槽。进一步地,车架的至少一端固定设置推杆,所述车架底端固定多个滑轮。进一步地,支杆上设有多个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支撑结构,采用将用于盛放及运输抱箍的支杆放置于支架的顶槽内,针对开口或闭口的抱箍均适用,将支架底端嵌设于支撑板内,可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板上支架的长短,以此调整支架上抱箍的承放量;并且,在车架上端面开设限位槽,通过限位槽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及固定,方便拆卸及搬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左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101-限位槽;2-左支板;201-左突出端;3-支撑板;4-左支架;401-顶槽;402-侧槽;403-通孔;404-左辅架;405-左辅孔;5-调节孔;6-支杆;7-右支架;8-右支板;9-推杆;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包括车架1、固定在车架1上的支撑板3和活动嵌装在支撑板3上的支架,所述车架1至少一端固定设置推杆9,运输时,方便工作人员推送车架1;所述车架1上端面开设限位槽101,请具体参阅图5,所述限位槽101用于限制支撑板3的移动,限位槽101与左、右两端设置左支板2和右支板8的所述支撑板3适配,这样可以避免车架1带动支撑板3移动时,支撑板3的移位及晃动;所述车架1底端固定多个滑轮,车架1用来作为支撑得结构,起承载和运输的作用。请具体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支撑板3上沿纵轴线横向贯通开设配装支架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为倒T型或者燕尾槽,请具体参阅图1和图3,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竖向开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调节孔5,所述滑槽10的两侧端分别抵接固定设置在车架1上的左支板2和右支板8。支撑板3左边抵接左支板2,支撑板3右端抵接右支板8,具体结构请具体参阅图4,所述左支板2中间设置左突出端201,所述右支板8相对所述左支板2中间设置右凸出端,所述左突出端201及右突出端插入所述滑槽10内,所述左支板2与所述右支板8的端面分别抵接所述支撑板3的左、右侧端面,这样可以保证带有左支板2和右支板8的支撑板3嵌入车架1上的限位槽101内。所述支架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架包括配装滑槽10的辅架和固定设置在辅架顶部的主架,所述主架包括垂直相交成倒置T形布置的横板与竖板,所述横板跨设在滑槽10上方,横板两端分别开设与调节孔5相对应的通孔。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请参阅图2,所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支架4和右支架7,所述左支架4和右支架7底端分别嵌设于所述支撑板3,所述左支架4包括配装滑槽10的左辅架404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左辅架404顶部的左主架,所述左支架包括垂直相交成倒置T形布置的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侧面开设多个用于穿装支杆6的侧槽402,所述第一横板跨设在滑槽10上方,所述第一横板两端分别开设与所述调节孔5相对应的第一通孔403,所述左辅架404与所述左主架固定连接,所述左辅架404对应左主架上的第一通孔403开设第一辅孔405,具体地,可采用杆状结构将调节孔5、第一通孔403及第一辅孔405对准并进一步固定。对应的,所述右支架7包括配装滑槽10的右辅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右辅架顶部的右主架,所述右主架包括垂直相交成倒置T形布置的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侧面开设多个用于穿装支杆6的侧槽,所述第二横板跨设在滑槽10上方,所述第二横板两端各开设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调节孔5对应,所述右辅架与所述右主架固定连接,所述右辅架对应右主架上的第二通孔开设第二辅孔,同样,可采用螺栓连接等杆状结构将调节孔、第二通孔及第二辅孔对准并进一步固定,最终将左支架4与右支架7底端嵌入式的固定至支撑板3。请具体参阅图1和图3,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架设支杆6,所述左支架4顶端开设顶槽40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右支架7,右支架7顶端同样开设顶槽,所述支杆6架设于左支架4和右支架7上端的所述顶槽401内,待收集的抱箍穿过或架设在支杆6上,所述支杆6上设有多个凸起,用于防止当车架1运动时,穿设在支杆6上的抱箍堆积及移动。第一竖板及第二竖板侧面还分别对应开设多个侧槽402,侧槽402内同样可放置穿设有多个抱箍的支杆6,并且,请具体参阅图3,侧槽402包括直线段、弯折部和凹陷部,直线部用于方便支杆6的进入,与直线部紧接的是弯折部,与弯折部连接的是凹陷部,通过弯折部的设置,保证直线部与凹陷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保证将支杆6置于侧槽402内时,避免支杆6的滑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撑板和活动嵌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架设支杆,所述支撑板两侧端分别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车架上端面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左右两端设置左支板和右支板的所述支撑板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撑板和活动嵌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顶端架设支杆,所述支撑板两侧端分别设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车架上端面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左右两端设置左支板和右支板的所述支撑板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沿纵轴线横向贯通开设配装支架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抵接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左支板和右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竖向开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调节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兆兴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