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料包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4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包括可移动承重箱体,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上的转轴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可移动承重箱体的顶部左侧前端和顶部右侧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两组螺纹丝杆均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两组螺纹丝杆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内腔的一端上均固接有第一从锥齿轮,两组第一从锥齿轮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二从锥齿轮,第二从锥齿轮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固接有轴杆,轴杆上均转动连接有承重座,两组轴杆相互贴近的一端均固接有第三从锥齿轮,两组螺纹丝杆上螺接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坍塌堆叠后的吨袋进行提拎,从而便于吸料管的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料包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缆料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用塑料俗称电缆料,其中包括了橡胶、塑料、尼龙等多种品种,电缆料生产企业是以电缆生产企业为用户,只要有电线电缆需求就有电缆料的市场,电线电缆产品中除钢芯铝绞线、电磁线等裸线产品外几乎都需要绝缘层口,目前我国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近5000家,又有城乡电网改造、西部大开发及通信设施大面积升级改造对电线电缆产品的巨大需求,因而从一段时间来看,电缆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在用吨袋对电缆料进行包装使用时,作业人员在打开吨袋通过吸料管插入到吨袋中进行吸料用于电缆护套加工过程中,由于电缆料包装使用的吨袋非常柔软,随着电缆料的不断消耗,吨袋会坍塌堆叠在一起,不能对吸料管有很好的支撑性,使其保持在良好的位置进行吸料工作,同时吨袋的坍塌堆叠也会使电缆料无法向吸料管处集中流淌输送,这就需要人工经常对坍塌堆叠后的吨袋进行提拎,对剩余的电缆料集中向吸料管处输送,劳动强度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便于对坍塌堆叠后的吨袋进行提拎,从而便于吸料管的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包括可移动承重箱体,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上的转轴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的顶部左侧前端和顶部右侧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两组所述螺纹丝杆均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且两组螺纹丝杆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内腔的一端均与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螺纹丝杆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内腔的一端上均固接有第一从锥齿轮,两组所述第一从锥齿轮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二从锥齿轮,两组所述第二从锥齿轮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固接有轴杆,两组所述轴杆上均转动连接有承重座,且两组承重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可移动承重箱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固接,两组所述轴杆相互贴近的一端均固接有第三从锥齿轮,且两组第三从锥齿轮均与主锥齿轮相啮合;两组所述螺纹丝杆上螺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内腔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入袋窗口,且入袋窗口的内腔底部贯穿承载板的底部,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U形座,两组所述U形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螺接有限位旋钮,且两组限位旋钮相互贴近的一端均与承载板相螺接,两组所述U形座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条板,两组所述限位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组U形座相转接,且左侧限位条板位于右侧限位条板的前侧;左侧所述限位条板的后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限位圆柱,且限位圆柱位于入袋窗口的上表面,右侧所述限位条板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与限位圆柱相配合的限位柱槽,两组所述限位条板相互贴近的一侧的中间对称开设有半圆槽,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左侧后端和上表面右侧前端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表面贯穿承载板的下表面与可移动承重箱体相固接。优选地,上述用于电缆料包装设备中,两组所述螺纹丝杆的顶部均固接有限位块,便于对承载板在螺纹丝杆上进行向上移动调节时的限位。优选地,上述用于电缆料包装设备中,左侧所述限位条板的底部右侧和右侧所述限位条板的底部左侧均固接有延伸搭载块,且延伸搭载块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相贴合,便于对限位条板的辅助支撑。优选地,上述用于电缆料包装设备中,所述限位柱槽的内径大于限位圆柱的外径,便于限位圆柱在两组限位条板相贴近时将包装吨袋挤压到限位柱槽中进行限位固定。优选地,上述用于电缆料包装设备中,两组所述U形座的内腔上下两侧壁分别对称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贯穿U形座的前后两侧壁,所述承载板上下两侧的左端和上下两侧的右端均固接有与导向滑槽相配合的导向条板,所述导向条板的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挡位块,便于U形座的滑动调节,并在导向条板端头位置对其进行限位。优选地,上述用于电缆料包装设备中,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与限位旋钮相配合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在承载板上自前向后等间距排布,便于配合限位旋钮的使用,使限位旋钮对U形座与承载板之间的限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限位条板、限位圆柱和限位柱槽的配合,便于对电缆料吨袋的开口进行夹紧固定,同时通过两组半圆槽将吸料管插入到吨袋中并限位,从而便于对吸料管有很好的支撑性;另一方面通过正反转电机、主锥齿轮、螺纹丝杆、第一从锥齿轮、第二从锥齿轮、轴杆、承重座、第三从锥齿轮、承载板和导向杆的配合,便于对承载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调节,从而便于对坍塌堆叠后的吨袋进行提拎,便于吸料管的吸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承载板的俯视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可移动承重箱体的俯视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延伸搭载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可移动承重箱体,2-正反转电机,3-主锥齿轮,4-螺纹丝杆,5-第一从锥齿轮,6-第二从锥齿轮,7-轴杆,8-承重座,9-第三从锥齿轮,10-承载板,11-入袋窗口,12-U形座,13-限位旋钮,14-限位条板,15-限位圆柱,16-限位柱槽,17-半圆槽,18-导向杆,19-限位块,20-延伸搭载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包括可移动承重箱体1,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正反转电机2,正反转电机2上的转轴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3,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顶部左侧前端和顶部右侧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4,两组螺纹丝杆4均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且两组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均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两组螺纹丝杆4的顶部均固接有限位块19,便于对承载板10在螺纹丝杆4上进行向上移动调节时的限位,两组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上均固接有第一从锥齿轮5,两组第一从锥齿轮5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二从锥齿轮6,两组第二从锥齿轮6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固接有轴杆7,两组轴杆7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包括可移动承重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正反转电机(2),所述正反转电机(2)上的转轴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3),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顶部左侧前端和顶部右侧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4),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均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且两组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均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上均固接有第一从锥齿轮(5),两组所述第一从锥齿轮(5)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二从锥齿轮(6),两组所述第二从锥齿轮(6)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固接有轴杆(7),两组所述轴杆(7)上均转动连接有承重座(8),且两组承重座(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固接,两组所述轴杆(7)相互贴近的一端均固接有第三从锥齿轮(9),且两组第三从锥齿轮(9)均与主锥齿轮(3)相啮合;/n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上螺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的内腔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入袋窗口(11),且入袋窗口(11)的内腔底部贯穿承载板(10)的底部,所述承载板(10)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U形座(12),两组所述U形座(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螺接有限位旋钮(13),且两组限位旋钮(13)相互贴近的一端均与承载板(10)相螺接,两组所述U形座(12)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条板(14),两组所述限位条板(14)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组U形座(12)相转接,且左侧限位条板(14)位于右侧限位条板(14)的前侧;/n左侧所述限位条板(14)的后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限位圆柱(15),且限位圆柱(15)位于入袋窗口(11)的上表面,右侧所述限位条板(14)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与限位圆柱(15)相配合的限位柱槽(16),两组所述限位条板(14)相互贴近的一侧的中间对称开设有半圆槽(17),所述承载板(10)的上表面左侧后端和上表面右侧前端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的下表面贯穿承载板(10)的下表面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相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料包装设备,包括可移动承重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正反转电机(2),所述正反转电机(2)上的转轴顶部固接有主锥齿轮(3),所述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顶部左侧前端和顶部右侧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4),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均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且两组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均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伸入可移动承重箱体(1)内腔的一端上均固接有第一从锥齿轮(5),两组所述第一从锥齿轮(5)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二从锥齿轮(6),两组所述第二从锥齿轮(6)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固接有轴杆(7),两组所述轴杆(7)上均转动连接有承重座(8),且两组承重座(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可移动承重箱体(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固接,两组所述轴杆(7)相互贴近的一端均固接有第三从锥齿轮(9),且两组第三从锥齿轮(9)均与主锥齿轮(3)相啮合;
两组所述螺纹丝杆(4)上螺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的内腔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入袋窗口(11),且入袋窗口(11)的内腔底部贯穿承载板(10)的底部,所述承载板(10)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U形座(12),两组所述U形座(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螺接有限位旋钮(13),且两组限位旋钮(13)相互贴近的一端均与承载板(10)相螺接,两组所述U形座(12)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条板(14),两组所述限位条板(14)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组U形座(12)相转接,且左侧限位条板(14)位于右侧限位条板(14)的前侧;
左侧所述限位条板(14)的后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良邹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