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709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包括料斗,以及依次设置在料斗下方的搅拌区、卸料口、模具固定箱、振捣装置和传送装置,其中,搅拌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卸料口下端分成多个出料端口,模具固定箱上设有多个中心位置与出料端口位置对应的模具预留位置,模具固定箱与振捣装置组装在一起,并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上按设定间距设有传送轴,传送轴上固定抹平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投入,节约成本,提高混凝土试块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料制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
技术介绍
混凝土试块制作在混凝土路面、桥梁预制及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随着建筑行业规定的逐步完善,试块制作工艺越来越严谨,制作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常规的混凝土试块制作工艺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试块制作过程中所需人工投入多,机械投入多,取料少时不能制作规定数量的试块,取料多时则会浪费混凝土原料,而且多余的混凝土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避免了过多的人员设备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包括料斗,以及依次设置在料斗下方的搅拌区,卸料口,模具固定箱,振捣装置和传送装置,其中,搅拌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卸料口下端分成多个出料端口,模具固定箱上设有多个中心位置与出料端口位置对应的模具预留位置,模具固定箱与振捣装置组装在一起,并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上按设定间距设有传送轴,传送轴上固定抹平装置。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减少人工投入,节约成本,提高混凝土试块制作效率。进一步地,料斗内壁上设置多个液位传感器。进一步地,卸料口上端设有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模具固定箱与振捣装置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进一步地,模具固定箱上的模具预留位置之间的间隙处插入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模具固定箱底部设有上下调节装置,上下调节装置的顶部设置能够穿过模具底部小孔的薄顶片。进一步地,每个传送轴上的固定的抹平装置的旋转直径大于模具固定箱和振捣装置组合的高度,抹平装置由多个按设定间隔设置的抹子组成,抹子的数量与传送装置宽度方向上混凝土试块的数量相等,抹子的抹子面宽度大于混凝土试块的宽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具固定箱的俯视图;图3是模具固定箱的侧视图;图4是固定在传送轴上的抹子。图中,1料斗,2液位传感器,3搅拌区,4搅拌装置,5卸料口,6卸料口开关,7出料端口,8模具固定箱,9模具安装位置,10调节螺母,11上下调节装置,12薄顶片,13振捣装置,14传送装置,15传送轴,16抹平装置,17标养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参考图1,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由料斗1,搅拌区3,卸料口4,模具固定箱8,振捣装置13和传送装置14组成。料斗1为漏斗形状,上粗下细,料斗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液位传感器2,用于确定注入料斗内的混凝土原料是否已达到指定用量。料斗1的下方依次安装有与料斗下端口等直径的搅拌区3以及与搅拌区3等直径的卸料口5。搅拌区3内安装有搅拌装置4,用于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其符合制作混凝土试块的要求。卸料口5的上端设有卸料口开关6,用于控制卸料口5的打开和关闭。卸料口5的下端设有多个出料端口7,分别对准设置在卸料口3下方的模具固定箱8上的对应模具预留位置9的中心,搅拌好后的混凝土原料在卸料口开关6打开时通过出料端口7流入模具中。参考图2和图3,模具固定箱8上设置的模具预留位置9的数量与出料端口7的数量相等,各模具预留位置9按预设距离等间隔设置,用于放置制作混凝土试块的模具。每个模具预留位置9间隔处设置一个调节螺母10,用于调节放置在该位置处的模具的松紧程度。如果模具过紧,则调松调节螺母10,如果模具过松,则调紧螺母,甚至更换大小合适的模具。模具的底部中心位置留有小孔。模具固定箱8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模具的上下调节装置11,上下调节装置11上设有能够穿过每个模具底部的小孔的薄顶片12,方便后期对混凝土试块进行脱模。再次返回图1,振捣装置13设置在模具固定箱8下方,与模具固定箱8可拆卸连地组装在一起,二者形成一个整体,设置在传送装置14的履带上面。在试块制作过程中,振捣装置13用于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振捣,增强试块的强度,保证试块的质量。传送装置14上按设定间距设置有多个带动传送装置14前进的传送轴15,每个传送轴15上通过螺母固定设有图4所示的抹平装置16,抹平装置16的旋转直径大于模具固定箱8和振捣装置13二者组装在一起后的高度,从而可以通过松紧传送轴上的螺母来调节抹平装置16与试块顶面的接触距离,找到最适合抹平模具固定箱8内的试块顶面的位置后固定,以达到传送装置14将模具固定箱8传送到抹平工具16下方时将试块顶面抹平的目的。抹平工具16由间隔设置的抹子组成,抹子的数量沿传送装置14宽度方向放置在模具固定箱8内的混凝土试块的数量,每个抹子的抹子面宽略度大于混凝土试块的宽度,使得可以对每个试块进行抹平。本技术的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要制作的混凝土试块的数量计算所需混凝土原料的量,对料斗1进行放料,当到达计算的量时触发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给控制室信号,立即停止供料,从而准确控制原料用量。之后,启动搅拌装置,按设定时间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符合使用要求。搅拌完成后,启动卸料口开关6,原料通过卸料口5上的出料端口7进入模具中。模具固定箱8下方的振捣装置13对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使得到的试块强度更大,质量更好。振捣结束后,传送装置14开始运行,传动轴15滚动,带动模具固定箱8和振捣装置13一起前进,在前进过程中,传动轴上固定的抹子16对制作的混凝土试块的表面进行抹平,经多次抹平,传送到标养室17。将振捣装置13与模具固定箱8拆开,从而减少拆模重量。将模具固定箱8移动到养护位置并翻转,打开上下调节装置11开关,通过伸入模具的底部小孔内的薄顶片12对试块进行顶出操作,从而完成脱模。脱模后,在每个试块上贴好二维码,并标明制作日期、养护日期、混凝土标号以及部位,养护完成后系统自动提示完成养护。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系统只需要1名操作人员即可在标养室内完成操作,减少了人工成本;(2)可以准确地控制料量,避免取料少时不能制作规定数量的试块,取料多时则会浪费混凝土原料,还会引起污染;(3)提高了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范围内做出的修改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包括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料斗下方的搅拌区、卸料口、模具固定箱、振捣装置和传送装置,其中,搅拌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卸料口下端分成多个出料端口,模具固定箱上设有多个中心位置与出料端口位置对应的模具预留位置,模具固定箱与振捣装置组装在一起,并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上按设定间距设有传送轴,传送轴上固定抹平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包括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料斗下方的搅拌区、卸料口、模具固定箱、振捣装置和传送装置,其中,搅拌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卸料口下端分成多个出料端口,模具固定箱上设有多个中心位置与出料端口位置对应的模具预留位置,模具固定箱与振捣装置组装在一起,并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上按设定间距设有传送轴,传送轴上固定抹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料斗内壁上设置多个液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卸料口上端设有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试块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龙郝建明赵宗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