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前托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82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前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间连接梁、直线导轨、第一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第三气弹簧、以及第四气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于折弯机的前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端;所述中间连接梁设于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一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一顶梁之间,所述第二气弹簧设于第二立柱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四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可有效的节约空间,功能齐全,结构轻便能折叠,可升降,操作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弯机前托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折弯机前托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折弯前托料比较笨重,多固定在折弯机上,手动移动更换位置或高度,操作极为不便,消耗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现有的前托料不可折叠,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弯机前托料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机前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间连接梁、直线导轨、第一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第三气弹簧、以及第四气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于折弯机的前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端;所述中间连接梁设于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一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一顶梁之间,所述第二气弹簧设于第二立柱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四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托料护罩,所述托料护罩设于所述第三气弹簧和第四气弹簧的外部。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一立柱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顶梁和第二立柱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三气弹簧、第四气弹簧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侧边相接;所述第三气弹簧、第四气弹簧的的底端与所述前立板相接。本技术中的顶梁与中间连接梁连接在一起,与立柱之间采用铰链与自由型气弹簧连接,在其带动下可以翻转90度,实现折叠的功能;立柱的背面与折弯机工作台前立板用直线导轨连接,在一侧的气弹簧带动下实现上下移动的效果,在气弹簧的行程程范围内可以停留在任一位置并实现自锁,以实现调节整个托料架上下高度,本技术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可有效的节约空间,功能齐全,结构轻便能折叠,可升降,操作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于折弯机前立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技术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折弯机前托料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梁11、第二顶梁12、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中间连接梁3、直线导轨4、第一气弹簧51、第二气弹簧52、第三气弹簧53、以及第四气弹簧54,还包括两个托料护罩55,所述托料护罩55设于所述第三气弹簧53和第四气弹簧54的外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通过直线导轨4滑动安装于折弯机6的前立板61上;直线导轨4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在第三气弹簧53和第四气弹簧54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顶梁11、第二顶梁12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的顶端,在所述第一顶梁11和第一立柱21之间通过铰接件20铰接,在所述第二顶梁12和第二立柱22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本实施例中的铰接件为合页或其他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顶梁11、第二顶梁12在第一气弹簧51、第二气弹簧52的带动下可实现90度的翻转,与此同时带动中间连接梁3的翻转。所述中间连接梁3设于所述第一顶梁11和第二顶梁12之间,并且中间连接梁3的位置可以在第一顶梁11和第二顶梁12之间调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弹簧51和第二气弹簧52为自由型气弹簧,可实现对第一顶梁11和第二顶梁12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气弹簧51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1和第一顶梁22之间以带动第一顶梁11的翻转,所述第二气弹簧52设于第二立柱22和第二顶梁12之间以带动第二顶梁12的翻转。所述第三气弹簧53、第四气弹簧54为自锁性气弹簧,可实现精准定位功能。所述第三气弹簧53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1的一侧;所述第四气弹簧54设于所述第二立柱22的一侧,具体的为所述第三气弹簧53、第四气弹簧54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的侧边相接;所述第三气弹簧53、第四气弹簧54的的底端与所述前立板61相接。本技术中的顶梁与中间连接梁连接在一起,与立柱之间采用铰链与自由型气弹簧连接,在其带动下可以翻转90度,实现折叠的功能;立柱的背面与折弯机工作台前立板用直线导轨连接,在一侧的气弹簧带动下实现上下移动的效果,在气弹簧的行程程范围内可以停留在任一位置并实现自锁,以实现调节整个托料架上下高度,本技术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可有效的节约空间,功能齐全,结构轻便能折叠,可升降,操作较为简单。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弯机前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间连接梁、直线导轨、第一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第三气弹簧、以及第四气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于折弯机的前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端;所述中间连接梁设于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一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一顶梁之间,所述第二气弹簧设于第二立柱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四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弯机前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间连接梁、直线导轨、第一气弹簧、第二气弹簧、第三气弹簧、以及第四气弹簧;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于折弯机的前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端;所述中间连接梁设于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一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一顶梁之间,所述第二气弹簧设于第二立柱和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四气弹簧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赵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铁机床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