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72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涉及雾化喷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按压杆、弹簧、联动板、密封针套、密封针、转接头、喷嘴组件和喷头盖;底座包括一底板,底板的一端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竖直安装有一组滑道;底板的中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对称安装有一组U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们按压按压杆,并利用连杆结构来驱动密封针套和密封针运动,使喷嘴组件呈待用状态,与此同时按压杆打开电子开关,启动气泵和蠕动泵或水泵,为喷嘴组件和喷头封帽分别进行喷液和气体供应,此过程基于二流体流动聚焦技术,来实现喷液的雾化,可使喷液形成微米量级甚至数百纳米量级的液滴,有利于人们的皮肤快速吸收喷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雾化喷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
技术介绍
流动聚焦是一种毛细流动现象,1998年被正式提出,其原理为从毛细管流出的流体由另一种高速运动的流体驱动,经小孔聚焦后形成稳定的锥形,在锥的顶端产生一股微射流穿过小孔,射流因不稳定性在小孔外一定距离处破碎呈单分散性的微滴;在这种流动中,射流中的粘性剪切力要比同类的制备微液滴的机械方法(比如直接的压力驱动射流)小得多,而且无需其它的附加作用力(比如经典的电雾化依赖于电场力作用);该流动聚焦技术稳定、易操作、没有苛刻的环境条件,可以制备微米量级甚至数百纳米量级的液滴、气泡、颗粒和胶囊等微粒子,在科技领域和工程实际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流动聚焦能保证分子链不破裂,更利于制备单分散性的颗粒。而市场上流通的雾化喷头几乎为高压压力式二流体喷头和超声波高频振动雾化喷头两种,但这两种喷头均不能雾化粘稠度高和流动性差的喷液,只能雾化粘稠度低,流动性类似于水的喷液;其适用范围较窄;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待研究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来提高雾化喷头的适用范围和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通过人们按压按压杆,并利用连杆结构来驱动密封针套和密封针运动,使喷嘴组件呈待用状态,与此同时按压杆打开电子开关,启动气泵和蠕动泵或水泵,为喷嘴组件和喷头封帽分别进行喷液和气体供应,此过程利用二流体流动聚焦技术,来使喷液经雾化口聚焦后形成稳定的锥形,在雾化口的顶端产生一股微射流穿过雾化口,并在雾化口外一定距离处射流破碎成单分散性的微滴;解决了现有雾化喷头不能用于雾化各种粘稠度高和各种流动性的喷液,而导致的适用范围窄以及雾化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包括底座、按压杆、弹簧、联动板、密封针套、转接头、喷嘴组件、喷头封帽和喷头盖;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竖直安装有一组滑道;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对称安装有一组U型板;所述按压杆与滑道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的底面与第一底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子开关;所述按压杆的底部开有一凹槽;所述联动板包括第二底板和驱动密封针套往复运动的导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贯穿凹槽,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上表面对称固定有导板;所述导板的底部与U型板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密封针套的端部与滑道之间安装有一弹簧,所述密封针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密封针;所述密封针套的周侧面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与导板顶端相接触的导杆;密封针依次贯穿转接头和喷嘴组件;所述转接头为一阶梯管;且所述转接头的两端分别开有密封孔和阶梯集液孔,所述阶梯集液孔的端面内壁开有一卸压孔,所述卸压孔与密封孔之间通过导向孔相连通;且所述阶梯集液孔、卸压孔和导向孔之间依次形成一阶梯孔;所述阶梯集液孔的端面开有一进气孔;所述阶梯集液孔与一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卸压孔与一卸压管相连通;所述进气孔与一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密封针依次贯穿密封孔、导向孔、卸压孔和阶梯集液孔;所述密封针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密封盘,所述密封盘与阶梯集液孔端面之间的密封针上套设有一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针的周侧面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卸压孔的端面内壁上;所述喷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喷嘴和进液筒;所述喷嘴与密封针的端部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进液筒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导气环,所述导气环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阶梯套筒,所述阶梯套筒位于阶梯集液孔的阶梯面和喷头封帽端面之间;其中,所述导气环上均布开有若干导气孔;所述进液筒端部与阶梯集液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喷头封帽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第一挡环;所述喷头封帽的端面上开有一与喷嘴同轴心线的雾化口;所述喷头盖的内表面与转接头的端部周侧面形成螺纹连接,且所述喷头盖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与第一挡环形成限位阻挡配合,且所述第二挡环与第一挡环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的周侧面上对称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导向板形成限位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针套套设在转接头的端部上,且所述密封针套的内部贯穿有一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固定安装有一密封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针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封堵环,所述封堵环与卸压孔形成封堵配合;且所述封堵环与密封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孔内安装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内贯穿有密封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远离滑道的上表面端部固定有一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U型板之间的第一底板上固定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框的一侧板上固定有转接头;所述喷头盖固定安装在安装框的另一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储液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罐的顶部与卸压管相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人们按压按压杆,并利用连杆结构来驱动密封针套和密封针运动,使喷嘴组件呈待用状态,与此同时按压杆打开电子开关,启动气泵和蠕动泵或水泵,为喷嘴组件和喷头封帽分别进行喷液和气体供应,此过程利用二流体流动聚焦技术,来使喷液经雾化口聚焦后形成稳定的锥形,在雾化口的顶端产生一股微射流穿过雾化口,并在雾化口外一定距离处射流破碎成单分散性的微滴,满足了人们对各种不同粘稠度、各种不同流动性的液体雾化成微纳米量级液滴颗粒的使用需求;该结构稳定、且易操作、没有苛刻的环境条件,可以制备微米量级甚至数百纳米量级的液滴;有利于人们的皮肤快速吸收喷液,提高喷液的作用效果。2、本技术通过进液管来对喷嘴组件进行喷液供应,通过进气管来对喷嘴组件与喷头封帽之间形成的气体腔室进行气体供应,最后利用二流体流动聚焦技术使气体将喷嘴内喷液吹散,并从雾化口释放;密封针对喷嘴封堵后,利用卸压管来对喷嘴组件与转接头之间形成腔室进行压力释放,防止喷液喷嘴组件与转接头之间形成腔室内进行喷液积累,造成喷嘴组件的堵塞或溢流,有效的提高了连杆式二流体喷头的安全性能和雾化能力。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的各部件配合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接头的剖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喷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包括底座(1)、按压杆(2)、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4)、密封针套(5)、密封针(11)、转接头(6)、喷嘴组件(7)、喷头封帽(8)和喷头盖(9);/n所述底座(1)包括一第一底板(101),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一端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竖直安装有一组滑道(102);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中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对称安装有一组U型板(103);/n所述按压杆(2)与滑道(102)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2)的底面与第一底板(101)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子开关(10);所述按压杆(2)的底部开有一凹槽(201);/n所述联动板(4)包括第二底板(401)和驱动密封针套(5)往复运动的导板(402);所述第二底板(401)的一端贯穿凹槽(201),所述第二底板(401)的另一端上表面对称固定有导板(402);所述导板(402)的底部与U型板(103)形成转动连接;/n所述密封针套(5)的端部与滑道(102)之间安装有一弹簧(3),所述密封针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密封针(11);所述密封针套(5)的周侧面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板(501),所述导向板(50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与导板(402)顶端相接触的导杆(502);/n所述密封针(11)依次贯穿转接头(6)和喷嘴组件(7);所述转接头(6)为一阶梯管;且所述转接头(6)的两端分别开有密封孔(601)和阶梯集液孔(602),所述阶梯集液孔(602)的端面内壁开有一卸压孔(603),所述卸压孔(603)与密封孔(601)之间通过导向孔(604)相连通;且所述阶梯集液孔(602)、卸压孔(603)和导向孔(604)之间依次形成一阶梯孔;所述阶梯集液孔(602)的端面开有一进气孔(605);/n所述阶梯集液孔(602)与一进液管(606)相连通;所述卸压孔(603)与一卸压管(607)相连通;所述进气孔(605)与一进气管(608)相连通;/n所述密封针(11)依次贯穿密封孔(601)、导向孔(604)、卸压孔(603)和阶梯集液孔(602);所述密封针(11)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密封盘(1101),所述密封盘(1101)与阶梯集液孔(602)端面之间的密封针(11)上套设有一第一密封圈(1102);所述密封针(11)的周侧面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103),所述第二密封圈(1103)安装在卸压孔(603)的端面内壁上;/n所述喷嘴组件(7)包括相互连通的喷嘴(701)和进液筒(702);所述喷嘴(701)与密封针(11)的端部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进液筒(702)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导气环(703),所述导气环(703)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阶梯套筒(704),所述阶梯套筒(704)位于阶梯集液孔(602)的阶梯面和喷头封帽(8)端面之间;/n其中,所述导气环(703)上均布开有若干导气孔(7031);所述进液筒(702)端部与阶梯集液孔(60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705);/n所述喷头封帽(8)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第一挡环(801);所述喷头封帽(8)的端面上开有一与喷嘴(701)同轴心线的雾化口(802);/n所述喷头盖(9)的内表面与转接头(6)的端部周侧面形成螺纹连接,且所述喷头盖(9)的端面固定有一第二挡环(901),所述第二挡环(901)与第一挡环(801)形成限位阻挡配合,且所述第二挡环(901)与第一挡环(801)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9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雾化仪的导杆式二流体喷头装置,包括底座(1)、按压杆(2)、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4)、密封针套(5)、密封针(11)、转接头(6)、喷嘴组件(7)、喷头封帽(8)和喷头盖(9);
所述底座(1)包括一第一底板(101),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一端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竖直安装有一组滑道(102);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中部上表面沿宽度方向上对称安装有一组U型板(103);
所述按压杆(2)与滑道(102)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2)的底面与第一底板(101)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子开关(10);所述按压杆(2)的底部开有一凹槽(201);
所述联动板(4)包括第二底板(401)和驱动密封针套(5)往复运动的导板(402);所述第二底板(401)的一端贯穿凹槽(201),所述第二底板(401)的另一端上表面对称固定有导板(402);所述导板(402)的底部与U型板(103)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密封针套(5)的端部与滑道(102)之间安装有一弹簧(3),所述密封针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密封针(11);所述密封针套(5)的周侧面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板(501),所述导向板(50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与导板(402)顶端相接触的导杆(502);
所述密封针(11)依次贯穿转接头(6)和喷嘴组件(7);所述转接头(6)为一阶梯管;且所述转接头(6)的两端分别开有密封孔(601)和阶梯集液孔(602),所述阶梯集液孔(602)的端面内壁开有一卸压孔(603),所述卸压孔(603)与密封孔(601)之间通过导向孔(604)相连通;且所述阶梯集液孔(602)、卸压孔(603)和导向孔(604)之间依次形成一阶梯孔;所述阶梯集液孔(602)的端面开有一进气孔(605);
所述阶梯集液孔(602)与一进液管(606)相连通;所述卸压孔(603)与一卸压管(607)相连通;所述进气孔(605)与一进气管(608)相连通;
所述密封针(11)依次贯穿密封孔(601)、导向孔(604)、卸压孔(603)和阶梯集液孔(602);所述密封针(11)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密封盘(1101),所述密封盘(1101)与阶梯集液孔(602)端面之间的密封针(11)上套设有一第一密封圈(1102);所述密封针(11)的周侧面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103),所述第二密封圈(1103)安装在卸压孔(603)的端面内壁上;
所述喷嘴组件(7)包括相互连通的喷嘴(701)和进液筒(702);所述喷嘴(701)与密封针(11)的端部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进液筒(702)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力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