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629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包括混合器主体、高精度喷射模块及扰流掺混模块,混合器主体为管状,混合器主体一端制有燃气进口,另一端制有混合气出口,所述高精度喷射模块包括掺混气喷射管及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进口位于混合器主体外,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自混合气主体管壁伸入至混合器主体内,并在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安装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靠近燃气进口的一侧,在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所述扰流掺混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喷射、再经过双重混合够提高混合均匀度,同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满足下游管网使用通畅要求,具有体积小、掺混精度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
本技术属于天燃气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天然气计费方式,由于受到气源条件、历史沿革、装备技术水平等原因,依然采用体积计费方式。虽然国家标准规定了天然气的热值(34MJ),但在市场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燃气运营企业并不考虑热值波动,直接采用体积计费方式。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不断发展,天然气按照热值计费必然成为未来燃气贸易结算的趋势。有些工业用户对于天然气热值等物化特性的变化非常敏感,如电视机玻壳、精密陶瓷、部分电子元件和食品企业,热值等参数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个别用户在自己的工厂内建设天然气热值稳定装置。变化的天然气气源给部分终端用户带来使用困扰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使用天然气的成本,而目前主要的调质和掺混设备精度较低,混合器仅采用一重混合,不能实现混合的均匀,对下游管网的使用造成很多麻烦。而采用喷射、再经过双重混合的方法能够提高混合的均匀度,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于下游的用气也比较流畅。目前,未发现有采用喷射、再经过双重混合的方法能够提高混合的均匀度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采用喷射、再经过双重混合够提高混合均匀度,同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满足下游管网使用通畅要求,具有体积小、掺混精度高、安全可靠等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主体、高精度喷射模块及扰流掺混模块,混合器主体为管状,混合器主体一端制有燃气进口,另一端制有混合气出口,所述高精度喷射模块包括掺混气喷射管及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进口位于混合器主体外,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自混合气主体管壁伸入至混合器主体内,并在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安装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靠近燃气进口的一侧,在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所述扰流掺混模块,扰流掺混模块位于所述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与混合气出口之间的位置。而且,所述扰流掺混模块包括扰流扇叶组件及扰流网,扰流扇叶组件包括并排的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均与混合器主体固装,且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均包括两片对称的叶片,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在轴向上相互间隔,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的叶片在径向上依次间隔,所述扰流网为圆柱形扰流网,扰流网位于扰流扇叶与混合气出口之间。而且,所述混合器主体的燃气进口的一端与混合器主体的混合气出口的一端通过气体管路共同连接一差压表,在差压表两侧的气体管路上分别设置差压表第一阀门及差压表第二阀门。而且,所述混合器主体连接有排污阀。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燃气进口与上游管网连接,混合气出口与下游管网连接,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差压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燃气和掺混气分别从燃气进口、掺混气进口进入到混合器主体内,其中掺混气通过高精度喷射头进入静态混合器内,两种气源通过扰流扇叶进行第一重混合后,再进入到SV型扰流网内进行第二重混合,经过两次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混合气出口进入下游管网,高精度静态混合器的差压表时时监控SV型扰流网是否出现堵塞,当混合器内出现杂质是通过排污阀将杂质排出去。2、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高精度喷射模块的掺混气进口与掺混气源相连接,掺混气体通过高精度喷头后与燃气进口的主气源进行掺混,扰流掺混模块是一种双重扰流方式,主气源与掺混气源混合后经过扇叶扰流器进行预混合,再经过SV型扰流网进行高精度混合,经过双重混合后的气体在进入到下游管网,提高混合均匀度,同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满足下游管网使用通畅要求,设计合理,掺混精度高,并且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扰流扇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燃气进口、2-高精度喷头、3-差压表第二阀门、4-掺混气喷射管、5-掺混气进口、6-差压表、7-差压表第一阀门、8-混合气出口、9-混合器主体、10-扰流网、11-排污阀、12-扰流扇叶组件、13-掺混气出口、14-第一扇叶、15-圆孔、16-第二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包括混合器主体9、高精度喷射模块及扰流掺混模块,混合器主体为管状,混合器主体一端制有燃气进口1,另一端制有混合气出口8,高精度喷射模块包括掺混气喷射管4及高精度喷头2,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进口5位于混合器主体外,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13自混合气主体管壁伸入至混合器主体内,并在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安装高精度喷头2,高精度喷头喷射孔是根据掺混气体流量、喷射流速、喷射距离计算等出的孔径和孔的数量,并均匀分布在喷射管上,使掺混器喷射更加均匀。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靠近燃气进口的一侧,在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所述扰流掺混模块,扰流掺混模块位于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与混合气出口之间的位置。扰流掺混模块包括扰流扇叶组件12及扰流网10,扰流扇叶组件包括并排的第一扇叶14及第二扇叶16,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均与混合器主体固装,且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均包括两片对称的叶片,第一扇叶包括上下两片扇叶,第二扇叶包括左右两片扇叶,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在轴向上相互间隔,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的叶片在径向上依次间隔。第一扇叶及第二扇叶中间制有圆孔15,供掺混气喷射管通过。扰流网为圆柱形扰流网,扰流网位于扰流扇叶与混合气出口之间。扰流网为SV型扰流网。扰流扇叶在混合过程中使气体混合更均匀,混合气流速更平稳,SV型扰流网为网状结构,网内为扰流孔,混合气通过扰流孔进行充分混合,扰流网的尺寸经过计算设计得出。混合器主体的燃气进口的一端与混合器主体的混合气出口的一端通过气体管路共同连接一差压表6,在差压表两侧的气体管路上分别设置差压表第一阀门7及差压表第二阀门3。混合器主体连接有排污阀11。燃气进口、掺混气进口、混合气出口与上、下游管网连接,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差压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两种压力值的燃气和掺混气分别从燃气进口、掺混气进口进入到混合器主体内,其中掺混气通过高精度喷射头进入静态混合器内,两种气源通过扰流扇叶进行第一重混合后,再进入到SV型扰流网内进行第二重混合,经过两次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混合气出口进入下游管网,高精度静态混合器的差异表时时监控SV型扰流网是否出现堵塞,当混合器内出现杂质是通过排污阀将杂质排出去。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主体、高精度喷射模块及扰流掺混模块,混合器主体为管状,混合器主体一端制有燃气进口,另一端制有混合气出口,所述高精度喷射模块包括掺混气喷射管及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进口位于混合器主体外,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自混合气主体管壁伸入至混合器主体内,并在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安装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靠近燃气进口的一侧,在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所述扰流掺混模块,扰流掺混模块位于所述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与混合气出口之间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主体、高精度喷射模块及扰流掺混模块,混合器主体为管状,混合器主体一端制有燃气进口,另一端制有混合气出口,所述高精度喷射模块包括掺混气喷射管及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进口位于混合器主体外,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自混合气主体管壁伸入至混合器主体内,并在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安装高精度喷头,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靠近燃气进口的一侧,在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所述扰流掺混模块,扰流掺混模块位于所述掺混气喷射管的掺混气出口与混合气出口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场站燃气调质和掺混的高精度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掺混模块包括扰流扇叶组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迈燃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