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5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汽分离出水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壳体侧部设置有进口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汽出口管和热水出口管,壳体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垂直进口管的弯折板状结构,折流板上端固定在壳体内腔顶部、两侧和下端与壳体内腔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够大幅度降低蒸汽的排放量,又能够大幅度降低热水中的蒸汽含量,节约了大量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水嘴使用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汽分离水嘴
本技术涉及水汽分离出水装置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水汽分离水嘴。
技术介绍
饮水设备在出热水时,由于热水温度会高于95度,因此出水的水流会夹杂大量水蒸气,容易出现喷蒸汽、断续出水的现象。如果不进行水汽分离,那出水一侧可能出现蒸汽喷射烫伤使用者的问题,引发安全事故。但目前的水汽分离装置结构技术比较简单,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水汽分离,处理后的水流中经常还是夹杂少部分蒸汽,影响使用。如专利号为“CN201810472908.0”的名为“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水汽分离水嘴,该水嘴的机体包括有导流板、挡水板、分离台阶腔、出水腔、出水口、出汽口、出汽腔、壳体,壳体内置有出水腔,出水腔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形成出汽腔,出汽腔与出汽口相连通,出水腔连通于出水口,出汽口及出水口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面,壳体内顶部垂直连接有挡水板,挡水板设于分离台阶腔的一侧,分离台阶腔位于出水腔的上方,壳体内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形状呈弧形结构,导流板呈等距式布设有三块及以上,壳体与进水管为一体化结构,出水口与进水口相通。水汽混合物通过进水口进入后,水体部分通过导流板进入到出水腔内,然后通过出水口流出,气体部分进入到出气腔内,然后通过出气口流出。该水嘴主要是利用水汽物性不同来达到水汽分离的目的,但这种分离的效果并不好,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存在水体部分夹杂裹挟气体部分,一起通过出水口喷射而出,造成烫伤问题,严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汽分离水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壳体侧部设置有进口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汽出口管和热水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垂直进口管的弯折板状结构,折流板上端固定在壳体内腔顶部、两侧和下端与壳体内腔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包括垂直进口管的第一竖板以及位于第一竖板两侧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一侧固定在第一竖板的侧部,另一侧向进口管一侧的壳体内腔延伸与第一竖板形成向进口管一侧弯折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竖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侧与壳体内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下端与壳体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折流板与蒸汽出口管之间,挡板上端固定在壳体内腔顶部,下端沿竖向延伸用于遮挡蒸汽避免直接从蒸汽出口管喷射而出。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出口管包括穿设于壳体上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穿过壳体进入到壳体内部,另一端位于壳体外部,且伸入到壳体内部的第一出水管端部高于壳体内腔底部形成溢流管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在水量过大第一出水管无法及时排放时排放壳体内热水的排放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放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腔的多根排放管;所述热水出水管包括穿设于壳体上的第二出水管;所述排放管下端固定在壳体内腔底部与第二出水管连通,上端沿竖向延伸至超出第一出水管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为套设在第一出水管外侧并与第一出水管同轴布置的环状管道结构,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的空腔形成连通排放管的流道。进一步的所述排放管的上端高于挡板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出口管与热水出口管同轴布置。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在进口管位于壳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垂直进口管的折流板,折流板会对进口管内的水汽混合物产生阻挡作用,蒸汽会在折流板上冷凝形成水滴,然后混合水流从折流板与壳体内腔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折流板后面的壳体内腔内通过热水出口管排出,本技术通过直接将蒸汽冷凝减少热水中的蒸汽含量,另外剩余的蒸汽还能通过蒸汽出口管排出,进一步降低蒸汽进入到热水出口管的总量,既大幅度减少了蒸汽排放量,又减少了排放热水中的蒸汽含量;2、本技术通过两块第二竖板与第一竖板连接形成折流结构,其结构极为简单,通过形成的U型敞口结构与壳体内腔配合使用,增强了对蒸汽的阻拦作用,加速了蒸汽的快速冷凝,提高了蒸汽回收的效率;3、本技术在折流板与蒸汽出口管之间的位置,用于进一步对蒸汽进行拦截,挡板本身具有对蒸汽进行冷凝的功能,另外挡板拦截进入到壳体内腔后的蒸汽避免直接通过蒸汽出口管喷射而出,提高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4、本技术的热水出口管包括凸出于壳体内腔底部的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壳体内腔底部形成溢流结构,在壳体内腔底部集聚的热水并不是直接排出,而是慢慢集聚直至液面超过第一出水管的上端,这种溢流结构能够降低热水的流速,增加蒸汽冷凝的效率,防止热水或是蒸汽的直接喷射;5、本技术为了应对壳体内水量过大的情况,为了避免热水出口管无法及时排放,本技术通过设置另外的排放结构应对这一情况,避免大量的热水集聚在壳体内,提高整个水嘴结构的使用安全性;6、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放管与第二出水管的组合结构对壳体内热水进行排放,排放管高度超出第一出水管的高度,因此并不会影响第一出水管的正常排水,通过增加排放管的高度,使其只针对热水量太大无法正常排放的情况,其结构简单,排放效果好;7、本技术的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为套管结构,布置结构极为简单,且侵占空间小,便于集中布置热水出口管;8、本技术的排放管的上端高于挡板的下端,这样的设置避免了蒸汽直接通过排放管排放到热水出口管,提高了水嘴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够大幅度降低蒸汽的排放量,又能够大幅度降低热水中的蒸汽含量,节约了大量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水嘴使用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水嘴主视图;图2:本技术的水嘴俯视图;图3:本技术的图2中的A-A视图;图4:本技术的图2中的B-B视图;图5:本技术的图1中的C-C视图;其中:1—壳体;2—进口管;3—蒸汽出口管;4—挡板;5—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7—第一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9—排放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包括壳体1,本实施例的壳体1位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1的侧部设置有进口管2,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汽出口管3和热水出口管,蒸汽出口管3用于排放壳体1内的多余蒸汽,热水出口管排放壳体1内的热水,其中蒸汽出口管3与热水出口管同轴布置。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如图5所示,折流板包括垂直进口管2的第一竖板5以及位于第一竖板5两侧的第二竖板6,第二竖板6一侧固定在第一竖板5的侧部,另一侧向进口管2一侧的壳体1内腔延伸与第一竖板5形成向进口管2一侧弯折的板状结构,第二竖板6远离第一竖板5的一侧与壳体1内腔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竖板5和第二竖板6下端与壳体1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当水汽混合物从进口管2进入到壳体1内后,首先经过第一竖板5的拦截,然后向两侧的第二竖板6流动,蒸汽在第一竖板5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中空腔体,壳体(1)侧部设置有进口管(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汽出口管(3)和热水出口管,/n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垂直进口管(2)的弯折板状结构,折流板上端固定在壳体(1)内腔顶部、两侧和下端与壳体(1)内腔之间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中空腔体,壳体(1)侧部设置有进口管(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蒸汽出口管(3)和热水出口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垂直进口管(2)的弯折板状结构,折流板上端固定在壳体(1)内腔顶部、两侧和下端与壳体(1)内腔之间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垂直进口管(2)的第一竖板(5)以及位于第一竖板(5)两侧的第二竖板(6);所述第二竖板(6)一侧固定在第一竖板(5)的侧部,另一侧向进口管(2)一侧的壳体(1)内腔延伸与第一竖板(5)形成向进口管(2)一侧弯折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竖板(6)远离第一竖板(5)的一侧与壳体(1)内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竖板(5)和第二竖板(6)下端与壳体(1)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4);所述挡板(4)位于折流板与蒸汽出口管(3)之间,挡板(4)上端固定在壳体(1)内腔顶部,下端沿竖向延伸用于遮挡蒸汽避免直接从蒸汽出口管(3)喷射而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汽分离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管包括穿设于壳体(1)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波陈本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溢爱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