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所述浓缩器本体顶部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汽液分离器,所述浓缩器本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水箱和循环冷却管,所述水箱位于汽液分离器的右侧,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冷却管,汽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管的一端连通,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起到了可有效的提高冷凝速度以及工作效率,同时省时省力,利用冷凝器与水进行初次冷却,随后利用泵机、制冷器和缠绕冷却管对其进行二次冷却,从而避免了反复在同一个位置进行多次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浓缩器
本技术涉及球形浓缩器
,具体为一种球形浓缩器。
技术介绍
浓缩器,是指在中药、保健品、天然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浓缩生产工艺的设备,自浓缩器专利技术以来,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生产与加工工业、矿石加工工业和污水处理等诸多领域,生产中所应用的主流浓缩器:球形浓缩器、单效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但现有的球形浓缩器冷凝速度慢,传统冷凝方式采用单一的冷凝装置进行反复冷却,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冷凝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球形浓缩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浓缩器,具备冷凝速度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球形浓缩器冷凝速度慢,传统冷凝方式采用单一的冷凝装置进行反复冷却,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冷凝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所述浓缩器本体顶部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汽液分离器,所述浓缩器本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水箱和循环冷却管,所述水箱位于汽液分离器的右侧,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冷却管,所述汽液分离器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泵机和连接杆,所述泵机固定安装于水箱底部的左端,所述泵机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底部的左端连通,所述泵机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远离泵机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缠绕冷却管,所述缠绕冷却管远离制冷器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缠绕冷却管出水端的一端与水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所述循环冷却管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管。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顶部贯穿保温箱,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贯穿保温箱。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贯穿储液箱且延伸至储液箱内腔的上端。优选的,所述浓缩器本体底部的中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浓缩器本体底部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优选的,所述浓缩器本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储液箱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了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起到了可有效的提高冷凝速度以及工作效率,同时省时省力,利用冷凝器与水进行初次冷却,随后利用泵机、制冷器和缠绕冷却管对其进行二次冷却,从而避免了反复在同一个位置进行多次冷却,解决了现有的球形浓缩器冷凝速度慢,传统冷凝方式采用单一的冷凝装置进行反复冷却,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冷凝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浓缩器本体;2、第一冷却机构;21、水箱;22、循环冷却管;23、冷凝器;3、第二冷却机构;31、泵机;32、制冷器;33、缠绕冷却管;34、保温箱;35、输送管;36、连接杆;37、回流管;4、支撑座;5、排水口;6、汽液分离器;7、蒸汽入口;8、加料口;9、储液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1,浓缩器本体1底部的中端开设有排水口5,浓缩器本体1底部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左端开设有加料口8,储液箱9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汽液分离器6,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蒸汽入口7,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却机构2,第一冷却机构2包括水箱21和循环冷却管22,水箱21位于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水箱21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冷却管22,汽液分离器6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管22的一端连通,水箱2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23,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机构3,起到了可有效的提高冷凝速度以及工作效率,同时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的球形浓缩器冷凝速度慢,传统冷凝方式采用单一的冷凝装置进行反复冷却,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冷凝效率的问题,第二冷却机构3包括泵机31和连接杆36,泵机31固定安装于水箱21底部的左端,泵机3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21底部的左端连通,泵机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制冷器32,制冷器32远离泵机31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缠绕冷却管33,缠绕冷却管33远离制冷器32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回流管37,回流管37远离缠绕冷却管33出水端的一端与水箱21右侧的顶部连通,水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连接杆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箱34,保温箱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9,输送管35的底部贯穿储液箱9且延伸至储液箱9内腔的上端,循环冷却管22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管35,输送管35的顶部贯穿保温箱34,输送管35的底部贯穿保温箱34。使用时,由蒸汽入口7可加入蒸汽使其受热,然后会蒸发至汽液分离器6,由汽液分离器6进行汽液分离,随后将汽体排至循环冷却管22,排至循环冷却管22内前,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冷凝器23和制冷器32,通过冷凝器23将水箱21内部的水进行制冷,随后对循环冷却管22内部的汽体进行冷却,这时排至输送管35,同步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泵机31,利用泵机31将冷水抽至制冷器32进行二次制冷,随后再排至缠绕冷却管33内,以进行循环,从而对输送管35内部的汽体进行冷却,冷却后排至储液箱9内即可,解决了现有的球形浓缩器冷凝速度慢,传统冷凝方式采用单一的冷凝装置进行反复冷却,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冷凝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汽液分离器(6),所述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蒸汽入口(7),所述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却机构(2),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包括水箱(21)和循环冷却管(22),所述水箱(21)位于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所述水箱(21)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冷却管(22),所述汽液分离器(6)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管(22)的一端连通,所述水箱(2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23),所述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机构(3),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包括泵机(31)和连接杆(36),所述泵机(31)固定安装于水箱(21)底部的左端,所述泵机(3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21)底部的左端连通,所述泵机(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制冷器(32),所述制冷器(32)远离泵机(31)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缠绕冷却管(33),所述缠绕冷却管(33)远离制冷器(32)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回流管(37),所述回流管(37)远离缠绕冷却管(33)出水端的一端与水箱(21)右侧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箱(34),所述循环冷却管(22)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管(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汽液分离器(6),所述浓缩器本体(1)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蒸汽入口(7),所述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冷却机构(2),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包括水箱(21)和循环冷却管(22),所述水箱(21)位于汽液分离器(6)的右侧,所述水箱(21)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冷却管(22),所述汽液分离器(6)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管(22)的一端连通,所述水箱(2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23),所述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冷却机构(3),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包括泵机(31)和连接杆(36),所述泵机(31)固定安装于水箱(21)底部的左端,所述泵机(3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21)底部的左端连通,所述泵机(3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制冷器(32),所述制冷器(32)远离泵机(31)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缠绕冷却管(33),所述缠绕冷却管(33)远离制冷器(32)出水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回流管(37),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樟强,章圣华,黄吉庆,卢秀文,杨尊玲,王素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农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