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6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与负压吸引机构连接,通过第二支管与冲洗机构连接。其中,在医护人员使用胆道镜取石网篮将大颗粒的结石取出后,使用本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时,管体配合内镜使用,先冲洗碎石然后再吸附剩余碎石,将碎石吸引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配件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
技术介绍
胆道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一般与胆道感染(尤其是寄生虫的感染)有关。胆汁的淤积及胆固醇代谢失调为结石的主要原因,且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结石。现有技术公开了有关临床外科胆道镜下胆管探查取石手术日臻成熟,目前应用胆道镜取石网篮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时,由于网篮的设计,本来己经套到网篮的结石在取石过程中容易掉出,这样就增加了取石难度及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过长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就不得以停止取石,造成病人残石,残石的处理多在窦道形成后拔除T管经其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用取石钳网篮等直视下取石,如结石过大可采用激光碎石微爆破碎石方法将残石碎裂成小块后分别取出,但由于取石网篮间隙过大,或者打碎后的小结石过多,增加取石难度及操作时间,所以现有的胆道镜取石网篮还是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与负压吸引机构连接,通过第二支管与冲洗机构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管体内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腔连通,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腔连通。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外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内管的外部,所述第一外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管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外管靠近其另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外管靠近其另一端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外管的另一端或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另一端齐平,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管体内包括第三管腔、第四管腔以及第五管腔,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腔连通,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腔连通,所述第五管腔用于穿过导丝。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管体内包括第六管腔、第七管腔以及第八管腔,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六管腔连通,所述第七管腔用于穿设导丝,所述第八管腔用于穿设胆道子镜,所述胆道子镜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视设备。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二外管、第二内管以及胆道子镜,所述第二外管套接在所述第二内管、所述胆道子镜的外部,所述第二外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管对应的第二通孔、与所述胆道子镜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外管靠近其另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外管靠近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内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二内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或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齐平,所述第二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胆道子镜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且所述胆道子镜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或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另一端齐平,所述胆道子镜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视设备。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负压吸引机构包括第一负压瓶、第二负压瓶、负压吸引机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支管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瓶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与所述第二负压瓶连接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瓶与所述负压吸引机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所述第二负压瓶、所述负压吸引机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储水箱、控制器以及液泵,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所述液泵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所述液泵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支管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泵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凹槽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滑槽内靠近其外端的部位设置有挡块,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滑板上。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滑板的远离所述滑槽内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凸出部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中通过设置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与负压吸引机构连接,通过第二支管与冲洗机构连接。其中,在医护人员使用胆道镜取石网篮将大颗粒的结石取出后,使用本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时,管体配合内镜使用,先冲洗碎石然后再吸附剩余碎石,将碎石吸引干净。本技术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中负压吸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中管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所述的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中管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图4、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与负压吸引机构4连接,通过第二支管3与冲洗机构5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与负压吸引机构4连接,通过第二支管3与冲洗机构5连接;管体1的内径为1mm-7mm,医护人员将管体1穿入内镜内,通过患者的口进入到患者体内直至胆道内,医护人员启动冲洗机构5先通过管体1向胆道内冲水,然后关闭冲洗机构5,启动负压吸引机构4,负压吸引机构4通过管体1将碎石吸出。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与负压吸引机构(4)连接,通过第二支管(3)与冲洗机构(5)连接;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包括第一负压瓶(41)、第二负压瓶(42)、负压吸引机(43)以及支撑架(44),所述第一支管(2)远离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瓶(41)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41)与所述第二负压瓶(42)连接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瓶(42)与所述负压吸引机(43)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41)、所述第二负压瓶(42)、所述负压吸引机(43)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支管(2)与负压吸引机构(4)连接,通过第二支管(3)与冲洗机构(5)连接;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包括第一负压瓶(41)、第二负压瓶(42)、负压吸引机(43)以及支撑架(44),所述第一支管(2)远离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负压瓶(41)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41)与所述第二负压瓶(42)连接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瓶(42)与所述负压吸引机(43)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41)、所述第二负压瓶(42)、所述负压吸引机(43)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包括第一管腔(111)和第二管腔(112),所述第一支管(2)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腔(111)连通,所述第二支管(3)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腔(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外管(11)和第一内管(12),所述第一外管(11)套接在所述第一内管(12)的外部,所述第一外管(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管(12)对应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外管(11)靠近其另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14),所述第一外管(11)靠近其另一端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支管(3)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内管(1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并且所述第一内管(12)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外管(11)的另一端或与所述第一外管(11)的另一端齐平,所述第一内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2)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包括第三管腔(113)、第四管腔(114)以及第五管腔(115),所述第一支管(2)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腔(113)连通,所述第二支管(3)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腔(114)连通,所述第五管腔(115)用于穿过导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胆道冲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包括第六管腔(116)、第七管腔(117)以及第八管腔(118),所述第一支管(2)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支管(3)靠近所述管体(1)的一端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