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3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包括用于安置脚的套脚结构和供手部牵拉的牵拉结构,所述牵拉带的下端与所述套脚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结构的上端设置方便手部抓持的牵拉手环。使用时,通过将脚放置到套脚结构上,后通过牵拉手环控制套脚结构带动脚的前移,进而达到在上方协助脚步运动的目的。通过可以牢固套在人体脚部上的套脚结构,防止使用过程中套脚结构和脚部脱离,且在牵拉带的上端设置牵拉手环,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器械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
本技术属于辅助医疗康复
,涉及患者进行腿脚康复运动的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腿部行走不便的患者在医院治疗身体时,需要对腿脚进行功能性恢复训练,尤其是腿部及脚部的行走练习。目前,患者在进行腿脚康复练习的过程中,医院通常让其利用拐杖来辅助行走,但是在使用拐杖辅助行走的过程中,患者将依靠拐杖的支撑力行走,难以通过自主发力进行行走锻炼,不利于患者尽早获得康复。同时,患者使用拐杖练习行走时,通常只能自己使用,旁人不便进行协助,不能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因此,如果能找到一种便于患者通过自主发力进行行走锻炼的器械,并能有效避免在行走锻炼过程的二次伤害,将有助于腿脚不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辅助患者行走的康复工具不能实现患者自主发力行走且旁人不能协助患者使用工具来做康复锻炼的问题,提供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特定的康复器械可以协助患者自主发力进行腿脚行走锻炼且旁人不能协助患者使用康复器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包括用于安置脚的套脚结构和供手部牵拉的牵拉结构,所述牵拉结构的下端与所述套脚结构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脚结构为套脚环,所述牵拉结构为牵拉带,所述牵拉结构的上端设置方便手部抓持的牵拉手环。使用时,通过将脚放置到套脚结构上,后通过牵拉手环控制套脚结构带动脚的前移,进而达到在上方协助脚步运动的目的。通过可以牢固套在人体脚部上的套脚结构,防止使用过程中套脚结构和脚部脱离,且在牵拉带的上端设置牵拉手环,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进一步,套脚结构为单一的套脚环,套脚环的的尺寸与脚中部尺寸一致。此种设置可以使脚中部伸入到套脚环内,增加操作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牵拉结构为宽的牵拉带,牵拉带方便获取。进一步,牵拉带与套脚环都为尼龙材质,此种材质强度高,且容易活动,制造成本低。进一步,所述牵拉带与套脚环的连接结构设置为环形套,环形套通过缝合方式缝合在一起。进一步,所述环形套的宽度设置为10-30mm,优选地,所述环形套的宽度设置为20cm。进一步,所述套脚环设置为缝合连接的环形宽绳结构。进一步,所述套脚环的宽度设置为20-50mm,优选的,所述套脚环的宽度设置为35mm。此种宽度设置可以减少使用时对脚底的压力,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或者,套脚结构包括2-5个套脚环,中部连接带,及脚踝固定环;其中所述套脚环为可以调节的开环设置;所述套脚环的中部设置将所有套脚环连接的中部连接带;所述中部连接带将各套脚环进行连接并通过各套脚环的上部或下部,且其在脚前方弯曲;所述中部连接带的上下部都向后延伸到脚踝处,且与设置在脚踝处的脚踝固定环连接。通过此种方式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此结构穿套在脚上,简单快捷,且不会在使用时因为牵拽导致套脚环脱落,同时,多个套脚环的设置可以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进一步,中间连接带的下部设置在套脚环下部的下方,中间连接带的上部设置在套脚环上部的下方,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使用时脚底的舒适性,又不会影响对开环套脚环的调节。进一步,所述开环设置的套脚环两侧分别设置魔术贴的毛面及魔术贴的钩面进行连接,魔术贴的设置可以方便根据脚的宽度进行调节及套在套脚结构内。进一步,所述中部连接带的宽度设置为10-20mm,优选的,所述中部连接带的宽度设置为15mm。进一步,所述牵拉带为长度可调的牵拉带。进一步,所述牵拉带绕过所述牵拉手环设置,所述牵拉带端部中间设置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向内中部设置多个调节孔,使用时将调节扣放置到不同的调节孔内进行调节。进一步,所述牵拉带采用涤纶或者尼龙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牵拉带上设置6-12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间距为1-3cm,此种设置可以满足使用者在使用时对不同高度的需求。进一步,牵拉带的调节长度为1-1.8m;此种长度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患者或看护人员的操作。进一步,所述套脚环上设置增加摩擦力的结构,防止打滑。进一步,所述环形套与所述牵拉带连接的一侧设置可放置牵拉带及牵拉手环的储存处,此种设置可以方便本器械闲置时的放置。使用时,患者将脚放入套脚环中进行固定,并将牵拉带调节到适合的长度,然后再将手放入牵拉手环中,便可进行腿脚康复训练;同时,旁人可以通过牵拉手环协助患者进行练习,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与现有技术的辅助腿脚康复器械相比,本器械能够实现患者或看护人员从上方发力以协助患者进行抬脚前移走路练习。本器械主要设置可以牢固套在人体脚部上的套脚装置,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套脚装置和脚部的脱离;另外,本器械还设置一调节绳以满足使用者在使用时对不同高度的需求,且在调节绳上端设置有手抓处,方便患者或看护人员抓持操作。本技术提供的器械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的套接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实施例4的开环套脚环和中间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的牵拉带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的套接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的牵拉带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脚环;11中部连接带;12魔术贴的毛面;13魔术贴的钩面;2牵拉带;21调节扣;22调节孔;3连接结构;31环形套;4牵拉手环;5脚踝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包括用于安置脚的套脚结构和供手部牵拉的牵拉结构,牵拉结构的下端与套脚结构通过连接结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套脚结构为套脚环,牵拉结构为牵拉带,牵拉结构的上端设置方便手部抓持的牵拉手环4。使用时,通过将脚放置到套脚结构上,后通过牵拉手环4控制套脚结构带动脚的前移,进而达到在上方协助脚步运动的目的。通过可以牢固套在人体脚部上的套脚结构,防止使用过程中套脚结构和脚部脱离,且在牵拉带2的上端设置牵拉手环4,增加操作时的方便性。套脚结构为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包括用于安置脚的套脚结构和供手部牵拉的牵拉结构,所述牵拉结构的下端与所述套脚结构通过连接结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脚结构为套脚环(1),所述牵拉结构为牵拉带(2),所述牵拉结构的上端设置方便手部抓持的牵拉手环(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包括用于安置脚的套脚结构和供手部牵拉的牵拉结构,所述牵拉结构的下端与所述套脚结构通过连接结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脚结构为套脚环(1),所述牵拉结构为牵拉带(2),所述牵拉结构的上端设置方便手部抓持的牵拉手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带(2)与套脚环(1)的连接结构(3)设置为环形套(31),环形套(31)通过缝合方式缝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31)的宽度设置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脚环(1)设置为缝合连接的环形宽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患者抬脚的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套脚结构包括2-5个套脚环(1),中部连接带(11),及脚踝固定环(5);其中所述套脚环(1)为可以调节的开环设置;所述套脚环(1)的中部设置将所有套脚环(1)连接的中部连接带(11);所述中部连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卫红瓮玥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