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慧美专利>正文

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2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包括器壳,器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连接有拉把,器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滤网,器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进气口位于倾斜滤网的下方,抽气泵的出气口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器壳的底部并与器壳固定连接,排气管上连接有除尘机构,器壳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气泵抽气产生负压使空气进入器壳的内部,空气经过倾斜滤网对粉尘和雾霾进行过滤,并将清理后的空气进入排气管排出,达到有效清理空气中粉尘和雾霾的优点,防止雾霾和粉尘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具体为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
技术介绍
近年因工业污染导致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致使很多地区空气中会存在很多的雾霾和粉尘,这些雾霾和粉尘会随着空气飘散在居民家中,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居民肺部疾病,且较多的粉尘和雾霾也会依附在家具上,造成家具表面粉尘较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该家庭用智能吸尘器,解决了空气中的粉尘和雾霾进入家中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包括器壳,所述器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连接有拉把,所述器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滤网,所述器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位于倾斜滤网的下方,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器壳的底部并与器壳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位于倾斜滤网的下方,所述器壳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位于器壳内腔的一端与倾斜滤网较低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尘管的底部插接有密封塞。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转动杆、风动扇叶、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传动杆和偏心轮,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贯穿排气管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排气管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排气管内腔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动扇叶,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与第一伞型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型齿轮的侧面与第二伞型齿轮的底部啮合,所述第二伞型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外表面,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器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偏心轮的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底部与传动杆的垂直距离为偏心轮与传动杆连接处与倾斜滤网垂直距离的两倍。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器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家庭用智能吸尘器,通过抽气泵抽气产生负压使空气进入器壳的内部,空气经过倾斜滤网对粉尘和雾霾进行过滤,并将清理后的空气进入排气管排出,达到有效清理空气中粉尘和雾霾的优点,防止雾霾和粉尘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2)、该家庭用智能吸尘器,通过排气管排出的空气带动风动扇叶转动,达到风力驱动的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通过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偏心轮对倾斜滤网挤压使倾斜滤网拱起,方便将倾斜滤网上的粉尘和霾在震动的作用下向倾斜滤网较低一端滚动,方便了出尘管对粉尘和霾的收集,通过拉动拉环将密封塞与出尘管分离,方便对收集的粉尘和霾进行清除,通过密封盖的设置,方便在不使用时对器壳的密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器壳、2进气管、3密封盖、4拉把、5倾斜滤网、6抽气泵、7排气管、8除尘机构、801转动杆、802风动扇叶、803第一伞型齿轮、804第二伞型齿轮、805传动杆、806偏心轮、9支撑腿、10出尘管、11密封塞、12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包括器壳1,器壳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3,密封盖3上连接有拉把4,器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滤网5,器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6,抽气泵6的进气口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抽气泵6的出气口与排气管7的一端固定连通,排气管7的另一端贯穿器壳1的底部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器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支撑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通过抽气泵6抽气产生负压使空气进入器壳1的内部,空气经过倾斜滤网5对粉尘和雾霾进行过滤,并将清理后的空气进入排气管7排出,达到有效清理空气中粉尘和雾霾的优点,防止雾霾和粉尘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排气管7上连接有除尘机构8,除尘机构8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除尘机构8包括转动杆801、风动扇叶802、第一伞型齿轮803、第二伞型齿轮804、传动杆805和偏心轮806,转动杆801的底部贯穿排气管7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排气管7活动连接,转动杆801位于排气管7内腔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动扇叶802,转动杆801的顶部与第一伞型齿轮80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伞型齿轮803的侧面与第二伞型齿轮804的底部啮合,第二伞型齿轮804固定连接在传动杆805的外表面,传动杆80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器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805的另一端与偏心轮806的侧面固定连接,偏心轮806底部与传动杆805的垂直距离为偏心轮806与传动杆805连接处与倾斜滤网5垂直距离的两倍。器壳1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尘管10,出尘管10位于器壳1内腔的一端与倾斜滤网5较低一端固定连接,出尘管10的底部插接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2,拉环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通过排气管7排出的空气带动风动扇叶802转动,达到风力驱动的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通过带动偏心轮806转动,使偏心轮806对倾斜滤网5挤压使倾斜滤网5拱起,方便将倾斜滤网5上的粉尘和霾在震动的作用下向倾斜滤网5较低一端滚动,方便了出尘管10对粉尘和霾的收集,通过拉动拉环12将密封塞11与出尘管10分离,方便对收集的粉尘和霾进行清除,通过密封盖3的设置,方便在不使用时对器壳1的密封。在使用时,打开密封盖,将本装置放置在房屋的进风口,开启抽气泵6抽气产生负压使空气进入器壳1的内部,空气经过倾斜滤网5对粉尘和雾霾进行过滤,并将清理后的空气进入排气管7排出,排气管7排出的空气带动风动扇叶802转动,达到风力驱动的效果,使转动杆801带动第一伞型齿轮803和第二伞型齿轮804转动,使传动杆805带动偏心轮806转动,偏心轮806对倾斜滤网5挤压使倾斜滤网5拱起,将倾斜滤网5上的粉尘和霾在震动的作用下向倾斜滤网5较低一端滚动,进入出尘管10的内部,拉动拉环12将密封塞11与出尘管10分离,对收集的粉尘和霾进行清除。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家庭用智能吸尘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包括器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壳(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连接有拉把(4),所述器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滤网(5),所述器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6),所述抽气泵(6)的进气口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所述抽气泵(6)的出气口与排气管(7)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7)的另一端贯穿器壳(1)的底部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n所述排气管(7)上连接有除尘机构(8),所述除尘机构(8)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所述器壳(1)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尘管(10),所述出尘管(10)位于器壳(1)内腔的一端与倾斜滤网(5)较低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尘管(10)的底部插接有密封塞(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包括器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壳(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连接有拉把(4),所述器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滤网(5),所述器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6),所述抽气泵(6)的进气口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所述抽气泵(6)的出气口与排气管(7)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7)的另一端贯穿器壳(1)的底部并与器壳(1)固定连接;
所述排气管(7)上连接有除尘机构(8),所述除尘机构(8)位于倾斜滤网(5)的下方,所述器壳(1)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尘管(10),所述出尘管(10)位于器壳(1)内腔的一端与倾斜滤网(5)较低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尘管(10)的底部插接有密封塞(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用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8)包括转动杆(801)、风动扇叶(802)、第一伞型齿轮(803)、第二伞型齿轮(804)、传动杆(805)和偏心轮(806),所述转动杆(801)的底部贯穿排气管(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美
申请(专利权)人:刘慧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